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观因果门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诸法自无性,亦不从馀处来。如说:
「果于众缘中  毕竟不可得  亦不馀处来  云何而有果
众缘若一一中,若和合中,俱无果,如先说。又是果不从馀处来,若馀处来者,则不从因缘生,亦无众缘和合功。若果众缘中无,亦不从馀处来者,是即为空。果空故一切有为法空。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有为无为尚空,何况我耶!」
观作者门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自作他作共作无因作,不可得故。如说:
「自作及他作  共作无因作  如是不可得  是则无有苦
苦自作不然,何以故?若自作即自作其体,不得以是事即作是事,如识不能自识,指不能自触,是故不得言自作。他作亦不然,他何能作苦。」问曰:「众缘名为他,众缘作苦,故名为他作,云何言不从他作?」答曰:「若众缘名为他者,苦则是众缘作。是苦从众缘生,则是众缘性。若即是众缘性,云何名为他?如泥瓶泥不名为他,又如金钏金不名为他,苦亦如是。从众缘生故,众缘不得名为他。复次是众缘亦不自性有故,不得自在,是故不得言从众缘生果。如中论中说:
「果从众缘生  是缘不自在  若缘不自在  云何缘生果」
如是苦不得从他作,自作共作亦不然,有二过故,若说自作苦,他作苦,则有自作他作过,是故共作苦亦不然。若苦无因生,亦不然,有无量过故。如经中说,裸形迦叶问佛:「苦自作耶?」佛默然不答。「世尊,若苦不自作者,是他作耶?」佛亦不答。「世尊,若尔者,苦自作他作耶?」佛亦不答。「世尊,若尔者,苦无因无缘作耶?」佛亦不答。如是四问,佛皆不答者,当知苦则是空。」问曰:「佛说是经,不说苦是空,随可度众生,故作是说。是裸形迦叶,谓人是苦因有我者说好丑皆神所作。神常清净,无有苦恼,所知所解,悉皆是神。神作好丑苦乐还受种种身,以是邪见故问佛,苦自作耶,是故佛不答。苦实非是我作,若我是苦因,因我生苦,我即无常。何以故?若法是因及从因生法,皆亦无常。若我无常,则罪福果报,皆悉断灭。修梵行福报,是亦应空。若我是苦因,则无解脱。何以故?我若作苦,离苦无我能作苦者,以无身故。若无身而能作苦者,得解脱者亦应是苦,如是则无解脱,而实有解脱。是故苦自作不然,他作苦亦不然,离苦何有人而作苦与他。复次,若他作苦者,则为是自在天作。如此邪见问,故佛亦不答。而实不从自在天作,何以故?性相违故。如牛子还是牛,若万物从自在天生,皆应似自在天,是其子故。复次若自在天作众生者,不应以苦与子,如故不应言自在天作苦。」问曰:「众生从自在天生,苦乐亦从自在所生,以不识乐因故与其苦。」答曰:「若众生是自在天子者,唯应以乐遮苦,不应与苦,亦应但供养自在天则灭苦得乐,而实不尔。但自行苦乐因缘,而自受报,非自在天作。复次,彼若自在者,不应有所须。有所须自作,不名自在。若无所须,何用变化作万物,如小儿戏?复次,若自在作众生者,谁复作是自在?若自在自作则不然,如物不能自作。若更有作者,则不名自在。复次,若自在是作者,则于作中无有障碍,念即能作。如自在经说,自在欲作万物,行诸苦行,即生诸腹行虫。复次苦行生诸飞鸟,复行苦行生诸人天。若行苦行初生毒虫,次生飞鸟,后生人天,当知众生从业因缘生,不从苦行生。复次若自在作万物者,为住何处而作万物?是住处为是自在作,为是他作?若为自在作者,为住何处作?若住馀处作,馀处复谁作?如是则无穷。若他作者,则有二自在,是事不然。何故世间万物言自在所作?复次若自在作者,何故苦行供养于他,欲令欢喜,从求所愿?若苦行求他,当知不自在。复次若自在作万物,初作便定,不应有变,马则常马,人则常人。而今随业有变,当知非自在所作。复次若自在所作者,即无罪福善恶好丑,皆从自在作故。而实有罪福,是故非自在所作。复次若众生从自在生者,皆应敬爱,如子爱父。而实不尔,有憎有爱,是故当知非自在所作。复次若自在作者,何故不尽作乐人,尽作苦人,而有苦者乐者,当知从憎爱生,故不自在。不自在故,非自在所作。复次若自在作者,众生皆不应有所作,而众生方便各有所作,是故当知非自在所作。复次若自在作者,善恶苦乐事,不作而自来。如是坏世间法,持戒修梵行,皆无所益,而实不尔,是故当知非自在所作。复次若福业因缘故,于众生中大,馀众生行福业者,亦复应大。何以贵自在?若无因缘而自在者,一切众生亦应自在,而实不尔,当知非自在所作。若自在从他而得,则他复从他,如是则无穷,无穷则无因。如是等种种因缘,当知万物非自在生,亦无有自在。如是邪见问他作,故佛亦不答。共作亦不然,有二过故。众因缘和合生故,不从无因生,佛亦不答。是故此经,但破四种邪见,不说苦为空。」答曰:「佛虽如是说,从众因缘生苦,破四种邪见,即是说空说苦,从众因缘生,即是说空义。何以故?若从众因缘生,则无自性,无自性即是空,如苦空,当知有为无为及众生一切皆空。」
观三时门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因与有因法,前时后时一时生,不可得故。如说:
若法先后共  是皆不成者  是法从因生  云何当有成
先因后有因,是事不然,何以故?若先因后从因生者,先因时则无有因,与谁为因?若先有因后因者,无因时有因已成,何用因为?若因有因一时是亦无因,如牛角一时生,左右不相因。如是因非是果因,果非是因果,一时生故,是故三时因果皆不可得。问曰:「汝破因果法三时中亦不成,若先有破,后有可破,则未有可破,是破破谁?若先有可破,而后有破,可破已成,何用破为?若破可破一时,是亦无因,如牛角一时生,左右不相因故。如是破不因可破,可破不因破。」答曰:「汝破可破中,亦有是过。若诸法空,则无破无可破。我今说空,则成我所说。若我说破可破定有者,应是作难。我不说破可破定有,故不应作是难。」问曰:「眼见先时因,如陶师作瓶。亦有后时因,如因弟子有师。如教化弟子已后时,识知是弟子,亦有一时因,如灯与明,若说前时因后时因一时因不可得,是事不然。」答曰:「如陶师作瓶,是喻不然,何以故?若未有瓶,陶师与谁作因?如陶师一切前因皆不可得,后时因亦如是不可得。若未有弟子,谁为是师?是故后时因亦不可得。若说一时因如灯明,是亦同疑因。灯明一时生,云何相因?如是因缘空故,当知一切有为法无为法众生皆空。」
观生门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生不生生时不可得故。今生已不生,不生亦不生,生时亦不生。如说:
生果则不生  不生亦不生  离是生不生 生时亦不生
生名果起出,未生名未起未出,未有生时名始起未成,是中生果不生者,是生生已不生。何以故?有无穷过故,作已更作故。若生生已,生第二生。第二生生已,生第三生。第三生生已,生第四生,如初生生已,有第二生,如是生则无穷,是事不然,是故生不生。复次,若谓生生已生所用生生,是生不生而生,是事不然。何以故?初生不生而生,是则二种生,生已而生,不生而生故。汝先定说,而今不定,如作已不应作,烧已不应烧,證已不应證,如是生已不应更生,是故生法不生,不生法亦不生。何以故?不与生合故。又一切不生,有生过故。若不生法生,则离生有生,是则不生。若离生有生,则离作有作,离去不去,离食有食,如是则坏世俗法,是事不然,是故不生法不生。复次若不生法生,一切不生法,皆应生。一切凡夫未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应生。不坏法阿罗汉烦恼不生而生,兔马等角不生而生,是事不然,是故不应说不生而生。问曰:「不生而生者,如有因缘和合时方作者方便具足,是则不生而生,非一切不生而生,是故不应以一切不生而生为难。」答曰:「若法生时方作者方便众缘和合生,是中先定有不生,先无亦不生。又有无亦不生,是三种求生不可得,如先说。是故不生法不生,生时亦不生,何以故?有生生过,不生而生过故,生时法生分不生如先说。未生分亦不生如前说。复次若离生有生时,则应生时生,而实离生无生时,是故生时亦不生。复次若说人生有时生,则有二生:一以生时为生,二以生时生。无有二生,云何言有二生?是故生时亦不生。复次未有生无生时生,于何处行生?若无行处则无生时生,是故生时亦不生,如是生不生生时皆不成。生法不成故,无生住灭亦如是。生住灭不成故,则有为法亦不成。有为法不成故,无为法亦不成。有为无为法不成故,众生亦不成。是故当知一切法无生,毕竟空寂故。」
真如门
【佛学次第统编】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生灭门
【佛学次第统编】
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黎耶识。
三观三十门
【佛学次第统编】
三观三十门者:
第一、真空绝相观 于中自有四句十门:
第一句、会色归空观 又开四门:
一、色非断空门 幻色不即是断空故。
二、色非真空门 实色不即是真空故。
三、色空非空门 实色断空,非真空故。
四、色即是空门 色空无性,即真空故。
第二句、明空即色观 亦有四门:
一、空非幻色门 断空不即是幻色故。
二、空非实色门 真空不即是实色故。
三、空非空色门 真空非断空实色故。
四、空即是色门 空即是色门,空无我理,即空色故。
第三句、空色无碍观 谓色即空而色不尽,空即色而空不隐,无障无碍,为一昧法。
第四句、泯绝无寄观 谓此所观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即空不即空。回绝无寄,言解不及。
如色空既尔,一切法亦然。经云:「法性本空绝,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第二、理事无碍观 亦有十门:
一、理遍于事门 谓无分限之理,全遍有限事故。
二、事遍于理门 谓有分限之事,全同无分理故。
三、依理成事门 事揽理成故。
四、事能显理门 理因事显故。
五、以理夺事门 理外无事可得故。
六、事能隐理门 事外无理可得故。
七、真理即事门 理非事外有故。
八、事法即理门 事非理外有故。
九、真理非事门 谓即事之理而非事故。
十、事法非理门 谓全理之事而非理故。
如事理既尔,馀九对亦然,经云:「如金与金色,其性无差别,法非法亦然,体性无有异。」
第三、周遍含容观 亦有十门:
一、理如事法门 谓全理如事,理亦如事无有尽故。
二、事如真理门 谓事不异理,事亦随理而圆遍故。
三、事含理事门 不唯理含事理,亦且事含理事故。
四、通局无碍门 不唯全遍十方,而又不动本位故。
五、广狭无碍门 不唯广容刹海,而能不坏一尘故。
六、遍容无碍门 以一望多,则一法遍一切时,还复容彼一切,盖由普遍即是广容门。
七、摄入无碍门 以多望一,则一切摄一法时,还复入彼一法,盖由摄他即是入他故。
八、交涉无碍门 一多俱为能入摄故,而有四句:
初、一摄一一入一。     次、一摄一切一入一切。
三、一切摄一一切入一。   四、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
一能摄入与多能摄入,交涉无碍。
九、相在无碍门 多一俱为所摄入故,亦有四句:
初、摄一入一。       次、摄一切入一切。
三、摄一入一切。      四、摄一切入一。
多所摄入,在于一所摄入,互相无碍。
十、普融无碍门 一多遍容,能所摄入,普皆同时,圆融无尽故,若望前八九门,具有两重四句:
初重四句。         二重四句。
一法摄一入一。       一切摄一入一。
一法摄一切入一切。     一切摄一切入一切。
一法摄一入一切。      一切摄一入一切。
一法摄一切入一。      一切摄一切入一。
如是一能摄入融于多所摄入,普无障碍。
六门观
【佛学次第统编】
妄尽还源观六门:此观门者,乃唐贤首国师,以华严大经之义,富博宏深,质之者讵究其源,寻之者罕穷其际。由是统收玄奥,囊括大宗,述此六门,令诸后学修习观法,断除诸妄,复归真源也。
一、显一体 一体即自性清净圆明之体也。盖此体性,从本以来,圆明湛寂。在尘劳而不垢,处涅槃而非净。在圣不增,居凡不减,烦恼覆之则隐,智慧了之则显,故云显一体也。
二、起二用 二用者,谓依前净体,起于二用也。
一者、海印森罗常住用 谓入海印三昧,照真如性,妄尽心澄,众德并现,犹如大海,风息水澄,万象齐鉴,森然交罗,常住不动也。
二者、法界圆明自在用 谓入华严三昧,照法界体,众德具足,万行庄严,光明照澈,圆融无碍也。
三、示三遍 三遍者,即依前二用,一一普周法界也。
一者、一尘普周法界遍 谓尘无自性,揽真理而成立。真既无边,尘亦随尔,故一一尘中,皆见法界。
二者、一尘出生无尽遍 谓尘无自体,起必依真。真如既具恒沙众德,依真起用,万法繁兴,无有穷尽。
三者、一尘含容空有遍 谓尘无自性,即空也。幻相宛然,即有也,真空不空,妙有不有,事理该罗,容纳无碍也。
四、行四德 四德者,即依前一尘能遍之境,而修行四德也。
一者、随缘妙用无方德 谓随顺机缘,起诸妙用,万别千差,神变不测也。
二者、威仪住持有则德 谓行住坐卧,整肃威仪,阐扬教法,拯物导迷,坏忍住持,可轨可范也。
三者、柔和质直摄生德 谓慈悲平等,调柔和顺,言行相符,质直无伪,惟以正法,摄化众生也。
四者、普代众生受苦德 谓诸众生,受苦无量,常怀悲悯,拯拔救济。亦复出生入死,为其说法,咸令得乐也。
五、入五止 五止者,即依前能行四德之心,而修五止也。
一者、照法清净离缘止 谓观照真俗二谛之法,空有不二,清净虚廓,能缘之智既寂,而所缘之境亦亡也。
二者、观人寂泊绝欲止 谓观五蕴之身,诸法本空,寂然淡泊,诸欲皆尽,无愿无求也。
三者、性起繁兴法尔止 谓依体起用,名为性起,应用万差,故曰繁兴,任运常然,名法尔也。
四者、定光显现无念止 谓入此三昧中,光明炳现,内外洞彻,无思无虑也。
五者、理事玄通非相止 谓真性之理,幻相之事,隐显俱融,性相双泯也。
六、起六观 六观者,即依前五止,而修即止之六观也。
一者、摄境归心真空观 谓观世间一切诸法性,惟一心法,心外更无一法可得,境本空寂,无有实体也。
二者、从心现境妙有观 谓依体起用,具修万行,庄严佛土,成就报身也。
三者、心境秘密圆融观 所言心者,谓无碍心,诸佛證之,以成法身也。境者诸无碍境,诸佛證之,以成净土也。然如来报身,及所依净土,圆融无碍,或身中现土,土中现身,心境双融,了无迫隘也。
四者、智身影现众缘观 谓智体惟一,能鉴众缘,犹如日轮照现,迥处虚空,有目之流,无不亲见也。
五者、多身入一境像观 谓以大止妙观法力加持故,得一身作多身,多身入一身,如镜现像,无有障碍也。
六者、主伴互现帝网观 谓毗卢遮那自身为主,十方诸佛菩萨为伴;或以一身为主,多身为伴;主伴互现,重重无尽,如帝网珠,光光交映,无有穷尽也。
教理行證四法门
【佛学次第统编】
万行广散,摄持不易。行者行于一法,而遍行一切法。摄一切行,而总持于一行。约之不出四种法门,谓教理行證四者是也。
一、教 如教观是,显教中法相、三论、天台、贤首,四宗当之。
二、理 如参禅是,禅宗当之。
三、行 如念佛、持戒皆是。净土宗、律宗当之。
四、證 如持明是,真言宗当之。
一门深入
【俗语佛源】
专攻一门技术或学问,以期深造,称为「一门深入」。此说本于《楞严经》卷四:「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原来,佛在楞严会上问大家,你们各用什么方法(门,法门)證得「圆通」境界?二十五位菩萨、罗汉分别介绍了各自證道的经验。例如,观世音菩萨由「耳根」「一门深入」,而證到「圆通」。佛家认为。深入一个法门可以證知一切法门,如唐代善导说:「从此一门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门也。」(《大日经疏》卷一)「一门深入」的结果,是获得清净解脱。(李明权)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俗语佛源】
语本《续灯录》卷十一:「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原指参禅过程中所遇到的进退无路、左右为难的困境。后俗语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走投无路,陷入绝境。如《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宋金)情知为丈人所弃,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不觉痛切于心,放声大哭。」(李明权)
门外汉
【俗语佛源】
指外行人,是说他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五灯会元·天竺證悟禅师》:「谒护国此庵元禅师,夜语次,师举东坡《宿燕林偈》(原偈中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且曰:『也不易到此田地。』庵曰:『尚未见路径,何言到耶?是门外汉耳。』师通夕不寐,乃晓钟鸣,去其秘畜,以前偈别曰:『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特以告此庵。庵曰:『向汝道是门外汉。』师礼谢。」东坡欲从溪声山色了悟真性,而不知声色与见闻等如虚空华(花),本无所有,原是妙明真心,正如《金刚经》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说他是「门外汉」。至今广泛用以称外行人。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七八首:「倘攻之曰门外汉,我闻之欣然。」(禹振声)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俗语佛源】
谓好事情难以张扬开去,而坏事情却流传的很快。「如何是西来意?」这是古代禅宗丛林中经常提起的话头,意思是:达摩祖师从印度来中国的含意是什么。禅师对这句头的回答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见《景德传灯录·绍宗禅师》。后俗语多引用,如《喻世明言》卷二:「石城县把这件事当做新闻,沿街传说。正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后多变式。如《水浒传》第二四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道了。」又如老舍《四世同堂》四四:「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不大的功夫,寇家的丑事就传遍了全胡同。」(李明权)
闭门造车
【俗语佛源】
古代的车,两轮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只要符合规格,关起门来造的车子,出门也能合辙。宋·道原《景德传灯录·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问:『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造车即不问,汝作么生是辙』?曰:『学人不会,乞师指示』。师曰:『巧匠施工,不露斤斧』。」《续传灯录·端裕禅师》:「一法不堕尘缘,万法本无挂碍……直饶恁么,犹是闭门造车,未是出门合辙。」后来仅用「闭门造车」一句比喻做事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办事。如朱自清《中国文评流别述略》:「因为借用外国名字,苦于不贴切,自定名字,又嫌闭门造车,怕不合式。」(宽忍)
沿门托钵
【俗语佛源】
钵,是梵语钵多罗patya的省略,是出家比丘应蓄六物(大衣、中衣、下衣、铁钵、坐具、漉水囊)之一,即饭器,有泥质和铁质等。托钵乞食,是印度佛教为比丘所制的乞食制度。作用是不以资生事务乱心,省事修道。比丘每天早晨托著钵盂沿家挨户地去接受施主们的供养,来解决自己的衣食问题。这项乞食制,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一直沿袭至今。到了唐代,由于禅宗的马祖道一创丛林、百丈怀海立清规,实行边生产边修行的农禅规制,从而改革了印度佛教传入的这一乞食制度。后来,沿门托钵一词比喻到处乞求叫化。如《儿女英雄传》说:「不问交谊,一概的沿门托钵、摇尾乞怜起来。」(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