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躁闷(躁悶)
烦躁憋闷。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至 西华门 ,烦热躁闷,投水而絶。”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崔造相 ﹞一二岁中,居闲躁闷,顾谓儿姪曰:‘不得他诸道金铜茶笼子物掩也。’遂復起。” 茅盾 《追求》二:“这里头,有 史循 的冷彻骨髓的讽刺,有 曹志方 他们的躁闷的狂呼,有 张曼青 的疲倦的呻吟。”
分類:烦躁
《漢語大詞典》:吃闷(吃悶)
忍受苦闷。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二折:“从小着迷,少年吃闷,几时参透?”
《國語辭典》:闷倦(悶倦)  拼音:mèn juàn
烦闷无聊,没有精神。《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四出》:「六儿,我如今在此闷倦,你与我去叫大行院来,做些院本解闷。」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终日在绣房中描鸾刺绣,针黹女工,十分闷倦。」
分類:烦闷倦怠
《漢語大詞典》:闷苦(悶苦)
烦闷苦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巩仙:“伏身人,则光明洞彻,宽若厅堂,几案牀榻,无物不有。居其内,殊无闷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 黄 独居闷苦,屡言归,女固止之。”
分類:烦闷苦恼
《韵府拾遗 侵韵》:闷斟(闷斟)
李群玉诗闷斟壶酒暖愁听雨声眠
《漢語大詞典》:懑闷(懣悶)
烦闷。 明 高攀龙 《讲义·自行束修以上三章》:“愤是无罅缝可入,心懣闷之甚。”
分類:烦闷
《漢語大詞典》:瞀闷(瞀悶)
(1).目眩晕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章阿端:“如是年餘,女忽病瞀闷,懊憹恍惚,如见鬼状。”
(2).混乱。 清 龚自珍 《大誓答问第一》:“不以今文,古文、晚出书三事,截然分明,各还其数,而合并数之,自生瞀闷,歧之中有歧焉。”
《漢語大詞典》:热闷(熱悶)
又热又闷。《情变》第三回:“那热气直扑过来,热闷得几乎气都喘不出了。” 许杰 《病中的觉解》:“ 大正 一个人躺在床上,空气仍有些热闷,而蚊子也扰得令人烦心。”
形容心情不畅快。 艾芜 《南行记·我的旅伴》:“终天听着乌鸦叫,人也就更加感到热闷。” 许杰 《改嫁》:“﹝她﹞便想抱她出去到邻舍人家去闲谈一回,散散心头的热闷。”
《漢語大詞典》:捐闷(捐悶)
古代一种数字游戏的名称。 汉 徐岳 《数术记遗》:“世人言:三不能比两,乃云捐闷与四维;数不识三,妄谈知十。” 甄鸾 注:“ 徐援 称捐闷乃奇两之术。”太平御览卷七五五引《艺经》作“悁闷”。
《漢語大詞典》:悁闷(悁悶)
汉 魏 时的一种游戏之具。太平御览卷七五五引 三国 魏 邯郸淳 《艺经》:“悁闷者,先布本位,以十二时相从。文曰:‘同有文章,虎不如龙。豕者何为,来入菟宫。王孙昼卜,乃造黄钟。犬往就马,非类相从。羊奔蛇穴,牛入鸡笼。’”
分類:游戏
《漢語大詞典》:窒闷(窒悶)
窒息沉闷。 巴金 《火》九:“空气更显得窒闷。”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 罗大方 感到了抑郁,感到一种透不过气似的窒闷。”
分類:窒息沉闷
《漢語大詞典》:膺闷(膺悶)
犹纳闷。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中:“新官併宿本署曰爆直,僉作爆迸之字,余常膺闷,莫究其端。”
分類:纳闷
《漢語大詞典》:蒸闷(蒸悶)
闷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 小翠 ﹞既出,乃更泻热汤於瓮,解其袍袴,与婢扶入之。公子觉蒸闷,大呼欲出。” 瞿秋白 《乱弹·菲洲鬼话》:“火一般的太阳回家去了,沙漠里吹来的热风还在波动着蒸闷的空气。”
分類:闷热
《漢語大詞典》:胀闷(脹悶)
又胀又闷。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食鳗毙命:“ 沉 腹胀闷不能言而死。” 茅盾 《有志者》:“便觉得自己的脑袋也有点不大对--昏昏的,又颇胀闷。”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七:“ 董桂花 第一次很早的离开了识字班,心里好像吃饱了什么一样的胀闷,又像饿过了时的那样空虚。”
《漢語大詞典》:涨闷(漲悶)
因身体内壁受压而产生不舒畅的感觉。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每同志相聚,即出夏楚,令有力者重笞其臀以为快,否则血脉涨闷,懨懨若病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