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6,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尼罗婆陀罗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仪轨
母陀罗
母陀罗手
吉祥陀罗尼经
西曼陀罗
百千印陀罗尼经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字入门陀罗尼
安陀罗舍婆罗
因陀罗
因陀罗王
因陀罗网
佛类词典(续上)
尼民陀罗尼罗婆陀罗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仪轨
母陀罗
母陀罗手
吉祥陀罗尼经
西曼陀罗
百千印陀罗尼经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字入门陀罗尼
安陀罗舍婆罗
因陀罗
因陀罗王
因陀罗网
尼民陀罗
【佛学大辞典】
(地名)又Nemim%dhara尼民达罗山之名。七金山最外之山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尼民达罗,旧言尼民陀罗,此云地持山。又鱼名,言海中有鱼名尼民达罗,此山峰形似彼鱼头,复名也。」慧苑音义下曰:「尼民陀山,此翻为持边,以彼山是七重金山中最外边故。」
(地名)又Nemim%dhara尼民达罗山之名。七金山最外之山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尼民达罗,旧言尼民陀罗,此云地持山。又鱼名,言海中有鱼名尼民达罗,此山峰形似彼鱼头,复名也。」慧苑音义下曰:「尼民陀山,此翻为持边,以彼山是七重金山中最外边故。」
尼罗婆陀罗
【佛学大辞典】
(菩萨)Ni^lavajra,译曰青金刚。陀罗尼集经四曰:「尼罗婆陀罗,唐云青金刚也。」
(菩萨)Ni^lavajra,译曰青金刚。陀罗尼集经四曰:「尼罗婆陀罗,唐云青金刚也。」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同名二部:一唐智严译,一卷。一唐不空译,一卷。冠佛说之二字。皆与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与出生无边门陀罗尼仪轨条同。
(经名)同名二部:一唐智严译,一卷。一唐不空译,一卷。冠佛说之二字。皆与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与出生无边门陀罗尼仪轨条同。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母陀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Mudra,又作母捺罗,目陀罗,慕捺罗。译曰印或封。契约之印也。以手表示之,曰结印,手印。楞严经二曰:「汝今见我母陀罗手。」梵语杂名曰:「母捺罗,封又印也。」
(术语)Mudra,又作母捺罗,目陀罗,慕捺罗。译曰印或封。契约之印也。以手表示之,曰结印,手印。楞严经二曰:「汝今见我母陀罗手。」梵语杂名曰:「母捺罗,封又印也。」
母陀罗手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母陀罗手。亦云吉祥手。即结决定印也。
(术语)母陀罗手。亦云吉祥手。即结决定印也。
吉祥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大吉祥陀罗尼经之略称。
(经名)佛说大吉祥陀罗尼经之略称。
西曼陀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作果曼陀罗。金刚界之曼陀罗也。对比金胎,则胎藏界为明菩提心之理性者,故属于因而配于东方。金刚界,为明成佛之事相者,故属于果而配于西方。
(术语)又作果曼陀罗。金刚界之曼陀罗也。对比金胎,则胎藏界为明菩提心之理性者,故属于因而配于东方。金刚界,为明成佛之事相者,故属于果而配于西方。
百千印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译。有三咒。谓可书而供于塔中。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译。有三咒。谓可书而供于塔中。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十卷,唐般若,牟尼室利同译,有十一品。陀罗尼功德仪轨品,金刚手问诸佛等视众生,云何但言守护国主。佛言譬如医治婴孩病,使母服药。智旭师云:按此经所谈之法相义理,与大集经第二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全同,但次第稍异耳,文理兼畅,最宜流通。
(经名)十卷,唐般若,牟尼室利同译,有十一品。陀罗尼功德仪轨品,金刚手问诸佛等视众生,云何但言守护国主。佛言譬如医治婴孩病,使母服药。智旭师云:按此经所谈之法相义理,与大集经第二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全同,但次第稍异耳,文理兼畅,最宜流通。
字入门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文字,悉入阿之一字,阿之一字,能总持一切字,使入诸法实相中,故名字入门陀罗尼,智度论二十八曰:「行陀罗尼菩萨闻此阿字,即时入一切法初不生,如是等字字随所闻皆入一切诸法实相中,是名字入门陀罗尼。」
(术语)一切文字,悉入阿之一字,阿之一字,能总持一切字,使入诸法实相中,故名字入门陀罗尼,智度论二十八曰:「行陀罗尼菩萨闻此阿字,即时入一切法初不生,如是等字字随所闻皆入一切诸法实相中,是名字入门陀罗尼。」
安陀罗舍婆罗
【佛学大辞典】
(地名)国名。裸国也。见智度论二十五注。
(地名)国名。裸国也。见智度论二十五注。
因陀罗
【佛学大辞典】
(天名)Indra,本为雷雨之神。佛教当时之最高神,与梵天并称。译为天主者,由释提桓因Sakradevendra也。又作因坻,因提,因提梨,因达罗等。译曰天主帝。即帝释天。玄应音义三曰:「因坻,直尸切,或言因提梨,或言因陀罗。正翻名天主,以帝代之,故经中亦称天主,或称天帝释,并位之与名也。」【又】(神名)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又作因达罗,印陀噜。药师七佛本愿经念诵仪轨供养法曰:「药叉大将因陀罗,其身红色执宝棍,主领七亿药叉众,誓愿守护如来教。」
【佛学常见辞汇】
释迦提婆因陀罗的简称,华译天帝。
(天名)Indra,本为雷雨之神。佛教当时之最高神,与梵天并称。译为天主者,由释提桓因Sakradevendra也。又作因坻,因提,因提梨,因达罗等。译曰天主帝。即帝释天。玄应音义三曰:「因坻,直尸切,或言因提梨,或言因陀罗。正翻名天主,以帝代之,故经中亦称天主,或称天帝释,并位之与名也。」【又】(神名)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又作因达罗,印陀噜。药师七佛本愿经念诵仪轨供养法曰:「药叉大将因陀罗,其身红色执宝棍,主领七亿药叉众,誓愿守护如来教。」
【佛学常见辞汇】
释迦提婆因陀罗的简称,华译天帝。
因陀罗王
【佛学大辞典】
(天名)大日经疏一曰:「因陀罗王者,帝释也。」
(天名)大日经疏一曰:「因陀罗王者,帝释也。」
因陀罗网
【佛学大辞典】
(譬喻)是梵汉双举之名。单用汉语,则云帝网。即帝释天之宝网。其网之线,珠玉交络,以譬物之交络涉入重重无尽者。通路记曰:「忉利天王帝释宫殿,张网覆上,悬网饰殿。彼网皆以宝珠作之,每目悬珠,光明赫赫,照烛明朗。珠玉无量,出算数表。网珠玲玲,各现珠影。一珠之中,现诸珠影。珠珠皆尔,互相影现。无所隐覆,了了分明。相貌朗然,此是一重。各各影现珠中,所现一切珠影,亦现诸珠影像形体,此是二重。各各影现,二重所现珠影之中,亦现一切。所悬珠影,乃至如是。天帝所感,宫殿网珠,如是交映,重重影现,隐映互彰,重重无尽。」
【佛学常见辞汇】
忉利天王的宫殿里,有一种用宝珠结成的网,一颗颗宝珠的光,互相辉映,一重一重,无有穷尽,这种由宝珠所结成的网,就叫做因陀罗网,也叫做帝网。
(譬喻)是梵汉双举之名。单用汉语,则云帝网。即帝释天之宝网。其网之线,珠玉交络,以譬物之交络涉入重重无尽者。通路记曰:「忉利天王帝释宫殿,张网覆上,悬网饰殿。彼网皆以宝珠作之,每目悬珠,光明赫赫,照烛明朗。珠玉无量,出算数表。网珠玲玲,各现珠影。一珠之中,现诸珠影。珠珠皆尔,互相影现。无所隐覆,了了分明。相貌朗然,此是一重。各各影现珠中,所现一切珠影,亦现诸珠影像形体,此是二重。各各影现,二重所现珠影之中,亦现一切。所悬珠影,乃至如是。天帝所感,宫殿网珠,如是交映,重重影现,隐映互彰,重重无尽。」
【佛学常见辞汇】
忉利天王的宫殿里,有一种用宝珠结成的网,一颗颗宝珠的光,互相辉映,一重一重,无有穷尽,这种由宝珠所结成的网,就叫做因陀罗网,也叫做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