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3,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结阵
破阵
列阵
文阵
阵亡
阵法
鸦阵
两阵
八阵图
阵势
花阵
阵风
军阵
营阵
布阵
《漢語大詞典》:结阵(結陣)
亦作“ 结陈 ”。 列成队形;结成阵势。尸子卷下:“雁衔芦而捍纲,牛结陈以却虎。”晋书·宣帝纪:“ 亮 长史 杨仪 反旗鸣鼓,若将距帝者。帝以穷寇不之逼,於是 杨仪 结阵而去。” 唐 窦威 《出塞曲》:“看云方结阵,却月始连营。” 明 宋濂 《东丘郡侯花公墓碑》:“ 花公 率麾下三千餘人,结阵迎战三日。”
分類:队形阵势
《漢語大詞典》:破阵(破陣)
击破敌阵。 北周 庾信 《慕容宁碑》:“其年秋, 河桥 之役,先登破阵。”《水浒传》第四七回:“若破阵衝敌,用着你先去。这是做细作的勾当,用你不着。” 清 唐甄 潜书·格定:“御寇易,御物难;破阵易,破诱难。”
《國語辭典》:列阵(列陣)  拼音:liè zhèn
布置、排列阵势。《三国演义》第九回:「吕布不等他列阵,便挺戟跃马,麾军直冲过来。」《红楼梦》第七八回:「秾歌艳舞不成欢,列阵挽戈为自得。」
《漢語大詞典》:文阵(文陣)
犹文坛。 唐 张贲 《奉和袭美醉中即席见赠次韵》:“文阵已推忠信甲,穷波犹认孝廉船。” 宋 范仲淹 《依韵酬毋湜推官》:“圣门非入室,文阵敢争盟。” 清 黄景仁 《十四夜》诗:“酒肠窄已成小户,文阵怯敢当偏师。”
分類:文坛
《國語辭典》:阵亡(陣亡)  拼音:zhèn wáng
在作战中死亡。如:「阵亡将士」。唐。杜甫〈垂老别〉诗:「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三国演义》第一一一回:「祁山寨已被陈泰打破,鲍素阵亡,全寨人马皆退回汉中去了。」
《國語辭典》:阵法(陣法)  拼音:zhèn fǎ
布阵的方法。《三国演义》第一○○回:「孔明曰:『汝欲斗将?斗兵?斗阵法?』」
《漢語大詞典》:鸦阵(鴉陣)
鸦群。 宋 陆游 《湖中暮归》诗:“乍起鷺行横野去,欲栖鸦阵暗天飞。”
《漢語大詞典》:两阵(兩陣)
亦作“ 两陈 ”。 交战双方所布列之阵势。汉书·晁错传:“两陈相近,平地浅屮,可前可后,此长戟之地也,剑楯三不当一。”三国志·吴志·孙策传:“举 江东 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元史·博罗欢传:“今两阵相对,岂容先动?” 梁启超 《新民说》第八节:“譬之两阵交绥,同队之人皆赌生命以当公敌,而一人独贪安逸,避竞争,曳兵而走焉。”
《國語辭典》:八阵图(八陣圖)  拼音:bā zhèn tú
1.古代作战时的一种阵法。相传为三国诸葛亮所作。其遗迹说法有三:一、在陕西沔县东南。二、在四川新都弥牟镇。三、在四川奉节南。《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
2.诗名。唐杜甫所作。五言绝句。全诗为:「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國語辭典》:阵势(陣勢)  拼音:zhèn shì
军阵布列的形势。宋。苏轼〈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勖左藏以其徒会猎园下〉诗:「雄心欲搏南涧虎,阵势颇学常山蛇。」《三国演义》第七回:「坚列成阵势,出马于门旗之下。」
《漢語大詞典》:花阵(花陣)
(1).花木的行列。 唐 司空图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之六:“浮世荣枯总不知,且忧花阵被风欺。” 元 白珽 《西湖赋》:“花阵排云,梭门秋千。”
(2).妓女的行列。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佳丽,铅华尽洗,甘祝髮花阵名除。”
《國語辭典》:阵风(陣風)  拼音:zhèn fēng
1.因空气发生乱流所造成的短时间内风速的剧烈变化。强烈的阵风会导致飞机颠簸或船只翻覆等灾祸。
2.气象上指十分钟的平均风速与在十分钟内所出现的最大瞬时风速之差,如果大于每秒五公尺时,即为有阵风现象。
《漢語大詞典》:军阵(軍陣)
(1).军事或战争。尹文子·大道上:“故所言者不出于名法权术;所为者不出农稼军阵。”百喻经·愿为王剃须喻:“昔者有王,有一亲信,於军阵中,殁命救王,使得安全。” 唐 张说 《河西节度副大使安公神道碑铭》:“幼聚童儿,必为军阵之戏;长交英俊,唯谈韜略之书。”
(2).军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父祖伯叔,若在军阵,贬损自居,不宜奏乐讌会及婚冠吉庆事也。”
(3).军队的阵法或军伍的行列。《三国演义》第六一回:“ 操 放心不下,自领兵前进,就 濡须口 排开军阵。”参见“ 军陈 ”。
《漢語大詞典》:军陈(軍陳)
指军队的阵法或军伍的行列。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訥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三国志·魏志·裴潜传:“ 太祖 次 摩陂 ,叹其军陈齐整,深加赏赐。” 明 唐顺之 《重修解州关侯庙开颜楼记》:“ 汉 制列侯将军得赐鐃歌鼓吹,其没而葬也,得用军陈凯乐。”
《漢語大詞典》:营阵(營陣)
亦作“ 营陈 ”。 指军队的结营布阵。史记·李将军列传:“ 程不识 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闻 孟获 者,为夷 汉 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明史·兵志四:“五曰练营阵,详布阵起行、结营及交锋之正变。” 清 魏源 《荆溪周君保绪传》:“至是益交 江 淮 豪士,互较所长,尽通其术,并详训练营阵之制。”
《國語辭典》:布阵(布陣)  拼音:bù zhèn
军队作战的行列阵势布置。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连营布阵,踞险扬兵。」《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赵匡胤)幼与小童戏于街槛,好布阵,行伍肃然,人见而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