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险 → 礆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隐贼(隱賊)
阴险狠毒。后汉书·陈敬王羡传:“﹝ 刘钧 ﹞性隐贼,喜文法,国相二千石不与相得者,輒阴中之。”
《國語辭典》:歹斗(歹鬥)  拼音:dǎi dòu
1.打斗、恶斗。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但恼著我黑脸的爹爹,和他做场的歹斗。」
2.阴险狠毒。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你个好歹斗的婆娘,可便忒利害。」也作「歹毒」。
《國語辭典》:阴鸷(陰鷙)  拼音:yīn zhì
阴险且凶狠。
分類:阴险凶狠
《漢語大詞典》:峭险(峭險)
亦作“ 峭嶮 ”。
(1).高陡险峻。亦指陡峭险峻的山路。 唐 柳宗元 《石涧记》:“某上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法苑珠林卷八二:“ 仲德 与兄 元德 ,携母南归,登陟峭嶮,飢疲絶粮。”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然夷境益峭险,马乏草,牛踣途。”
(2).严酷阴险。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道微俗弊,莫剧 汉 末也……苛碎峭嶮,怀螫挟毒者,谓之公方正直。”
《漢語大詞典》:深崄(深嶮)
深沉阴险。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下·黑漆船》:“ 赵梅石 孟立义 ,性侈靡而深嶮。”参见“ 深险 ”。
分類:深沉阴险
《漢語大詞典》:深险(深險)
(1).深沉阴险。北史·文苑传·温子昇:“ 子昇 外恬静,与物无竞,言有準的,不妄毁誉,而内深险,事故之际,好豫其间,所以终致祸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里人 张某 ,深险诡譎,虽至亲骨肉,不能得其一实语。”
(2).更加危险。易·坎“初六,习坎,入於坎窞,凶” 宋 程颐 传:“柔弱无援,而处不得当,非能出乎险也,唯益陷於深险耳。”
(3).偏僻险要。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 策 虽有 会稽 、 吴郡 、 丹阳 、 豫章 、 庐江 、 庐陵 ,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宋史·兵志四:“山谷深险之处遇敌,则多用步跋子以为击刺掩袭之用。”
《漢語大詞典》:崄躁(嶮躁)
阴险狡猾。 宋 苏辙 《辞起居郎状》:“至如 张頡 ,为性嶮躁,临事乖方,歷任以来,罪状山积。”
《漢語大詞典》:笑中刀
亦作“ 笑里刀 ”。 比喻外表和善而内心阴险的人,或有害而不易察觉的事物。 唐 舒元舆 《坊州按狱》诗:“氓苦税外緡,吏忧笑中刀。” 唐 白居易 《不如来饮酒》之七:“且灭嗔中火,休磨笑里刀。”新唐书·奸臣传上·李义府:“ 义府 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于心,凡忤意者皆中伤之,时号 义府 ‘笑中刀’。” 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自拏着杀子杀孙笑里刀,怎留的好儿好女眼前花。”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二折:“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剔髓挑觔。”
《漢語大詞典》:险辟(險辟)
阴险邪僻。后汉书·史弼传:“是时 桓帝 弟 渤海王 悝 素行险辟,僭傲多不法。”
分類:阴险邪僻
《漢語大詞典》:损阴(損陰)
谓抑制阴险不祥和之气。《宋史·谢绛传》:“固宜策告殃咎,变更理化,下罪己之詔,修顺时之令,宣羣言以导壅,斥近倖以损阴。”
《漢語大詞典》:阴狞(陰獰)
阴险凶恶。 宋 梅尧臣 《拟韩吏部射训狐》诗:“岂知惯闻此丑狡,呼集鬼物夸阴狞。”
分類:阴险凶恶
《漢語大詞典》:很鸷(很鷙)
凶狠阴险。 梁启超 《亡羊录》:“而使 西伯利亚铁路 由 圣彼得堡 一气呵成,而达 中国 之中心,此 俄 人很鷙之手段也。”
分類:凶狠阴险
《漢語大詞典》:狂险(狂險)
极端阴险。旧唐书·宦官传·吐突承璀:“太子通事舍人 李涉 ,性狂险,投匭上书,论 希先 、 承璀 无罪,不宜贬戮。”
分類:极端阴险
《漢語大詞典》:崄薄(嶮薄)
阴险刻薄。晋书·姚泓载记:“ 姚懿 嶮薄,惑於信受。” 宋 苏辙 《论吕惠卿》:“若其私行嶮薄,非人所为。閭阎下贱,有不食其餘者。”
《漢語大詞典》:险毒(險毒)
阴险狠毒。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小人秉性必深刻,立行必矫激,用心必险毒。”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我当永世记得他们的卑劣险毒。”
《漢語大詞典》:佻险(佻險)
浇薄阴险。新唐书·郑注传:“ 注 妻兄 魏逢 尤佻险,赞 注 为姦。”
分類:浇薄阴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