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间 → 闲间閒”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赵崇祚 朝代:五代至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字宏基。仕后蜀。孟昶时为卫尉少卿。编有《花间集》,收温庭筠以下十八家词五百首,为最早之文人词选集。所收词人后世称花间词派。
词学图录
赵崇祚,字弘基。事后蜀孟昶为卫尉少卿。事迹不详《十国春秋》亦无传。曾编《花间集》,为第一部词集,共收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顾 、孙光宪、魏承斑、鹿虔 、阎选、尹鹗、毛熙震、李洵等十八人五百首词作。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崔闲,字诚老,自号无著道人,星子(今属江西)人。尝游京师,后结庐于玉涧,号睡足庵。苏轼谓之玉涧山人。又名玉荆山人(《参寥子诗集》卷一)。卒年七十八。事见《永乐大典》卷二七四一引《南城志》、《九江府志》。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閒卿,与强至同时。事见《祠部集》卷一二《閒卿遽垂和答复依元韵戏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仲皎,字如晦,居剡之明心院。于寺前为倚吟阁,又于剡山白塔结庐而居,自号闲闲庵。所交皆文士,王铚曾有诗相赠。事见《剡录》卷二、八。今录诗十九首。
全宋文·卷四○○○
仲皎,字如晦,居剡县(今浙江嵊州)之明心寺。参竟禅学,尤精篇章,所交皆文士,尝与汝阴王铚相酬答。见《宋诗纪事》卷九三。
徐敏子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徐敏子,号秀野闲人。为释道冲方外友。事见《痴绝道冲禅师语录》卷下。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平江府长洲人,字方叔,号乐闲居士。工画人物,善小篆。官至中散大夫。有《集古篆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同州冯翊人,徙河南,字无间。杨克让子。生而失明,令诸弟读经史,一历耳辄不忘。为文善缄牍。赵普为西洛守,□疏皆其所为,将署为掾,不受。卒年三十九。有遗集。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枢,字斗南,号雪(此据《洞霄诗集》,《宋诗纪事》作云)窗,又号寄閒,西秦(今陕西)人,居临安(今浙江杭州)。炎父。曾为宣词令、閤门簿书。善词,有《寄閒集》,已佚。事见《浩然斋雅谈》卷下、《词源》卷下。今录诗十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居海盐,字子真,号竹所,又号虚闲野叟。赵孟坚弟。能诗,善画墨竹。
全宋诗
赵孟淳,字子真,自号竹所。孟坚弟。善画墨竹。事见《图绘宝鉴》卷四。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七九六四
赵孟淳,字子真,号竹所,又号虚閒野叟,寓海盐(今浙江海盐),孟坚弟。善画墨竹,亦工诗。见《图绘宝鉴》卷四,《宋诗纪事》卷八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河东人,字守拙。善画佛道人物。真宗大中祥符初建玉清昭应宫,募天下画流,拙为右部第一人,与武元宗为对。画该宫五百灵官、众天女朝元等于壁。
全宋诗
王拙,字閒叟(《庆湖集》卷六《答王拙见寄》),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宛陵集》卷四五《赠江宁王高士诗》)。自号北山隐者(《金陵诗徵》卷五)。与梅尧臣、贺铸有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0—1063 【介绍】: 宋陕州人,字云夫。魏野子。少喜为诗,学鼓琴,不乐仕进。仁宗皇祐二年,赐号清逸处士。
全宋诗
魏闲(九八○~一○六三),字云夫,陕县(今属河南)人,野子。不乐仕进。仁宗皇祐二年(一○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作三年)赐号清逸处士。嘉祐八年卒于家,年八十四。事见《传家集》卷七八《清逸处士魏君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青州人,字希元。少有学行,韩琦甚器之。仁宗景祐元年进士第一。通判陕州,熟谙吏事,体恤民情。旋遭父丧,毁瘠呕血而卒。
全宋诗
孙唐卿,字尧臣,号闲叟,眉山(今属四川)人(《东林山志》卷二二)。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庆闲(一○二九~一○八一),俗姓卓,福州古田(今属福建)人。住吉州仁山隆庆院,为黄龙南禅师法嗣,南岳下十二世。年十一,事建州升山资庆长老德圆,十七得度,二十远游。神宗熙宁间居庐陵隆庆。未期年徙居钟陵龙泉,不逾年复居隆庆。元丰四年卒,年五十三。事见《栾城集》卷二五《闲禅师碑》,《禅林僧宝传》卷二五、《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五
禅师名庆闲。福州古田卓氏子也。母梦胡僧授以明珠。吞之而娠。及生白光照室。幼不近酒胾。年十一。事建州升山沙门德圆。十七得度。二十远游。性纯至。无所嗜好。唯道是究。貌丰硕。寡言语。所至自处。罕与人接。有即之者。一举手而去。以父事南禅师。南公钟爱之。时与翠岩顺公。同在黄檗。顺时时诘问闲。闲横机无所让。顺诉于南公曰。闲轻易。且语未辩触净。南公曰。法如是。以情求闲。乃成是非。其可哉。闲尝问南公。文首座(即云庵也)。何如在黄檗时。南公曰。渠在黄檗时。如人暴富。用钱如粪土。尔来如数世富人。一钱不虚用。南公尝以事至双岭。闲自翠岩来上谒。南公问。什么处来。对曰。百丈来。又问。几时离。对曰。正月十三。日南公曰。脚跟好痛与三十棒。对曰。非但三十棒。南公喝曰。许多时行脚。无点气息。对曰。百千诸佛。亦乃如是。曰。汝与么来。何曾有纤毫。到诸佛境界。对曰。诸佛未必到庆闲境界。又问。如何是汝生缘处。对曰。早晨吃白粥。至今又觉饥。又问。我手何似佛手。对曰。月下弄琵琶。又问。我脚何似驴脚。对曰。鹭鸶立雪非同色。南公咨嗟。而视曰。汝剃除须发。当为何事耶。对曰。只要无事。曰。与么则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也。闲曰。是何言欤。曰伶利衲子。闲曰。也不消得。南公曰。此间有辩上座者。汝著精彩。对曰。他有什么长处。曰。他拊汝背一下。又如何。闲曰作什么。曰。也展两手。闲曰。甚处学得这虚头来。南公大笑。闲却展两手。南公喝之。又问。𢤱𢤱松松。两人共一碗。作么生会。对曰。百杂碎。曰。尽大地是个须弥山。提来掌中。汝又作么生会。对曰。两重公案。南公曰。这里从汝胡言汉语。若到同安如何过得(时英邵武在同安。作首座。闲欲往见之)。对曰。渠也须到这个田地。始得。曰。忽被渠。指火炉曰。这个是黑漆火炉。那个是黑漆香卓。甚处是不到处。对曰。庆闲面前。且从恁么说话。若是别人。笑和尚去。南公拍一拍。闲便喝。明日同看僧堂。曰。好僧堂。对曰。极好工夫。曰。好在甚处。对曰。一梁拄一柱。曰。此未是好处。闲曰。和尚又作么生。南公以手指曰。这柱得与么圆。那枋得与么匾。对曰。人天大善知识。须是和尚始得。即趋去。明日侍立。乃问。得坐披衣。向后如何施设。闲曰。遇方即方。遇圆即圆。曰。汝与么说话犹带唇么在。对曰。庆闲即与么。和尚又作么生。曰。近前来。为汝说。闲抚掌云。三十年用底。今朝捉败。南公大笑云。一等是精灵。南公在时。学者已争归之。及殁。庐陵太守张公鉴。请居隆庆。未期年。钟陵太守王公韶。请居龙泉。不逾年。以病求去。庐陵道俗。闻其弃龙泉也。舟载而归。居隆庆之西堂。事之益笃。元丰四年三月七日。告众将入灭。说偈乃入浴。浴出裸坐。方以巾搭膝。而化。神色不变为。著衣手足和柔。发剃而复出。太守来观。愿留全身。而僧利俨曰。遗言令化阇维。薪尽火灭。跏趺不散。以油沃薪。益之乃化。是日云起风作。飞瓦折木。烟气所至。东西南北。四十里。凡草木沙砾之间。皆得舍利如金色。碎之如金沙。道俗购以金钱。细民拾而鬻之。数日不绝。计其所获。几数斛。阅世五十有五。坐三十有六夏。初苏辙子由。欲为作记。而疑其事。方卧痁梦有呵者曰。闲师事何疑哉。疑即病矣。子由梦中作数百言。甚隽伟。而其铭略曰。稽首三界尊。闲师不止此。悯世狭劣故。聊示其小者。子由其知言哉。 赞曰。潜庵为余言。闲为人气刚而语急。尝同宿见其坐。而假𥧌。梦语衮衮。而领略识之。皆古衲机缘。初以为适然。已而每每连榻。莫不尔。盖其款诚于道。精一如此。唐道氲讥明皇。曩于般若。闻薰不一。而沉伫想。自起现行。闲之去留。践履之验。非闻熏不一者也。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庆闲。福州古田卓氏子。母梦胡僧授以明珠。吞之而娠。及生白光炤室。幼不近酒胾。年十一。事建州升山圆长老。十七削发受具。二十辞师远游。见诸大老。最后印心黄龙南公。公每叹曰。祖师之道。不坠于地。在斯人也。公在世。学者已归之。公既寂。一时尊宿。无出其右者。熙宁间。庐陵太守张公鉴。请居隆庆。未期年。钟陵太守王公韶。请居龙泉。不逾年。以病求去。庐陵道俗。以其舍龙泉也。舟载而归居隆庆西堂。事之益笃。师性纯至。无所嗜好。貌丰硕。寡言语。所至独处。罕与人接。有即者一举手而去。初师之在黄檗也。与翠岩顺公。并事南公为父。机无所让。顺诉于南公曰。闲轻易。且语未辩触净。南公曰。法如是。以情求闲。乃成是非。其可哉。元丰四年三月七日。告众将入灭。说偈曰。露质浮世。奄质浮灭。五十三岁。六七八月。南岳天台。松风涧雪。珍重知音。红炉优钵。泊然坐逝。神色不变。手足和柔。发剃复出。众愿留事全身。长老利俨。遵遗命阇维。薪尽火灭。跏趺不散。益以油薪乃化。是日云起风作。飞瓦折木。烟气所至。草木砂砾之间。皆得舍利。如金色。碎之如砂。细民拾而鬻之。数日不绝。计所获几数斛。苏子由。欲为作记。而疑其事。方卧痁。梦有诃者曰。此何疑哉。疑即病矣。子由。梦中作数百言。甚隽伟。醒而续成之。病亦随愈。铭略曰。稽首三界尊。闲师不止此。悯世狭劣故。聊示小者尔。知言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0或1032—1103 【介绍】: 宋僧。归安人,俗姓丘,字明表,号安闲和尚。通经史,善诗书。肄业吴山解空讲院,参龙华齐岳禅师,得悟,因翻身作狻猊状,世称端狮子。后住湖州西余山,佯狂不羁,而辩才猛锐,名动四远,章惇等皆与之游。有《吴山集》。
全宋诗
释净端(一○三二~一一○三),俗姓邱,字表明,归安(今浙江吴兴)人。肄业吴山解空讲院,顿契心法,乃从仁岳法师受公《楞严》要旨。参宝觉齐岳禅师得悟。见弄狮子者,丛林号为端师子,自号安闲和尚。徽宗崇宁二年趺坐而化,年七十二。有《吴山集》,已佚。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一九、《罗湖野录》卷一、清光绪《归安县志》卷四三、《吴兴诗存》卷一四。今录诗四十二首。
全宋文·卷一七三九
净端(一○三二——一一○三),字明表,俗姓丘,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肄业吴山解空讲院,参龙华齐岳禅师得悟。丛林号称端师子,自号安閒和尚。崇宁二年卒,年七十二。著有《吴山集》。见《禅林僧宝传》卷一九。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九
端师子者。吴兴人也。始见弄师子者。发明心要。则以䌽帛像其皮。时时著之。因以为号。住西余山。嗣姑苏翠峰月禅师。西余去湖州密迩。每雪朝著䌽衣入城。小儿争哗逐之。从人乞钱。得即以散饥寒者。钱穆父赴官浙东。见之约明日饭。端黎明独往。避雨入道旁人家。幼妇出迎。俄其夫至诟逐。竟为逻卒所收。穆父吏速客。见之问故。曰。烦寄声钱公。本来赴斋中。涂奸情事发。请自饭。穆父闻之惊。且笑顾客曰。此僧胸中无一点疑事。又尝见持死鸡疾行者。挽衣问何之。曰鸡为狸害。法不可食。将弃水中。端苦求之。道路聚观讽。曰。当得偈乃可与。端跪作祭文曰。维灵生有鹰鸦之厄。死有汤镬之灾。生时要汝报晓。死后无人收埋。奉为转化檀施。施肚为汝作棺材(一本云。阇梨无可布施。施肚为汝作棺材)。言卒携鸡去。以施饥者。能诵法华经。湖人争延之。必得钱五百乃开秩。目诵数句。即持钱地坐去。缺薄者易之而去。好歌渔父词。月夕必歌之达旦。有狂僧号回头和尚。以左道鼓动流俗。士大夫亦安其妄。方对丹阳守吕公肉食。端竟至指曰。正当与么时。如何是佛。回头不能遽对。端捶其头。推倒乃行。又有妖人号不托。掘秀州城外地。有佛像。建塔其上。倾城信敬。端见揕住曰。如何是佛。不托拟议。端趯之而去。章丞相子厚请升座。使俞秀老撰疏。叙其事。曰。推倒回头。趯翻不托。七轴之莲经未诵。一声之渔父先闻。端听僧官宣至。此以手耶揄曰止。乃坐引声吟曰。本是潇湘一钓客。自东自西自南北。大众杂然称善。端顾笑曰。我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下座。子厚留饭。端瞋说偈曰。章惇章惇。请我看坟。我却吃素。汝却吃荤。子厚为大笑。时吕太尉吉甫。亦留丹阳。三人者日过从。吉甫诵禅定功德。诸般若中第一。曰惠卿修之十年。子厚独称。锻可忘忧。稽康得仙。竟作剑解。端说偈曰。章公好学仙。吕公好坐禅徐六喻担板。各自见一边闻者传以为笑乐元祐初。圆照禅师自京师慧林。退归姑苏见端于甘露曰汝非端师子乎曰是圆照戏之曰。村里师子耳端应声曰。村里师子村里弄眉毛与眼一齐动开却口。肚里直徿㣚不爱人取奉直饶弄到帝王宫也是一场乾打鬨圆照粹美。不悟其讥也端客无锡。欲归湖且行江上问。有湖秀便舡乎篙师曰。我行常润舡也端欣然曰。亦可。乃附船尾。高邮秦观少游闻其高道。请升座于广慧端以手自指曰天上无双月。人间只一僧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少游首肯之端高自称誉。吐语奇怪。逸人也病牙久不愈谓众曰。明日迁化去。众以为戏语。请说偈。端索笔大书曰。端师子。太慵懒。未死牙齿先坏烂。二时伴众赴堂。粥饭都赶不办。如今得死是便宜。长眠百事皆不管。第一不著看官。第二不著吃粥饭。五更遂化。阅世七十二。东吴祠之。以为散圣。 赞曰。予窜海外三年而还。丛林顿衰。耆年物故无馀。所至雏道人成阡陌。皆饱食游谈。无根而已。喟然长想。如政黄牛端师子辈。皆三十年前。少丛林者。然高风逸韵。且尔。况其传法度生者乎。因载两士平生大槩。使后之俊流。得以览观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