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汛防
巡逻防守。清史稿·藩部传二·乌珠穆沁:“ 雍正 九年,议剿 噶尔丹策凌 ,詔徵 乌珠穆沁 西各 扎萨克 兵三千驻 乌喇特 汛防四十九旗游牧,復諭 乌珠穆沁 别以兵驻 克嚕伦河 。”
分類:巡逻防守
《国语辞典》:马面战棚(马面战棚)  拼音:mǎ miàn zhàn péng
设在城堡短墙上的活动战棚,有瞭望及防守禦敌的功用。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东都外城》:「新城每百步设马面战棚,密置女头,旦暮修整,望之耸然。」也称为「马面」。
《国语辞典》:区域联防(区域联防)  拼音:qū yù lián fáng
区域联防是篮球球员被指示防守固定的区域与位置,而非防守对方球员,因此其原则是守球不守人,防守位置随球移动。可以分为下列几种型态:「2-1-2」、「2-3-2」、「1-2-2」、「2-2-1」、「1-3-1」等。
《国语辞典》:易守难攻(易守难攻)  拼音:yì shǒu nán gōng
易于防守且难以被攻破。如:「此地形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
《国语辞典》:野手选择(野手选择)  拼音:yě shǒu xuǎn zé
棒、垒球运动中,当防守球员接到内野滚地球时,为使原本已在垒上的对方球员出局,而选择将球投向二垒、三垒或本垒的守备行为。如:「中坚手接到这个球后,不投向一垒,而投向三垒,使接近本垒的球员先出局,做了一次正确的野手选择。」
《国语辞典》:双杀(双杀)  拼音:shuāng shā
棒球上指防守队以合法、快速的传球动作,使攻方二名球员接连出局。
《国语辞典》:盖火锅(盖火锅)  拼音:gài huǒ guō
运动用语。篮球比赛的一种防守行为。比赛时,进攻球员投篮后,防守球员在球到最高点之前将球拍打下来的动作。
《国语辞典》:补位(补位)  拼音:bǔ wèi
球类运动比赛中,不同防守或攻击位置的球员互相支援队友的动作。如:「这球打击出去,二垒手去接,投手上去补位,封杀出局!」
《国语辞典》:夹杀(夹杀)  拼音:jiá shā
棒球运动中指防守队在垒与垒间企图使跑垒员出局的情形,称为「夹杀」。
《国语辞典》:驻防地(驻防地)  拼音:zhù fáng dì
军队驻扎防守的地方。
《国语辞典》:盯人防守  拼音:dīng rén fáng shǒu
篮球基本的防守方法之一。比赛时防守球员各自盯住对方球员,以人为对象,盯人不盯球。此法又可分为「指定人盯人防守」、「交换人盯人防守」及「补位人盯人防守」等。如:「在篮球赛中,球员若没有相当充沛的体力是不能采用盯人防守这种战术的。」
《国语辞典》:守备率(守备率)  拼音:shǒu bèi lǜ
球类运动用语。棒、垒球运动中计算防守球员刺杀、助杀、失误等防守成绩的百分比。
《国语辞典》:四分卫(四分卫)  拼音:sì fēn wèi
美式足球赛中防守位置在中锋的后方,距攻击线约一码半处的进攻球员。担任者须头脑冷静精明、反应快、身材要高大,臂力要好,传球要准,是为整队的灵魂。
《漢語大詞典》:盖帽儿
①篮球运动防守技术之一,指防守队员跳起,打掉进攻队员在头的上部出手投篮时的球。②〈方〉形容极好:拔尖~。
《國語辭典》:高城深池  拼音:gāo chéng shēn chí
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比喻防守坚固。《荀子。议兵》:「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汉。晁错《论贵栗疏》:「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也作「高城深沟」、「高城深堑」、「坚城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