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分类词汇(续上)
钳口吞舌
守瓶缄口
缄口结舌
缄口不言
噤咽
《國語辭典》:钳口吞舌(鉗口吞舌)  拼音:qián kǒu tūn shé
钳口,闭口。钳口吞舌指闭嘴不说话。南朝梁。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若使下官事非其虚,罪得其实,亦当钳口吞舌,伏匕首以殒身。」
《漢語大詞典》:守瓶缄口(守瓶緘口)
犹言守口如瓶。谓闭口不言。 清 李渔 《怜香伴·鞅望》:“你把姻缘簿徼,你把相思帐销。我从今守瓶缄口,免被人嘲。”
分類:闭口不言
《國語辭典》:缄口结舌(緘口結舌)  拼音:jiān kǒu jié shé
紧闭嘴巴,舌头像打结一般,不敢发言。如:「当时大家都吓得缄口结舌,还有谁敢挺身而出?」也作「钳口结舌」、「钳口结舌」。
《國語辭典》:缄口不言(緘口不言)  拼音:jiān kǒu bù yán
闭口不说话。《明史。卷一八九。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
《漢語大詞典》:噤咽
闭口不语。 宋 沈俶 《谐史》:“其人哀号伏罪,请自今日不敢復至。 杨忠 噤咽良久,收刃却立曰:‘尔畏死紿我邪?’”
分類:闭口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