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诗僧。世次不详。《全唐诗》存诗2首,出《唐诗纪事》卷七六、《唐僧弘秀集》卷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6—167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芜湖人,原名龙,字尺木,号默思,又号无闷道人、钟山老人。明崇祯十二年副贡。不仕。以诗文自娱,兼工画,得倪瓒、黄公望笔法。晚年放笔,自成一家,号姑孰派。有《梅花堂遗稿》,已佚,仅存遗诗若干首。所绘《太平山水图》、《离骚图》,刻印传世,最为著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4—1675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太仓人,字言夏,号确庵,又自号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明崇祯十六年举人。贯通五经,于天文、河渠、兵农等实学,无不精究。明亡后,绝意仕进,避居昆山蔚村,从学者云集。文善纪事,诗寄托深远。卒后,门人私谥安道先生。有《求道录》、《确庵集》、《顽潭诗话》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三
陈瑚,字言夏,号确庵,太仓人。明崇祯壬午举人。顺治间荐举隐逸,以疾辞。私谥安道先生。有《确庵先主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言夏,常熟人。崇祯壬午举人有确庵集
《漢語大詞典》:闷答孩(悶答孩)
亦作“ 闷打孩 ”。亦作“ 闷打頦 ”。 烦闷;闷闷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烦恼知何限,闷答孩地独自泪涟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闷打孩似吃着没心草,越越地哭到月儿落。”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闷打頦和衣卧倒,软兀剌方纔睡着。”《全元散曲·斗鹌鹑·元宵》:“鬆却香罗带,慵整短金釵,无言无语闷答孩,不厌倦衫儿窄。”
分類:烦闷
《漢語大詞典》:闷打孩(悶打孩)
见“ 闷答孩 ”。
《漢語大詞典》:闷答孩(悶答孩)
亦作“ 闷打孩 ”。亦作“ 闷打頦 ”。 烦闷;闷闷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烦恼知何限,闷答孩地独自泪涟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闷打孩似吃着没心草,越越地哭到月儿落。”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闷打頦和衣卧倒,软兀剌方纔睡着。”《全元散曲·斗鹌鹑·元宵》:“鬆却香罗带,慵整短金釵,无言无语闷答孩,不厌倦衫儿窄。”
分類:烦闷
《漢語大詞典》:闷打颏(悶打頦)
见“ 闷答孩 ”。
《漢語大詞典》:闷答孩(悶答孩)
亦作“ 闷打孩 ”。亦作“ 闷打頦 ”。 烦闷;闷闷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烦恼知何限,闷答孩地独自泪涟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闷打孩似吃着没心草,越越地哭到月儿落。”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闷打頦和衣卧倒,软兀剌方纔睡着。”《全元散曲·斗鹌鹑·元宵》:“鬆却香罗带,慵整短金釵,无言无语闷答孩,不厌倦衫儿窄。”
分類:烦闷
《漢語大詞典》:闷忿(悶忿)
郁闷生气。 茅盾 《虹》七:“在闷忿中, 梅女士 把时间的界线也弄糊涂了;她竟忘却 徐绮君 写那封信时,并没知道她这里的新花样。”
分類:郁闷生气
《漢語大詞典》:闷哽(悶哽)
愁闷哽咽。 元 朱庭玉 《夜行船·秋夜》套曲:“近玉阑,临金井,早是离人闷哽。”
分類:愁闷哽咽
《國語辭典》:闷弓儿(悶弓兒)  拼音:mēn gōng ér
1.闷葫芦。猜不透的事。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四折:「不甫能盼得音书函,倒揣与我个闷弓儿。」
2.拉不开的弓。比喻难以舒展的情怀或抱负。元。汤式〈一枝花。自怜王粲狂套。梁州〉曲:「直钩儿怎钓鲸鳌,闷弓儿难射鹏雕。」
《漢語大詞典》:闷罐车(悶罐車)
见“ 闷子车 ”。
《國語辭典》:闷子车(悶子車)  拼音:mèn zi chē
有盖的货车。或指铁路密封的货车。
《漢語大詞典》:闷胡卢(悶胡盧)
亦作“ 闷葫芦 ”。 鲁迅 《彷徨·肥皂》:“这是什么闷胡卢,没头没脑的?你也先得说说清,教他好用心的查去。”
《漢語大詞典》:棉手闷子(棉手悶子)
两头开口、絮了棉花的袖筒子,用以御寒。 张天民 《院士》:“ 铁人 跟旁边的大个子女同志说了句什么,就动手摘下 谢捷 的口罩,扒下她的棉手闷子。”
《高级汉语词典》:冷闷
冷落;冷冰冰
闷绝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命终时苦闷绝倒气息之时也。
闷绝
【三藏法数】
谓诸众生,惊倒闷绝,六识昏昧,见闻觉知,一时顿息,是名闷绝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