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53,分9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阴合
阴气
一阴
穷阴
阴谋
阴相
汾阴
湖阴
碑阴
阴壑
阴凉
阴教
阴为
阴翳
流阴
《漢語大詞典》:阴合(陰合)
私下联合。战国策·秦策二:“使人使 齐 , 齐 秦 之交阴合。”史记·张仪列传:“善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絶於 齐 ,使人随 张仪 。”
《國語辭典》:阴气(陰氣)  拼音:yīn qì
阴森的鬼气。《儒林外史》第三回:「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
《骈字类编》:一阴(一阴)
唐 权德舆 夏至日作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唐 白居易 思归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漢語大詞典》:穷阴(窮陰)
(1).指冬尽年终之时。文选·鲍照〈舞鹤赋〉:“於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 李善 注:“《礼记》曰:‘季冬之月,日穷於次。’《神农本草经》曰:‘秋冬为阴。’” 唐 白居易 《岁晚旅望》诗:“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2).指极其阴沉的天气。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至若穷阴凝闭,凛洌海隅,积雪没脛,坚冰在鬚。” 唐 孟浩然 《赴京途中遇雪》诗:“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國語辭典》:阴谋(陰謀)  拼音:yīn móu
有所图谋而暗中策划。《韩非子。存韩》:「韩秦强弱在今年耳,且赵与诸侯阴谋久矣。夫一动而弱于诸侯,危事也。」《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骈字类编》:阴相(阴相)
宋史乐志乾健坤从阳刚阴相迨兹受祉允也并况
又韩愈燕喜亭记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燔椔翳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
《漢語大詞典》:汾阴(汾陰)
地名。在今 山西省 万荣县 境内。因在 汾水 之南而名。 汉武帝 时曾于此得宝鼎。 战国 时属 魏 , 汉 始建县。 唐 开元 十年改名 宝鼎县 , 宋 改 荣和县 , 元 明 清 因之。竹书纪年卷下:“ 周威烈王 十七年 魏文侯 伐 秦 至 郑 ,还筑 汾阴 、 郃阳 。”史记·秦本纪:“﹝ 惠文君 ﹞九年渡 河 ,取 汾阴 、 皮氏 。”
《漢語大詞典》:湖阴(湖陰)
湖的南边。宋史·苏过传:“﹝ 过 ﹞遂家 潁昌 ,营湖阴水竹数亩,名曰 小斜川 ,自号 斜川居士 。” 元 王逢 《题烈女庙》诗:“遗庙湖阴四百年,斑斑江竹映嬋娟。”
分類:南边
《國語辭典》:碑阴(碑陰)  拼音:bēi yīn
碑的背面。
《漢語大詞典》:阴壑(陰壑)
幽深的山谷,背阳的山谷。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池山赋》:“阳崖夺景,阴壑生风。” 宋 陆游 《过大蓬岭度绳桥至杜秀才山庄》诗:“湿云朝莫雨,阴壑古今风。” 清 黄鷟来 《秋日雨晴过张星文草草堂》诗:“阴壑浮虚光,秋林透疎影。”
分類:幽深山谷
《國語辭典》:阴凉(陰涼)  拼音:yīn liáng
凉爽。《儒林外史》第一回:「湖边一带绿草,各家的牛都在那里打睡。又有几十夥合抱的垂杨树,十分阴凉。」
《國語辭典》:阴教(陰教)  拼音:yīn jiào
女教。《晋书。卷三一。后妃传。序》:「若乃娉纳有方,防闲有礼,肃尊仪而修四德,体柔范而弘六义,阴教洽于宫闱,淑誉腾于区域。」
分類:女子教化
《漢語大詞典》:阴政(陰政)
(1).指讲武、练兵之事。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古讲武练兵必于秋冬肃杀之时,故称。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不可以称兵” 汉 郑玄 注:“以阴政犯阳。” 孙希旦 集解:“兵之事为阴、为刚、为义。以正月而称兵,则以阴而干阳。”新唐书·王綝传:“今孟春讲武,以阴政犯阳气,害发生之德,臣恐水潦败物,霜雪损稼,夏麦不登。”
(2).帝王后宫之事。南史·后妃传论:“夫后妃专夕,配以德升,姬嬙并御,进非色幸,欲使情有覃被,爱罔偏流,专贞内表,妖蛊外息,乃可以辅兴君德,燮理阴政。”
《骈字类编》:阴为(阴为)
史记张汤传谒居病死事连其弟弟系导官汤亦治他囚导官见谒居弟欲阴为之而佯不省谒居弟弗知怨汤使人上书告汤与谒居谋共变告李文
分类:阴为
《國語辭典》:阴翳(陰翳)  拼音:yīn yì
1.带有阴影的。如:「自从车祸后,他原本快乐的脸上,便换上了终日阴翳的面孔。」
2.枝叶繁茂的。如:「枝叶阴翳」。
《漢語大詞典》:流阴(流陰)
(1).浮云。 唐 王昌龄 《东溪玩月》诗:“万木分空霽,流阴中夜攒。”
(2).飘动的阴影。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大壑生秋云,流阴被芳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