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49,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阿党
阿童
层阿
大阿
城阿
崇阿
阿意
阿妹
唯阿
阿监
阿耶
林阿
阿宜
阿蛮
阿保
《國語辭典》:阿党(阿黨)  拼音:ē dǎng
结党徇私。《礼记。月令》:「是察阿党,则罪无有掩蔽。」《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其行公正而无邪,故谗人不得入。不阿党,不私色,故群徒之卒不得容。」
《漢語大詞典》:阿童
晋 王濬 的小字。晋书·羊祜传:“时 吴 有童謡曰:‘ 阿童 復 阿童 ,衔刀浮渡 江 。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 祜 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者耳。’会 益州 刺史 王濬 徵为大司农, 祜 知其可任, 濬 又小字 阿童 ,因表留 濬 监 益州 诸军事,加龙驤将军。” 唐 李商隐 《无题》诗:“ 益德 寃魂终报主, 阿童 高义镇横秋。” 宋 苏轼 《八月十五看潮》诗之二:“万人鼓噪慑 吴 儂,犹是浮 江 老 阿童 。”
分類:小字
《漢語大詞典》:层阿(層阿)
重迭的或高耸的山冈。 南朝 梁 沈约 《从军行》:“江颸鸣迭屿,流云照层阿。” 唐 张九龄 《贺给事尝诣蔡起居郊馆有诗因命同作》:“记言闻直史,筑室面层阿。”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杂感》诗之八:“我家近 南阳 ,菊种满层阿。”
《漢語大詞典》:大阿
太阿。 明 李东阳 《童公神道碑铭》:“入登留曹,在六卿列;若操大阿,歷试不折。” 章炳麟 《沈荩哀辞》:“假大阿于晳人兮,享千胡而啖其肺。”参见“ 太阿 ”。
分類:太阿
《國語辭典》:太阿  拼音:tài ē
吴国干将所铸的宝剑。《史记。卷六九。苏秦传》:「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赙,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牛马。」秦。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也作「泰阿」。
《漢語大詞典》:城阿
城角。 南朝 宋 何承天 《鼓吹铙歌·朱路篇》:“逸韵腾天路,頽响结城阿。” 明 陈子龙 《送勒卣之金陵省试》诗:“嘉宾集城阿,送客游旧京。” 清 方文 《无题》诗:“目挑復心与,徘徊立城阿。”
分類:城角
《國語辭典》:崇阿  拼音:chóng ē
高山。唐。王勃〈滕王阁序〉:「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分類:高丘高山
《漢語大詞典》:阿意
迎合他人的意旨。史记·蒙恬列传论:“而 恬 为名将,不以此时彊諫……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梁书·止足传·陶季直:“ 齐武帝 崩, 明帝 作相,诛锄异己, 季直 不能阿意, 明帝 颇忌之。” 宋 朱松 《寄陈陷元》诗:“效尤起媮心,阿意增美疾。”
《國語辭典》:阿妹  拼音:ā mèi
称谓。称妹妹。《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
分類:妹妹
《漢語大詞典》:唯阿
(1).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阿皆应诺声。后因以“唯阿”喻差别极小。宋书·蔡兴宗传:“率卫相去,唯阿之间。” 唐 刘禹锡 《〈送鸿举师游江西〉诗引》:“视予之仕,昔与今乃唯阿之差耳。”
(2).形容卑恭顺从。 明 唐顺之 《莆田林氏先墓表》:“嚘咿唯阿,苞苴承迎之行,可以无谴訶憎疾於人。” 李大钊 《真理之权威》:“吾为爱真理之故,而不敢有所附和唯阿,以趋承此社会。”
《國語辭典》:阿监(阿監)  拼音:ā jiàn
宫内女官。唐。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
分類:太监前蜀
《國語辭典》:阿耶  拼音:ā yé
拟声词。形容痛呼声。《警世通言。卷三九。福禄寿三星度世》:「阿耶!阿耶!我不撩拨你,却打了我!」
分類:象声词
《國語辭典》:阿爷(阿爺)  拼音:ā yé
称谓。称父亲。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漢語大詞典》:林阿
长有林木的山丘。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至三山望石头城》诗:“泉源安首流,川末澄远波。晨光被水族,晓气歇林阿。”
分類:林木山丘
《漢語大詞典》:阿宜
唐 杜牧 侄的小名。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小侄名 阿宜 ,未得三尺长。”后即为侄的代称。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宗族》:“姪曰阿宜。”
分類:杜牧小名
《漢語大詞典》:阿蛮(阿蠻)
(1). 唐 女伶名。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时 新丰 初进女伶 谢阿蛮 ,善舞,上与妃子钟念,因而受焉。”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马上琵琶催去急, 阿蛮 空恨艷阳春。”
(2).指 唐 白居易 女侍 小蛮 。 白居易 尝有“樱桃 樊素 口,杨柳 小蛮 腰”之句。 清 赵文哲 《探春·新柳》词:“一捻腰支,二分眉嫵,絶忆 阿蛮 娇小。”
(3). 杨贵妃 的小名。 唐 罗隐 《帝幸蜀》诗:“ 马嵬 山色翠依依,又见鑾舆幸 蜀 归。泉下 阿蛮 应有语,这迴休更怨 杨妃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八·杨妃小字:“ 杨妃 小字,《外传》诸书皆曰 玉环 。鹤林玉露载 唐 狄昌 诗曰:‘ 马嵬 烟柳正依依,又见鸞舆幸 蜀 归。地下 阿蛮 应有语,这回休更罪 杨妃 。’ 阿蛮 又似妃之小字。况 狄昌 唐 人,必知之真。”
《國語辭典》:阿保  拼音:ē bǎo
1.保护抚养。《汉书。卷八。宣帝纪》:「故人下至郡邸狱复作尝有阿保之功,皆受官禄田宅财物。」
2.保姆。《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居深宫之中,不离阿保之手。」
3.近臣。汉。荀悦〈阿保乳母论〉:「阿保御竖之为乱,自古所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