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工商阶级(工商阶级)  拼音:gōng shāng jiē jí
因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大增,以及因都市化造成的人口都市聚集与复杂商业交换所衍生的金融与管理阶层。
《国语辞典》:蓝领阶级(蓝领阶级)  拼音:lán lǐng jiē jí
系指从事体力与技术劳动的雇员,由于其多穿著深色或蓝色耐用质料的衣物,不易看出工作时沾染的脏污,故称为「蓝领阶级」。该词最早出现在西元1924年美国爱荷华州的一份当地报纸,为英语blue-collar class的意译。参见「白领阶级」条。
《国语辞典》:阶级敌人(阶级敌人)  拼音:jiē jí dí rén
无产阶级的敌人,共产党常用以指一切异己分子。
《国语辞典》:阶级意识(阶级意识)  拼音:jiē jí yì shì
马克思主义中泛指一个社会阶级对其阶级处境、利益所在,以及历史责任的自觉;有时也指阶级成员共同拥有的阶级认同感。
《国语辞典》:白领阶级犯罪(白领阶级犯罪)  拼音:bái lǐng jiē jí fàn zuì
即「白领犯罪」。参见「白领犯罪」条。
《国语辞典》: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  拼音:wú chǎn jiē jí zhuān zhèng
无产阶级以革命手段摧毁资产阶级而建立的政权形式。其主要任务为压制资产阶级反抗力量,澈底消灭资本主义势力,建立社会主义以过渡到共产主义。
《国语辞典》:下层阶级(下层阶级)  拼音:xià céng jiē jí
泛指社会中生活清苦、地位微贱的阶层。如:「对于下层阶级的人民,国家应投入更多的关注来协助他们。」
《国语辞典》:有产阶级(有产阶级)  拼音:yǒu chǎn jiē jí
利用资金、地产等从事营利事业,以收取报酬的地主或企业家。
《漢語大詞典》:自在阶级(自在階級)
指处在自发斗争阶段的无产阶级。这时无产阶级还没有觉悟到把资本家当作一个阶级来反对,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阶级和独立的政治力量,还不了解自己的历史任务,因而也没有认识到整个资产阶级是它的敌对阶级。
《漢語大詞典》:自为阶级(自爲階級)
指进入自觉斗争阶段的无产阶级。 毛泽东 《实践论》:“但是到了他们实践的第二个时期--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由于实践,由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 马克思 、 恩格斯 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以教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
《国语辞典》:白领阶级(白领阶级)  拼音:bái lǐng jiē jí
不以体力工作的雇员。为英语white-collar class的意译。因其工作时多著白色或浅色衣服,故称为「白领阶级」。
《漢語大詞典》:工人阶级(工人階級)
亦称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指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受资产阶级剥削的阶级。在社会主义社会,摆脱了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阶级。
《漢語大詞典》:法兰西阶级斗争
马克思作于1850年1-11月。分析和总结了法国1848年革命的历史经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第一次使用“无产阶级专政”一词,并阐明这一专政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任务。
《漢語大詞典》: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又称“法国大革命”。18世纪末法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危机,被迫召开三级会议。资产阶级领导的包括农民和城市平民在内的第三等级,掀起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革命爆发。8月,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1791年又制定了宪法。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国王,9月成立共和国。1793年1月处死国王,同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6月,资产阶级激进派雅各宾派取得政权,实行专政,颁布1793年共和制的宪法,废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反革命叛乱,粉碎欧洲君主国家的反法联盟的进攻,将革命推向高潮。1794年7月热月政变中,雅各宾派政权被推翻,大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革命高潮结束。这次革命对欧洲各国乃至其他大陆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漢語大詞典》:寄生阶级(寄生階級)
指剥削阶级。在阶级社会里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其他阶级的阶级。 郭沫若 《文化上的友谊竞赛》:“这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纪元,人类自奴隶制成立以来,直接生产者只是寄生阶级的剥削对象的历史,彻底被推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