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险陆(險陸)
谓崎岖不平的陆地。 汉 张衡 《冢赋》:“尔乃隳巍山,平险陆,刊藂林,凿盘石,起峻垄,构大槨。”
分類:陆地
《漢語大詞典》:着陆(着陸)
指(飞机等)从空中到达陆地。《花城》1981年第6期:“飞机抖动着巨大的机翼……便在 长岛 西南端的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着陆。”
《國語辭典》:海狗  拼音:hǎi gǒu
动物名。哺乳纲鳍脚目。生活于海洋中,能在陆地上爬行。头圆吻短,唇薄,有须,眼大,耳小,躯干圆长,四肢为鳍状,有蹼,尾短小,背黑褐,腹白。也称为「海熊」。
《漢語大詞典》:坛陆(壇陸)
水中陆地。庄子·至乐:“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随行列而止,委虵而处。” 成玄英 疏:“坛陆,湖渚也。” 郭庆藩 集释:“坛,本作‘澶’,音但,水沙澶也。”一说坛应读作坦,坛陆,谓广阔的大地,犹坦陆。见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庄子》
分類:水中陆地
《漢語大詞典》:洲淤
水中小块陆地。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出乎椒丘之闕,行乎洲淤之浦。”
分類:水中陆地
《国语辞典》:六大洲  拼音:liù dà zhōu
世界陆地旧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合称为「六大洲」。
《國語辭典》:海象  拼音:hǎi xiàng
动物名。脊椎动物哺乳纲。产于北极圈。体肥大,长三至六公尺。上颚有一对很长的犬齿,似象牙而坚,为破冰或搏斗的工具。群栖生活,以贝类等软体动物为食。
《國語辭典》:海岬  拼音:hǎi jiǎ
突出于海中之狭长形土地的尖端部分。
分類:海中陆地
《國語辭典》:蓝藻(藍藻)  拼音:lán zǎo
植物名。现存最原始的一群藻类,约二十亿年前即已存在。特徵是含叶绿素、胡萝卜素、藻蓝素及藻红素,无叶绿体,缺细胞核,染色体裸露于细胞质中。生于海水、淡水或陆地的阴湿地方,行单细胞分裂繁殖。体内具多种色素,故颜色常较绿藻类为深,带蓝色,而以含量多寡呈现不同颜色。也称为「蓝绿藻」。
《漢語大詞典》: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中国陆地动物分属于世界陆栖动物区系的古北界和东洋界。下分七个区: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中国海洋动物可分为黄渤海区、东海区和南海区,它们分属于世界海洋动物区系的北温带海动物区和热带海动物区。
《國語辭典》:洲场(洲場)  拼音:zhōu cháng
出产芦材的沙洲芦田。《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家里有钱,开著当铺,又有田地,又有洲场。」
《漢語大詞典》:腽肭兽(腽肭獸)
即海狗。哺乳动物。生活在海洋中,也能在陆地上爬行。参见“ 海狗 ”。
《國語辭典》:海狗  拼音:hǎi gǒu
动物名。哺乳纲鳍脚目。生活于海洋中,能在陆地上爬行。头圆吻短,唇薄,有须,眼大,耳小,躯干圆长,四肢为鳍状,有蹼,尾短小,背黑褐,腹白。也称为「海熊」。
《漢語大詞典》: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漢語大詞典》:玄址(玄阯)
亦作“ 玄沚 ”。水中的小块陆地。文选·张衡〈西京赋〉:“迺有 昆明 灵沼 ,黑水玄阯。” 李善 注:“黑水玄阯,谓 昆明 灵沼 之水沚也,水色黑,故曰玄阯也。” 晋 陆机 《七徵》:“於是登渐臺,理俊音,镜玄沚,望长林。” 唐 许敬宗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清臺映罗叶,玄沚控 瑶池 。”
分類:水中陆地
《国语辞典》:南船北马(南船北马)  拼音:nán chuán běi mǎ
中国大陆地理环境南方多湖泊河川,北方多陆地,故交通工具有船马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