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间 → 闲间閒”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64,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无始间隔
无间
无间修
无间业
无间道
无间地狱
智闲
等无间缘
等无间缘依
众生世间
趣果无间
器世间
诸闲不闲
融三世间十佛
佛类词典(续上)
间断无始间隔
无间
无间修
无间业
无间道
无间地狱
智闲
等无间缘
等无间缘依
众生世间
趣果无间
器世间
诸闲不闲
融三世间十佛
间断
【佛学大辞典】
(杂语)间隔断绝之意。又名有间断或曰有间。对于无间而言。即不相续而中间断绝也。成唯识论四所谓「无心定,熟眠,闷绝,无想天中,间断故」,往生礼赞所谓「忆想间断故」是也。
(杂语)间隔断绝之意。又名有间断或曰有间。对于无间而言。即不相续而中间断绝也。成唯识论四所谓「无心定,熟眠,闷绝,无想天中,间断故」,往生礼赞所谓「忆想间断故」是也。
无始间隔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无始无明)
(术语)(参见:无始无明)
无间
【佛学大辞典】
(界名)梵语阿鼻Avici,译曰无间。如无间地狱,无间修,等无间缘等。
【佛学常见辞汇】
无有间断。
【三藏法数】
无间者,谓此人断欲界思惑八品,但有一品未断而命终者,尚有一生间隔;若不命终,遂断一品馀惑,则无生死间隔,而證第三阿那含果也。
(界名)梵语阿鼻Avici,译曰无间。如无间地狱,无间修,等无间缘等。
【佛学常见辞汇】
无有间断。
【三藏法数】
无间者,谓此人断欲界思惑八品,但有一品未断而命终者,尚有一生间隔;若不命终,遂断一品馀惑,则无生死间隔,而證第三阿那含果也。
无间修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修之一。不间断之修行也。
【佛学常见辞汇】
没有间断的修行,为四修之一。
(术语)四修之一。不间断之修行也。
【佛学常见辞汇】
没有间断的修行,为四修之一。
无间业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五种之大恶业,此恶业决定受极苦之果,更无馀业馀果之间隔,故名无间业。又造此恶业之人,由此命终定堕地狱中而无间隔,故名无间业。此二义虽有前就法后就人之别,然皆当体得名也。又地狱名为无间,此业能受无间地狱之果,故名无间业,是从果得名也。俱舍论十七曰:「此无间名,为目何义?约异熟果决定更无馀业馀生能为间隔故。此唯目无间隔义,或造此业补特伽罗。从此命终,定堕地狱中无间隔,故名无间。」(此二释为当体得名)。大乘义章七曰:「此五何故名无间业?释有四义:一趣果无间,故曰无间。故成实言:舍此身已,次身即受,故名无间。二受苦无间。五逆之罪生阿鼻狱,一劫之中苦苦相续无有乐间,因从果称,名无间业。三寿命无间。五逆之罪生阿鼻狱,一劫之中寿命无绝,因从果称,名为无间。四身形无间。五逆之罪生阿鼻狱,阿鼻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一人入中,身亦遍满。一切人入,身亦升满不相障碍,因从果号,名曰无间。」(此四释前一为当体得名,后三为从果得名)梵A^nantarya。
【佛学常见辞汇】
受苦没有间断的五种大恶业。
(术语)有五种之大恶业,此恶业决定受极苦之果,更无馀业馀果之间隔,故名无间业。又造此恶业之人,由此命终定堕地狱中而无间隔,故名无间业。此二义虽有前就法后就人之别,然皆当体得名也。又地狱名为无间,此业能受无间地狱之果,故名无间业,是从果得名也。俱舍论十七曰:「此无间名,为目何义?约异熟果决定更无馀业馀生能为间隔故。此唯目无间隔义,或造此业补特伽罗。从此命终,定堕地狱中无间隔,故名无间。」(此二释为当体得名)。大乘义章七曰:「此五何故名无间业?释有四义:一趣果无间,故曰无间。故成实言:舍此身已,次身即受,故名无间。二受苦无间。五逆之罪生阿鼻狱,一劫之中苦苦相续无有乐间,因从果称,名无间业。三寿命无间。五逆之罪生阿鼻狱,一劫之中寿命无绝,因从果称,名为无间。四身形无间。五逆之罪生阿鼻狱,阿鼻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一人入中,身亦遍满。一切人入,身亦升满不相障碍,因从果号,名曰无间。」(此四释前一为当体得名,后三为从果得名)梵A^nantarya。
【佛学常见辞汇】
受苦没有间断的五种大恶业。
无间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道之一。方断惑而不为惑间隔之无漏智也,旧译谓之无碍道。已断惑已正證理之智曰解脱道,即无间道乃前念之因道,解脱道乃后念之果道也。俱舍论二十五曰:「无间道者,谓此能断所应断障。」
【三藏法数】
谓声闻初果之人,依于八忍,能断八谛下迷理之惑,此八忍不被见惑之所间隔,是名无间道。(八忍者,苦法忍、苦类忍、集法忍、集类忍、灭法忍、灭类忍、道法忍、道类忍也。八谛者,欲界四谛、色界无色界四谛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术语)二道之一。方断惑而不为惑间隔之无漏智也,旧译谓之无碍道。已断惑已正證理之智曰解脱道,即无间道乃前念之因道,解脱道乃后念之果道也。俱舍论二十五曰:「无间道者,谓此能断所应断障。」
【三藏法数】
谓声闻初果之人,依于八忍,能断八谛下迷理之惑,此八忍不被见惑之所间隔,是名无间道。(八忍者,苦法忍、苦类忍、集法忍、集类忍、灭法忍、灭类忍、道法忍、道类忍也。八谛者,欲界四谛、色界无色界四谛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无间地狱
【佛学大辞典】
(界名)八热地狱之一。梵云阿鼻旨Avi^ci,造五逆罪之一者,即堕于此,一劫之间,受苦无间,故名无间地狱。无间有五种之义:一趣果无间,终此身直堕于彼无间隔也。二受苦无间,受苦无间断也。三时无间,一劫之间,相续而无间断也。四命无间,一劫之间,寿命无间断也。五身形无间,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身形遍满之而无间隙也(此五义,大部补注以为成实论之说而引之,诸师皆效是,然成实论无此义,于五无间条下辩之)。成实论八曰:「次身受报,故名无间。」(成实论仅此一义耳)。俱舍论十一曰:「此赡部洲下过二万,有阿鼻旨大捺落迦,深广同前,谓各二万。故彼底去此四万踰缮那,以于其中受苦无间,非如馀七捺迦受苦非恒,故名无间。(中略)有馀师说,阿鼻旨中无乐间苦,故名无间。」
【佛学常见辞汇】
受苦没有间断的地狱,为八热地狱之一。
【三藏法数】
谓有罪众生,至彼受苦,无有间歇,故名无间。此于八热中又为最重之狱也。成实论明五种无间:一者,趣果无间。谓有极重罪者,即向彼狱受其果报,无有间歇。二者,受苦无间,谓至彼狱受诸痛苦,无有间歇。三者,时无间。谓至彼狱受苦,时节无有间歇。四者,命无间。谓彼地狱,寿命一中劫,无有间歇。五者,形无间。谓彼地狱受罪众生,生而复死,死已还生,身形无有间歇也。(一中劫者,二十小劫为一中劫也。)
(界名)八热地狱之一。梵云阿鼻旨Avi^ci,造五逆罪之一者,即堕于此,一劫之间,受苦无间,故名无间地狱。无间有五种之义:一趣果无间,终此身直堕于彼无间隔也。二受苦无间,受苦无间断也。三时无间,一劫之间,相续而无间断也。四命无间,一劫之间,寿命无间断也。五身形无间,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身形遍满之而无间隙也(此五义,大部补注以为成实论之说而引之,诸师皆效是,然成实论无此义,于五无间条下辩之)。成实论八曰:「次身受报,故名无间。」(成实论仅此一义耳)。俱舍论十一曰:「此赡部洲下过二万,有阿鼻旨大捺落迦,深广同前,谓各二万。故彼底去此四万踰缮那,以于其中受苦无间,非如馀七捺迦受苦非恒,故名无间。(中略)有馀师说,阿鼻旨中无乐间苦,故名无间。」
【佛学常见辞汇】
受苦没有间断的地狱,为八热地狱之一。
【三藏法数】
谓有罪众生,至彼受苦,无有间歇,故名无间。此于八热中又为最重之狱也。成实论明五种无间:一者,趣果无间。谓有极重罪者,即向彼狱受其果报,无有间歇。二者,受苦无间,谓至彼狱受诸痛苦,无有间歇。三者,时无间。谓至彼狱受苦,时节无有间歇。四者,命无间。谓彼地狱,寿命一中劫,无有间歇。五者,形无间。谓彼地狱受罪众生,生而复死,死已还生,身形无有间歇也。(一中劫者,二十小劫为一中劫也。)
智闲
【佛学大辞典】
(人名)邓州香严寺智闲,嗣沩山之法者。
(人名)邓州香严寺智闲,嗣沩山之法者。
等无间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缘之一。此乃于心心所相续上而立之缘,灭于前念之心法,己逃避而开导彼,以引起后念心法之作用也。犹如渡野中独木桥,前人避开以渡后人也。等者等同之义,前念后念其心心所之数,虽有增减,而各自之体,皆为一个,无一法而二体并起者,前念后念各为一个而相等者,谓之等。如色法不然,前刹那虽为属一极微者,然后刹那则同体之极微有增而为三者,又有反之而较前刹那减少者,前后不等也。无间缘者,于前心与后心之间,无他间隔之物体,纵经若干时前念之心法,直与后念之心法为生缘也。此缘唯局于心法,于馀法不通。又罗汉临涅槃最后心之心心所外,一切之心法,尽有此缘用。盖罗汉入于涅槃,毕竟不再起心法,故彼之最后心,失此缘用也。俱舍论七曰:「等无间缘,除阿罗汉临涅槃时最后心心所法,诸馀已生心心所法,是等无间缘性。此缘生法,等而无间,依是义立等无间名。由此色等皆不可立等无间缘,不等生故。」唯识论七曰:「等无间缘,谓八现识及彼心所,前聚于后。自类无间,等而开导,令彼定生。」
【佛学常见辞汇】
四缘之一。(参见:四缘)
(术语)四缘之一。此乃于心心所相续上而立之缘,灭于前念之心法,己逃避而开导彼,以引起后念心法之作用也。犹如渡野中独木桥,前人避开以渡后人也。等者等同之义,前念后念其心心所之数,虽有增减,而各自之体,皆为一个,无一法而二体并起者,前念后念各为一个而相等者,谓之等。如色法不然,前刹那虽为属一极微者,然后刹那则同体之极微有增而为三者,又有反之而较前刹那减少者,前后不等也。无间缘者,于前心与后心之间,无他间隔之物体,纵经若干时前念之心法,直与后念之心法为生缘也。此缘唯局于心法,于馀法不通。又罗汉临涅槃最后心之心心所外,一切之心法,尽有此缘用。盖罗汉入于涅槃,毕竟不再起心法,故彼之最后心,失此缘用也。俱舍论七曰:「等无间缘,除阿罗汉临涅槃时最后心心所法,诸馀已生心心所法,是等无间缘性。此缘生法,等而无间,依是义立等无间名。由此色等皆不可立等无间缘,不等生故。」唯识论七曰:「等无间缘,谓八现识及彼心所,前聚于后。自类无间,等而开导,令彼定生。」
【佛学常见辞汇】
四缘之一。(参见:四缘)
等无间缘依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名开导依。谓前念之心灭而为生起后念心心所之所依也。盖后念之心心所,必俟前念之心灭,让现行之位,始得生起,故前灭之心(意根),望后念之心心所,谓之等无间缘依。
(术语)又名开导依。谓前念之心灭而为生起后念心心所之所依也。盖后念之心心所,必俟前念之心灭,让现行之位,始得生起,故前灭之心(意根),望后念之心心所,谓之等无间缘依。
众生世间
【佛学大辞典】
(界名)三世间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三世间之一。(参见:三世间)
【三藏法数】
谓一切有情众生,皆假五阴和合众共而生,名为众生;又复各各差别不同,故名众生世间。(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三藏法数】
谓五阴和合,众共而生,间隔不同,故名众生世间,即释迦如来所化之机众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界名)三世间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三世间之一。(参见:三世间)
【三藏法数】
谓一切有情众生,皆假五阴和合众共而生,名为众生;又复各各差别不同,故名众生世间。(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三藏法数】
谓五阴和合,众共而生,间隔不同,故名众生世间,即释迦如来所化之机众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趣果无间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五无间及无间地狱)
【三藏法数】
趣即向也,谓诸有情,不问男子、女人、老、幼、贵、贱及天、龙、神、鬼,罪业所感,悉同受之,故名趣果无间。
(术语)(参见:五无间及无间地狱)
【三藏法数】
趣即向也,谓诸有情,不问男子、女人、老、幼、贵、贱及天、龙、神、鬼,罪业所感,悉同受之,故名趣果无间。
器世间
【佛学大辞典】
(界名)一切众生可住居之国土世界,谓之器世间。对于众生世间或有情世间之语。俱舍论十一曰:「如是已说有情世间,器世间今当说。」楞严经四曰:「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佛学常见辞汇】
指一切众生依之而住的国土世界,因国土世界好像器物,能容纳众生居住。
【三藏法数】
谓一切无情世界,皆假山河大地而成,有侧有仰,名之为器,又复各各差别不同,故名器世间。
【三藏法数】
世界如器,名器世间。乃是释迦如来所化之境,即三千世界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三千即小千、中千、大千也。)
(界名)一切众生可住居之国土世界,谓之器世间。对于众生世间或有情世间之语。俱舍论十一曰:「如是已说有情世间,器世间今当说。」楞严经四曰:「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佛学常见辞汇】
指一切众生依之而住的国土世界,因国土世界好像器物,能容纳众生居住。
【三藏法数】
谓一切无情世界,皆假山河大地而成,有侧有仰,名之为器,又复各各差别不同,故名器世间。
【三藏法数】
世界如器,名器世间。乃是释迦如来所化之境,即三千世界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三千即小千、中千、大千也。)
诸闲不闲
【佛学大辞典】
(术语)闲者安也。于人天趣中无障难者,谓之诸闲。堕于难处者,谓之不闲。无量寿经上曰:「济诸剧难,诸闲不闲。」义寂疏曰:「人天趣中非难处者,名为诸闲。以容能起诸圣道故,堕难处者,名为不闲。以无容起诸圣道故。」
(术语)闲者安也。于人天趣中无障难者,谓之诸闲。堕于难处者,谓之不闲。无量寿经上曰:「济诸剧难,诸闲不闲。」义寂疏曰:「人天趣中非难处者,名为诸闲。以容能起诸圣道故,堕难处者,名为不闲。以无容起诸圣道故。」
融三世间十佛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解境之十佛也。以解境之十佛,融众生器智正觉之三世间而为十佛故也。
(术语)谓解境之十佛也。以解境之十佛,融众生器智正觉之三世间而为十佛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