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间 → 闲间閒”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假名世间
【佛学大辞典】
(界名)又曰众生世间,有情世间。三世间之一。于世间法中一切之有情云假名世间。以有情者是于五蕴上假设之名字,无有情之实体也。即十界之有情是。止观五上曰:「众生世间,既是假名无体,分别揽实法假施设耳。」(参见:三世间)
【佛学常见辞汇】
三世间之一,又名众生世间,或有情世间,因有情这名称是在五蕴法上假立的名字,没有有情的实体。
【三藏法数】
(亦名众生世间。)假名者,于十界五阴实法上,假立名字,各各不同,是为假名世间。(实法者,谓十界五阴皆实有也。假立名字者,谓十界名字,非实有也。既有十界五阴实法,即有十界众生假名。且如人界中,各各有身,即各各有名字也。馀界亦然。)
(界名)又曰众生世间,有情世间。三世间之一。于世间法中一切之有情云假名世间。以有情者是于五蕴上假设之名字,无有情之实体也。即十界之有情是。止观五上曰:「众生世间,既是假名无体,分别揽实法假施设耳。」(参见:三世间)
【佛学常见辞汇】
三世间之一,又名众生世间,或有情世间,因有情这名称是在五蕴法上假立的名字,没有有情的实体。
【三藏法数】
(亦名众生世间。)假名者,于十界五阴实法上,假立名字,各各不同,是为假名世间。(实法者,谓十界五阴皆实有也。假立名字者,谓十界名字,非实有也。既有十界五阴实法,即有十界众生假名。且如人界中,各各有身,即各各有名字也。馀界亦然。)
冢间坐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二头陀法之一。比丘坐卧于冢间也。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在冢间坐卧,为十二头陀行之一。
【三藏法数】
谓无常苦空之观,是佛法之初门,能令厌离三界。比丘住于冢间,常见死尸,臭烂狼籍,火烧鸟啄,则无常不净之想,易得成就,是故冢间坐为头陀行也。(无常者,谓五阴之身,终归坏灭也。苦者,谓由此身而受生死逼迫等苦也。空者,谓此身由四大假合而成,毕竟不有也。)
(术语)十二头陀法之一。比丘坐卧于冢间也。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在冢间坐卧,为十二头陀行之一。
【三藏法数】
谓无常苦空之观,是佛法之初门,能令厌离三界。比丘住于冢间,常见死尸,臭烂狼籍,火烧鸟啄,则无常不净之想,易得成就,是故冢间坐为头陀行也。(无常者,谓五阴之身,终归坏灭也。苦者,谓由此身而受生死逼迫等苦也。空者,谓此身由四大假合而成,毕竟不有也。)
闲文字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不要之文字。六祖坛经曰:「若见本性,十二部经总是闲文字。」
(杂语)不要之文字。六祖坛经曰:「若见本性,十二部经总是闲文字。」
闲不闲
【佛学大辞典】
(术语)闲者佛道修行有暇之境界,不闲者有八难等而无暇也。
(术语)闲者佛道修行有暇之境界,不闲者有八难等而无暇也。
闲居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修止观二十五方便中第一科具五缘中之第三有闲居静处。止观四上曰:「第三闲居静处者,虽具衣食,住处云何?若随自意,触处可安。三种三昧,必须好处。好处有三:一深山幽谷,二头陀抖擞,三兰若伽蓝。」
(术语)修止观二十五方便中第一科具五缘中之第三有闲居静处。止观四上曰:「第三闲居静处者,虽具衣食,住处云何?若随自意,触处可安。三种三昧,必须好处。好处有三:一深山幽谷,二头陀抖擞,三兰若伽蓝。」
闲居十德
【佛学大辞典】
(名数)无男女境无爱欲心,无杂言缘无妄语愆,无敌对人无斗诤畏,无是非友无赞毁误,无见人失无谈他过,无随逐属无眷属嗜,无对面人无礼仪烦,无来临客无飨应营,无交众情无好衣望,独修妙行更无他妨。
(名数)无男女境无爱欲心,无杂言缘无妄语愆,无敌对人无斗诤畏,无是非友无赞毁误,无见人失无谈他过,无随逐属无眷属嗜,无对面人无礼仪烦,无来临客无飨应营,无交众情无好衣望,独修妙行更无他妨。
闲处
【佛学大辞典】
(术语)闲静之处,谓练若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
(术语)闲静之处,谓练若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
闲道人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诗经毛注曰:「闲,习也。」习道之人也。證道歌曰:「绝学无为闲道人。」
(术语)诗经毛注曰:「闲,习也。」习道之人也。證道歌曰:「绝学无为闲道人。」
闲尘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无要之文字,不用之言语也。文字属于色尘之境,言语属于声尘之境。临济录曰:「上他闲尘境,都不辨邪正。」
(术语)谓无要之文字,不用之言语也。文字属于色尘之境,言语属于声尘之境。临济录曰:「上他闲尘境,都不辨邪正。」
闲机境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不用之机缘作略。临济录曰:「皆是上他古人闲机境。」
(术语)不用之机缘作略。临济录曰:「皆是上他古人闲机境。」
间穴饼
【佛学大辞典】
(饮食)穿穴于饼,盛种种之美味者。大日经疏七曰:「间穴饼有二种,或剖为孔穴,或状如乱丝重重间穴。加以众味也。」
(饮食)穿穴于饼,盛种种之美味者。大日经疏七曰:「间穴饼有二种,或剖为孔穴,或状如乱丝重重间穴。加以众味也。」
间色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青等之五正色而有绿等之五种中间色,又五间色之外有青,黑,木兰三种之坏色,亦称间色。是为袈裟之常色。五正五间,不可为袈裟。
【佛学常见辞汇】
中间色。缝制袈娑时要选用三种的坏色,即青之间色,黑之间色,和木兰之间色。
(术语)对青等之五正色而有绿等之五种中间色,又五间色之外有青,黑,木兰三种之坏色,亦称间色。是为袈裟之常色。五正五间,不可为袈裟。
【佛学常见辞汇】
中间色。缝制袈娑时要选用三种的坏色,即青之间色,黑之间色,和木兰之间色。
间色服
【佛学大辞典】
(衣服)袈裟之异名。袈裟有定之三种坏色。是为一种之间色,故名间色服。非言彼五间色也:一青之间色,二黑之间色,三木兰之间色。六物图曰:「或名间色服,三色成故。」(参见:袈裟)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别名。
(衣服)袈裟之异名。袈裟有定之三种坏色。是为一种之间色,故名间色服。非言彼五间色也:一青之间色,二黑之间色,三木兰之间色。六物图曰:「或名间色服,三色成故。」(参见:袈裟)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别名。
袈裟
【佛学大辞典】
(衣服)具名迦沙曳Kas!a%ya,译曰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三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杂色,故从色而云袈裟。其形为长方形,故从形而云敷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辱铠,解脱幢相等种种之德名。大中小三枚之别名,其小者曰安陀会,又云五条,其中者曰郁多罗僧,又云七条,其大者云僧伽梨,又云九条大衣等。天竺于此三枚袈裟外无所谓衣者。支那日本气候寒故于里著衣,而挂于表也。天竺于五条上重著七条或大衣,或于五条七条上重著大衣,此方则不必重著,里有衣也。其色有三如法色,其中通常天竺用乾陀,支那用木兰色,日本用香染。即赤而带黑者。唐武后赐僧法朗等紫袈裟。玄应音义十五曰:「袈裟,上举祛切,下所加切。韵集,音加沙,字本从毛,作袈裟二形。葛洪后作字苑,始改从衣,案外国通称袈裟,此云不正色也。诸草木中,若皮若叶若花等,不成五味,难以为食者,则名迦沙。此物染衣,其色浊赤,故梵本五浊之浊亦名迦沙。天竺比丘多用此色,或言缁衣者,当是初译之时,见其色浊因以名也。又案如幻三昧经云:晋言无垢衣,又义云离尘服,或云痟瘦衣,或称莲花服,或言间色衣,皆从义立名耳。真谛三藏云:袈裟此云赤血色衣,言外国虽有五部不同,并皆赤色,言青黑木兰者,但点之异耳。」行事钞下一曰:「增一云:如来所著衣名曰袈裟,所食者名为法食,此袈裟衣者,从色得名。下文染作袈裟色,味有袈裟味。若据此土所翻,通名为卧具。四分云:应以刀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劫,应作安陀会,衬体著。郁多罗僧,僧伽梨,入聚落著。而此三名,诸部无正翻,今以义译。慧上菩萨经,五条名中著衣,七条名上衣,大衣名众聚时衣。(中略)若就条数,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条七条五条等。律中无五七九名,但云安陀会乃至僧伽梨,人名五七九条也。」寄归传一曰:「袈裟乃是梵言,即是乾陀之色。元来不干东语,何劳下底置衣?若,依律文典语,三衣并名支伐罗也。」同二曰:「一僧伽胝,二嗢呾啰僧伽,三安呾婆裟,此之三衣,皆名支伐罗。北方诸国。多名法衣为袈裟。乃是赤色义。非律文典语。」又曰:「凡出家衣服,皆可染作乾陀。或为地黄黄屑,或复荆檗黄等,此皆可以赤土赤石研汁和之。量色浅深,要而省事。」慧苑音义上曰:「袈裟,具正云迦逻沙曳。此云染色衣,西域俗人,皆著白色衣也。」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的法衣,有不正色坏色染色等意义,因为出家比丘所穿的法衣,都要染成浊色,故袈裟是依染色而立名的。又因其形状为许多长方形割截的小布块缝合而成,有如田畔,故又名割截衣或田相衣,亦称福田衣。有大中小三件,大者名僧伽梨又名九条大衣,中者名郁多罗又名七条衣,小者名安陀会又名五条衣。
【俗语佛源】
身披袈裟,是佛教出家人的特征。南朝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说:「才脱袈裟,逢人辄称汝我。」《北史·西域传》记载,疏勒国曾遣使赠释迦牟尼佛袈裟一件,入火不燃。「袈裟」是梵语Kasaya的音译,意为不正色,即僧侣的法衣。法衣的用色要避开五正色(青黄赤白黑)和五间色(绯红紫绿碧),故称。因其色浊,亦称「淄衣」、「染衣」等。不过,袈裟传入中国后,用色也不尽一致。也有用鲜艳颜色的,如金缕袈裟、紫袈裟等。正如《中国佛教漫谈·汉族僧服》指出:「在唐宋时代一直都以赐紫衣为沙门的荣誉。因而引起忽视戒律的规定,随意选用袈裟的颜色。」袈裟用小片连缀而成,呈长方形。其制分五条、七条和九条(九条至二十五条为一类,称作袒衣)三种。(李明权)
(衣服)具名迦沙曳Kas!a%ya,译曰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三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杂色,故从色而云袈裟。其形为长方形,故从形而云敷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辱铠,解脱幢相等种种之德名。大中小三枚之别名,其小者曰安陀会,又云五条,其中者曰郁多罗僧,又云七条,其大者云僧伽梨,又云九条大衣等。天竺于此三枚袈裟外无所谓衣者。支那日本气候寒故于里著衣,而挂于表也。天竺于五条上重著七条或大衣,或于五条七条上重著大衣,此方则不必重著,里有衣也。其色有三如法色,其中通常天竺用乾陀,支那用木兰色,日本用香染。即赤而带黑者。唐武后赐僧法朗等紫袈裟。玄应音义十五曰:「袈裟,上举祛切,下所加切。韵集,音加沙,字本从毛,作袈裟二形。葛洪后作字苑,始改从衣,案外国通称袈裟,此云不正色也。诸草木中,若皮若叶若花等,不成五味,难以为食者,则名迦沙。此物染衣,其色浊赤,故梵本五浊之浊亦名迦沙。天竺比丘多用此色,或言缁衣者,当是初译之时,见其色浊因以名也。又案如幻三昧经云:晋言无垢衣,又义云离尘服,或云痟瘦衣,或称莲花服,或言间色衣,皆从义立名耳。真谛三藏云:袈裟此云赤血色衣,言外国虽有五部不同,并皆赤色,言青黑木兰者,但点之异耳。」行事钞下一曰:「增一云:如来所著衣名曰袈裟,所食者名为法食,此袈裟衣者,从色得名。下文染作袈裟色,味有袈裟味。若据此土所翻,通名为卧具。四分云:应以刀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劫,应作安陀会,衬体著。郁多罗僧,僧伽梨,入聚落著。而此三名,诸部无正翻,今以义译。慧上菩萨经,五条名中著衣,七条名上衣,大衣名众聚时衣。(中略)若就条数,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条七条五条等。律中无五七九名,但云安陀会乃至僧伽梨,人名五七九条也。」寄归传一曰:「袈裟乃是梵言,即是乾陀之色。元来不干东语,何劳下底置衣?若,依律文典语,三衣并名支伐罗也。」同二曰:「一僧伽胝,二嗢呾啰僧伽,三安呾婆裟,此之三衣,皆名支伐罗。北方诸国。多名法衣为袈裟。乃是赤色义。非律文典语。」又曰:「凡出家衣服,皆可染作乾陀。或为地黄黄屑,或复荆檗黄等,此皆可以赤土赤石研汁和之。量色浅深,要而省事。」慧苑音义上曰:「袈裟,具正云迦逻沙曳。此云染色衣,西域俗人,皆著白色衣也。」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的法衣,有不正色坏色染色等意义,因为出家比丘所穿的法衣,都要染成浊色,故袈裟是依染色而立名的。又因其形状为许多长方形割截的小布块缝合而成,有如田畔,故又名割截衣或田相衣,亦称福田衣。有大中小三件,大者名僧伽梨又名九条大衣,中者名郁多罗又名七条衣,小者名安陀会又名五条衣。
【俗语佛源】
身披袈裟,是佛教出家人的特征。南朝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说:「才脱袈裟,逢人辄称汝我。」《北史·西域传》记载,疏勒国曾遣使赠释迦牟尼佛袈裟一件,入火不燃。「袈裟」是梵语Kasaya的音译,意为不正色,即僧侣的法衣。法衣的用色要避开五正色(青黄赤白黑)和五间色(绯红紫绿碧),故称。因其色浊,亦称「淄衣」、「染衣」等。不过,袈裟传入中国后,用色也不尽一致。也有用鲜艳颜色的,如金缕袈裟、紫袈裟等。正如《中国佛教漫谈·汉族僧服》指出:「在唐宋时代一直都以赐紫衣为沙门的荣誉。因而引起忽视戒律的规定,随意选用袈裟的颜色。」袈裟用小片连缀而成,呈长方形。其制分五条、七条和九条(九条至二十五条为一类,称作袒衣)三种。(李明权)
间隔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无始之间隔,一念之间隔等。乃真言宗之用语,根本无明之异名,不达法界平等之理而执差别之妄念也。由此差别之妄念而起贪瞋等之烦恼,造诸恶业,轮回于生死。一切生死之根本皆在此一念之间隔。此妄情为凡夫之自性,由无始而相续,故云无始之间隔。菩提心论有此名,起信论谓之根本无明。菩提心论曰:「或为无始间隔,末能證于如来一切智智故。」辨惑指南二曰:「一念间隔,顿有差别自他之念。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恶业皆从自爱疏他而起故,皆是无始间隔所作也。」
(术语)谓无始之间隔,一念之间隔等。乃真言宗之用语,根本无明之异名,不达法界平等之理而执差别之妄念也。由此差别之妄念而起贪瞋等之烦恼,造诸恶业,轮回于生死。一切生死之根本皆在此一念之间隔。此妄情为凡夫之自性,由无始而相续,故云无始之间隔。菩提心论有此名,起信论谓之根本无明。菩提心论曰:「或为无始间隔,末能證于如来一切智智故。」辨惑指南二曰:「一念间隔,顿有差别自他之念。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恶业皆从自爱疏他而起故,皆是无始间隔所作也。」
间错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南方十七位之天名。二十八宿中之翼宿。种子字。此天在因位,下祸于小男女,或使至死。由胎藏大日之加持,摄取于曼荼罗会中,为曼荼罗外护之一尊。
(天名)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南方十七位之天名。二十八宿中之翼宿。种子字。此天在因位,下祸于小男女,或使至死。由胎藏大日之加持,摄取于曼荼罗会中,为曼荼罗外护之一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