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阪 → 坂阪”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蒲阪  拼音:pú bǎn
蒲坂的别名。参见「蒲坂」条。
《漢語大詞典》:山坂
见“ 山阪 ”。
《漢語大詞典》:山阪
亦作“ 山坂 ”。亦作“ 山岅 ”。 即山坡。 汉 陆贾 新语·资质:“隘於山阪之阻,隔於九坑之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今又加之以霖雨,山坂峻滑,众逼而不展。”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陕西守策》:“缘边山岅重復,被之重兵,必循大川而行。” 明 蓝仁 《宿桔山田家怀蒋先生》诗:“客路入疎鐘,田家背山坂。”
分類:山坡
《漢語大詞典》:黄泥坂
地名。在 湖北省 黄冈县 东。 宋 苏轼 《后赤壁赋》:“二客从予,过 黄泥之坂 。” 清 王士禛 《送叶井叔归樊上》诗之三:“断岸 黄泥坂 ,寒江千尺流。”
《骈字类编》:九坂
南北朝 刘孝威 蜀道难 双流逆巇道。九坂涩阳关。
《國語辭典》:阪田  拼音:bǎn tián
高低不平、贫瘠不肥沃的地方。《诗经。小雅。正月》:「瞻彼阪田,有菀其特。」
分類:山坡
《漢語大詞典》:走坂
比喻事势发展顺利迅速。语出汉书·蒯通传:“犹如阪上走丸。”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中:“细绎之,则錙銖钧两,毫髮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势,如百川东注於尾閭之窟。” 明 许承钦 《苍峡》诗:“注壑捷走坂,矫若乘驌驦。”参见“ 走丸 ”。
《漢語大詞典》:走丸
语出汉书·蒯通传:“为君计者,莫若以黄屋朱轮迎 范阳 令,使驰騖於 燕 赵 之郊,则边城皆将相告曰‘ 范阳 令先下而身富贵’,必相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 颜师古 注:“言乘势便易。”后因以“走丸”比喻事势发展顺利而快速。《魏书·中山王英传》:“唯有孤城,更无重卫。此则皇天授我之日,旷载一逢之秋,事易走丸,理同拾芥,此而不乘,将欲何待。” 隋 江总 《骢马驱》诗:“万里朝飞电,论功易走丸。” 唐 柳宗元 《贺诛淄青逆贼李师道状》:“破竹寧比其发机,走丸未喻於乘胜。”
《骈字类编》:平坂
袁桷 天鹅曲 初如风轮舞长竿,未若银毬下平坂。
《漢語大詞典》:脩坂
长长的山坡。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中逵絶无轨,改辙登高冈。脩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分類:长长山坡
《漢語大詞典》:山阪
亦作“ 山坂 ”。亦作“ 山岅 ”。 即山坡。 汉 陆贾 新语·资质:“隘於山阪之阻,隔於九坑之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今又加之以霖雨,山坂峻滑,众逼而不展。”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陕西守策》:“缘边山岅重復,被之重兵,必循大川而行。” 明 蓝仁 《宿桔山田家怀蒋先生》诗:“客路入疎鐘,田家背山坂。”
分類:山坡
《漢語大詞典》:赤坂
见“ 赤阪 ”。
《漢語大詞典》:赤阪
亦作“ 赤坂 ”。
(1). 西域 地名。以酷热著称。《文选·鲍照〈苦热行〉》:“ 赤阪 横西阻,火山赫南威。” 李善 注:“汉书·西域传:‘ 杜钦 曰:又歷 大头痛 、 小头痛 山, 赤土 、 身热 之阪。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 唐 岑参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诗:“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入月窟侵太白,气连 赤坂 通单于。”
(2).地名。在 陕西省 洋县 东 龙亭山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 魏 使 司马懿 由 西城 , 张郃 由 子午 , 曹真 由 斜谷 ,欲攻 汉中 ,丞相 亮 待之於 城固 、 赤阪 ,大雨道絶, 真 等皆还。”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龙亭山 ,乃入 子午谷 之口,其山阪赭色,亦名 赤阪 。”
《漢語大詞典》:羊肠坂(羊腸坂)
古坂道名。萦曲如羊肠,故称。有两处:一在今 山西省 壶关县 东南;一在今 山西省 晋城市 南。 三国 魏 曹操 《苦寒行》:“北上 太行山 ,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 詰屈,车轮为之摧。”亦作“ 羊肠阪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伊闕 在其南, 羊肠 在其北” 裴駰 集解引 晋 皇甫谧 曰:“ 壶关 有 羊肠阪 ,在 太原 晋阳 西北九十里。”史记·魏世家“断 羊肠 ,拔 閼与 ” 唐 张守节 正义:“ 羊肠阪 道在 太行山 上,南口 怀州 ,北口 潞州 。”
《骈字类编》:秋坂
杨炯幽兰赋东山月出西山日晚受燕女于春帏降陈王于秋坂 乔彝幽兰赋芊眠茂苑靡迤秋坂
《骈字类编》:阪上
汉书蒯通传楚汉初起武臣略定赵地号武信君通说范阳令徐公曰赵武信君不知通不肖使人候问其死生通且见武信君而说之曰必将战胜而后略地攻得而后下城臣窃以为殆矣用臣之计母战而略地不攻而下城传檄而千里定可乎彼将曰何谓也臣因对曰范阳令宜整顿其士卒以守战者也怯而畏死贪而好富贵故欲以其城先下君先下君而君不利之则边地之城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降而身死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为君计者莫若以黄屋朱轮迎范阳令使驰骛于燕赵之郊则边城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必相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此臣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
《漢語大詞典》:石坂
石坡。 唐 孟郊 《自商行谒复州卢使君虔》诗:“ 商岭 莓苔滑,石坂上下频。” 明 祝允明 《家藏马远春山行乐大幅》诗:“扶藤循石坂,杨柳共依依。”
《漢語大詞典》:赤阪
亦作“ 赤坂 ”。
(1). 西域 地名。以酷热著称。《文选·鲍照〈苦热行〉》:“ 赤阪 横西阻,火山赫南威。” 李善 注:“汉书·西域传:‘ 杜钦 曰:又歷 大头痛 、 小头痛 山, 赤土 、 身热 之阪。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 唐 岑参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诗:“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入月窟侵太白,气连 赤坂 通单于。”
(2).地名。在 陕西省 洋县 东 龙亭山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 魏 使 司马懿 由 西城 , 张郃 由 子午 , 曹真 由 斜谷 ,欲攻 汉中 ,丞相 亮 待之於 城固 、 赤阪 ,大雨道絶, 真 等皆还。”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龙亭山 ,乃入 子午谷 之口,其山阪赭色,亦名 赤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