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门着(門著)
《漢語大詞典》:龙门笔(龍門筆)
见“ 龙门笔法 ”。
《漢語大詞典》:龙门笔法(龍門筆法)
(1).指史传笔法。 龙门 ,司马迁的别号。《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这《儿女英雄传评话》却是借题目写性情,从通部以至一回,乃至一句一字,都是从 龙门 笔法来的。”亦省作“ 龙门笔 ”。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诗之四:“千秋 龙门 笔,五岳高嶙峋。”
(2).指形容夸张的笔法。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形容失实》:“史传有形容失实之语。如《史记·藺相如传》,记 相如 持璧,却立倚柱,则曰怒髮上衝冠。《赵奢传》,记 秦 军鼓譟,勒兵 武安 ,则曰屋瓦尽振。《项羽本纪》,记 羽 与 秦 军战,则曰 楚 兵呼声动天。皆描摹传神之笔,事虽虚而不觉其虚,弥觉其妙,此 龙门 笔法。”参见“ 龙门 ”。
(2).指形容夸张的笔法。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形容失实》:“史传有形容失实之语。如《史记·藺相如传》,记 相如 持璧,却立倚柱,则曰怒髮上衝冠。《赵奢传》,记 秦 军鼓譟,勒兵 武安 ,则曰屋瓦尽振。《项羽本纪》,记 羽 与 秦 军战,则曰 楚 兵呼声动天。皆描摹传神之笔,事虽虚而不觉其虚,弥觉其妙,此 龙门 笔法。”参见“ 龙门 ”。
《漢語大詞典》:雁门山(雁門山)
省称“雁门”。亦作“鴈门山”。 1.山名。在今 山西省 代县 西北。《山海经·北山经》:“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 鴈门之山 ,无草木。” 袁珂 校注:“《海内西经》云:‘ 鴈门山 ,鴈出其閒。在 高柳 北。’即此山也。”《淮南子·墬形训》:“ 烛龙 在 雁门 北,蔽于 委羽之山 ,不见日。”
(2).山名。在今 江苏 南京 附近。 唐 李白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緑水向 雁门 ,黄云蔽 龙山 。” 王琦 注:“《景定建康志》:‘ 雁门山 在城东南六十里,周迴二十里,高一百二十五丈,西连 彭城山 ,南连 大城山 ,北连 陵山 。山势连绵,类北地 雁门 ,故以为名。’……《江南通志》:‘ 雁门山 在 江寧府 上元县 东南六十里。’”
(2).山名。在今 江苏 南京 附近。 唐 李白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緑水向 雁门 ,黄云蔽 龙山 。” 王琦 注:“《景定建康志》:‘ 雁门山 在城东南六十里,周迴二十里,高一百二十五丈,西连 彭城山 ,南连 大城山 ,北连 陵山 。山势连绵,类北地 雁门 ,故以为名。’……《江南通志》:‘ 雁门山 在 江寧府 上元县 东南六十里。’”
《漢語大詞典》:暑门(暑門)
谓南方。《淮南子·墬形训》:“南方曰南极之山,曰暑门。” 高诱 注:“南方盛阳,积温所在,故曰暑门。” 南朝 陈 陈叔齐 《籁纪·景风》:“一曰凯风,又曰薰风,亦曰巨风,起自赤天之暑门,从南方来。”
分類:南方
《骈字类编》:柱门(柱门)
宋史礼志明堂设饰杂以五色而各以其方所尚之色八窗八柱则以青黄绿相间堂室柱门阑楯并涂以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