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古尔邦节(古爾邦節)
古尔邦是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献牲”。一称宰牲节、忠孝节。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来源于古 阿拉伯 。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太阴年十二月十日为古尔邦节。逢此节,穆斯林沐浴盛装,举行会礼,朝觐者与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宰羊、驼、牛待客或馈赠,以为纪念。 中国 用汉语的穆斯林俗称古尔邦节为小开斋。 闻捷 《生活的赞歌·舞会结束以后》诗:“她们一生的幸福呵,就决定在古尔邦节的晚上。”
《国语辞典》:波斯湾(波斯湾)  拼音:bō sī wān
Persian Gulf
海湾名。在亚洲西南部,介于伊朗高原与阿拉伯半岛之间。面积约二十四万平方公里,最窄处约五十五公里。沿湾的国家皆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或输出国。战略地位重要,因宗教、天然资源等因素而战乱频仍。
《國語辭典》:巴格达(巴格達)  拼音:bā gé dá
Baghdad
城市名。位于底格里斯河与其支流狄牙拉河的会流处。为伊拉克首都和进出口货物的最大集散地。不仅输出本国产品,伊朗西部的土产大部分亦经此转运出口,同时也是中东地区重要的航空站。昔为巴比伦帝国的重要城市,所以城内颇多古迹,但在两伊战争的城市战中,巴格达成为伊朗飞弹攻击的目标,都市景观破坏无数,不复当年的盛况。西元一九九一年波湾战争后,市容损毁更为惨烈。
《漢語大詞典》:阿拉伯国家
国民中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苏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索马里、毛里塔尼亚、吉布提等国。
《國語辭典》:阿拉伯字母  拼音:ā lā bó zì mǔ
西元四世纪左右由阿拉米亚文字演变而成的一种文字。原用以记录阿拉伯语,在伊朗、阿富汗等地亦用来写若干非阿拉伯语言。现行字母共二十八个,都是辅音。元音用附加符号表示。
《漢語大詞典》:大净
阿拉伯文ghusl的意译,原意为“洗浴”。同“ 小净 ”相对。伊斯兰教规定,凡教徒在房事、遗精、月经和产期血净后,必须冲洗周身(包括漱口和洗鼻孔),称为大净。此外,在主麻和节日礼拜时,一般也都作大净。未经大净,不得进行念经、礼拜、宰牲等活动。
《漢語大詞典》:清真言
阿拉伯文的意译。 中国 通用汉语的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基本信条的专称,指“除了安拉,再没有神; 穆罕默德 是安拉的使者”这句话。
《漢語大詞典》:萨薄(薩薄)
Sabaean的对音,即古代 阿拉伯半岛 西南部Saba’地区居民,以善航海及经商著名。一说,来自梵语,意为商主。 晋 法显 佛国记:“入其城中,多居士、长者、萨薄商人。”
《漢語大詞典》:马赫迪
阿拉伯文mahdi的音译,意为“被引上正道的人”。伊斯兰教所期待的“救世主”。7世纪末,有人宣称先知穆罕默德曾预言,在末世他的家族中将降生一个叫穆罕默德·马赫迪的人,来伸张正义,铲除暴虐,解救苦难,恢复真正的伊斯兰教。
《漢語大詞典》:默伽
地名。今译 麦加 。在 沙特阿拉伯王国 境内。为伊斯兰教主要圣地。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外国下·航海外夷:“若夫 默伽国 、 勿斯里 等国,其远也不知其几万里矣。”明史·西域传四·天方:“ 天方 ,古 筠冲 地,一名 天堂 ,又曰 默伽 。”
《漢語大詞典》:零汤团(零湯糰)
指零分。阿拉伯数字中的“0”形如汤团,故称。 赵自 《第二双眼睛》:“我原也是这么想的嘛,所以,情绪是灰溜溜的,一回到上面,便争取主动,对 黄师傅 说:‘今天只好吃零汤团了。’”
《漢語大詞典》:零蛋
表示没有数量。由于阿拉伯数字中的“0”略呈蛋形,故称。含诙谐意。如:考试得了个零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