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护碧纱
  
阇黎饭后钟
 
罩碧纱
 
斋后钟
 
未饭钟
 
碧纱笼诗
 
纱笼相后先
 
诗壁无纱
  
醉墨纱笼
 
纱笼素碧
 
闻钟过斋
 
斋竟鸣钟


《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九〈文章二·王播〉~494~
唐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照寺木兰院,随僧斋食。后厌怠,乃斋罢而后击钟。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名皆以碧纱罩其诗。播继以二绝句曰:「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未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北梦琐言》卷三
唐段相文昌,家寓江陵,少以贫窭修进,常患口食不给,每听曾口寺斋钟动,辄诣谒餐,为寺僧所厌。自此乃斋后扣钟,冀其晚届而不逮食也。后入登台座,连出大镇,拜荆南节度,有诗《题曾口寺》云「曾遇黎饭后钟」,盖为此也。
《青箱杂记》卷六~60~
世传魏野尝从莱公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

简释

护碧纱:喻名贵所题,为人重视、赏识。宋孙觌《再至》:“悬知不是唐王播,惭愧高僧护碧纱。”

饭后钟:指因贫穷而遭冷遇。宋苏轼《石塔寺》:“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

典故
弹指兰阇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下〈政事〉~75~
王丞相拜扬州,宾客数百人并加沾接,人人有说色。唯有临海一客姓任及数胡人为未洽,公因便还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便无复人。」任大喜说。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阇,兰阇。」群胡同笑,四坐并欢。余嘉锡笺注引《朱子语类》百三十六曰:「王导为相,只周旋人过一生。谓胡僧曰:『兰奢,兰奢。』乃胡语之褒誉者也。」嘉锡案:兰奢当作兰阇,盖记者之误。然朱子不言所以为褒誉之义。王伯厚又以为即兰若。考释慧琳一切经音义五云:「阿练若,或云阿兰若,或但云兰若,此土义译云寂静处,或云无诤地。所居不一,皆出聚落,一俱卢舍之外,远离喧噪,牛畜鸡犬之声寂静,安心修习禅定。」又二十一云:「阿兰若者,此翻为无诤声。谓说诸法本来湛寂无作义,因名其处为法阿兰若处,此中处者,即菩提场中是也。」释法云翻译名义集七云:「阿兰若大论翻远离处。萨婆多论翻闲静处。天台云:不作众事,名之为闲。无愦闹,故名之为静。或翻无诤,谓所居不与世诤。」慧琳、法云释兰若之义甚详,而不言及兰阇。伯厚谓兰阇即兰若,当别有所本。译音本无定字也。茂宏之意,盖赞美诸胡僧于宾客喧噪之地,而能寂静安心,如处菩提场中。然则己之未加沾接者,正恐扰其禅定耳。群胡意外得此褒誉,故皆大欢喜也。
《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六〈历代三〉~324~
王导为相,只周旋人过一生。尝有坐客二十馀人,逐一称赞,独不及一胡僧,并一临海人。二人皆不悦。导徐顾临海人曰:「自公之来,临海不复有人矣。」又谓胡僧曰:「兰奢。」兰奢,乃胡语之褒誉者也。于是二人亦悦。
《國語辭典》:碧纱笼(碧紗籠)  拼音:bì shā lóng
唐王播少时孤贫,寄食于扬州惠昭寺木兰院。寺僧憎恶播,常于饭后始鸣钟,待播至,饭已毕,播有感而发,遂题诗于寺壁。后播贵,旧地重游,见昔日所题诗,皆已用碧纱笼罩,因又题:「二十年来尘扑面,而今始得碧纱笼。」典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七。起自寒苦》。后比喻因身分地位提高,连带诗文亦受重视。唐。张仁溥 题龙窝洞诗:「他日各为云外客,碧纱笼却又如何?」清。孔尚任《小忽雷》第二出:「留题处尽名登仕途,那讨个碧纱笼句到寒儒。」也作「拂绀纱」、「护碧纱」、「罩碧纱」、「纱碧笼」、「纱笼碧」、「纱笼壁」、「纱为笼」。
分類:灯罩
《漢語大詞典》:钟非饭(鐘非飯)
谓寺钟鸣时斋饭已毕。典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起自寒苦:“ 王播 少孤贫,尝客 扬州 惠昭寺 木兰院 ,随僧斋飡。诸僧厌怠, 播 至,已饭矣。后二纪, 播 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 播 继以二絶句曰:‘……上堂已了各西东,慙愧闍黎饭后鐘。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宋 苏轼 《石塔寺》诗:“虽知灯是火,不悟鐘非饭。”
分類:斋饭
《國語辭典》:饭后钟(飯後鐘)  拼音:fàn hòu zhōng
唐代王播贵显后,回忆微贱时寄食僧寺,为诸僧所厌弃,闻钟而往,常已过吃饭时的故事。见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七。起自寒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