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28,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婆罗门国
婆罗门城
婆罗门僧
婆罗门书
婆罗门避死经
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
庄严门
寂静音海夜神化导三十七门
寂静门
异门
悉昙五十字门
悉昙四十二字门
顶门眼
假门
佛类词典(续上)
婆罗门教婆罗门国
婆罗门城
婆罗门僧
婆罗门书
婆罗门避死经
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
庄严门
寂静音海夜神化导三十七门
寂静门
异门
悉昙五十字门
悉昙四十二字门
顶门眼
假门
婆罗门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古昔婆罗门种专奉之教法也。中有种种别派,而大要以梵王为主,以四围陀论为经。大日经疏二曰:「于彼部类中,梵王犹如佛。四韦陀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犹如和合僧。时彼闻如是等世间三宝,欢喜归依随顺修行。」
【佛学常见辞汇】
古印度婆罗门种人专奉的教法,以大梵天神为主,以四围陀论为经。
(术语)古昔婆罗门种专奉之教法也。中有种种别派,而大要以梵王为主,以四围陀论为经。大日经疏二曰:「于彼部类中,梵王犹如佛。四韦陀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犹如和合僧。时彼闻如是等世间三宝,欢喜归依随顺修行。」
【佛学常见辞汇】
古印度婆罗门种人专奉的教法,以大梵天神为主,以四围陀论为经。
婆罗门国
【佛学大辞典】
(地名)印度之别名。西域记二曰:「印度种姓,族类群分,而婆罗门殊为清贵,从其雅称传以成俗,无云经界之别,总谓婆罗门国焉。」释迦方志上曰:「雪山以南名婆罗门国,与胡隔绝,书语不同。」寄归传三曰:「五天之地皆曰婆罗门国,北方速利总号胡疆。」
(地名)印度之别名。西域记二曰:「印度种姓,族类群分,而婆罗门殊为清贵,从其雅称传以成俗,无云经界之别,总谓婆罗门国焉。」释迦方志上曰:「雪山以南名婆罗门国,与胡隔绝,书语不同。」寄归传三曰:「五天之地皆曰婆罗门国,北方速利总号胡疆。」
婆罗门城
【佛学大辞典】
(地名)佛到婆罗门城乞食,空钵而还,是佛九恼之一。出于智度论八。(参见:九恼)
(地名)佛到婆罗门城乞食,空钵而还,是佛九恼之一。出于智度论八。(参见:九恼)
婆罗门僧
【佛学大辞典】
(杂语)婆罗门之本形行佛道者。尊胜经序曰:「婆罗门僧,佛陀波利。」
(杂语)婆罗门之本形行佛道者。尊胜经序曰:「婆罗门僧,佛陀波利。」
婆罗门书
【佛学大辞典】
(杂语)隋志曰:「后汉得西域胡书,以四十字贯一切音,文省义广,谓之婆罗门书。」
(杂语)隋志曰:「后汉得西域胡书,以四十字贯一切音,文省义广,谓之婆罗门书。」
婆罗门避死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有四梵志,各得五通,欲免死,一上空,一入大海,一入山腹,一入大地,皆不免死。佛因说苦空无常无我四法。(参见:山海空市)。此经出于增一阿含增上品。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有四梵志,各得五通,欲免死,一上空,一入大海,一入山腹,一入大地,皆不免死。佛因说苦空无常无我四法。(参见:山海空市)。此经出于增一阿含增上品。
山海空市
【佛学大辞典】
(杂语)止观七曰:「若觉无常过于暴水猛风掣电,山海空市无逃避处。」辅行曰:「法句经二云:昔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神通。知后七日一时皆死,共议之。我等四人有五通力,翻覆天地,扪摸日月,宁不可避死乎?一人云:吾入大海下至地,上出水。一人云:吾入须弥之腹,还合其山。一人云:吾转举于空中。一人云:吾入大市之中。皆云避于如是处,无常之杀鬼,岂知我处耶?议毕,谒王述其意而去。过七日市监奏王曰:『有一梵志卒死市中,王云一人已死,馀三岂免?』」法句譬喻经二,举此因缘。(参见:杀鬼)
(杂语)止观七曰:「若觉无常过于暴水猛风掣电,山海空市无逃避处。」辅行曰:「法句经二云:昔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神通。知后七日一时皆死,共议之。我等四人有五通力,翻覆天地,扪摸日月,宁不可避死乎?一人云:吾入大海下至地,上出水。一人云:吾入须弥之腹,还合其山。一人云:吾转举于空中。一人云:吾入大市之中。皆云避于如是处,无常之杀鬼,岂知我处耶?议毕,谒王述其意而去。过七日市监奏王曰:『有一梵志卒死市中,王云一人已死,馀三岂免?』」法句譬喻经二,举此因缘。(参见:杀鬼)
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中阿含爱生经之别译。梵志之儿死,愁忧见佛。佛言爱生便生愁忧。后因波斯匿王之请,广说其义。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中阿含爱生经之别译。梵志之儿死,愁忧见佛。佛言爱生便生愁忧。后因波斯匿王之请,广说其义。
庄严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度万行持戒持斋等,是庄严佛法外面之假装,非真佛法也。临济录曰:「祇如诸方说六度万行以为佛法,我道是庄严门佛事门,非是佛法。」
(术语)六度万行持戒持斋等,是庄严佛法外面之假装,非真佛法也。临济录曰:「祇如诸方说六度万行以为佛法,我道是庄严门佛事门,非是佛法。」
寂静音海夜神化导三十七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善财童子南询第三十五参寂静夜神对童子自说于三十七类之众生为三十七门之化导。见唐华严七十一。
(名数)善财童子南询第三十五参寂静夜神对童子自说于三十七类之众生为三十七门之化导。见唐华严七十一。
寂静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诸法本来寂静,故称一切法云寂静门。宝箧经曰:「文殊师利,于东方庄严国佛名光相,现在说法,有大声闻名曰智灯。因文殊问:默而不答:彼佛告文殊云:可说法门令诸众生得无上道。文殊答云:一切诸法皆是寂静门。」
(术语)一切诸法本来寂静,故称一切法云寂静门。宝箧经曰:「文殊师利,于东方庄严国佛名光相,现在说法,有大声闻名曰智灯。因文殊问:默而不答:彼佛告文殊云:可说法门令诸众生得无上道。文殊答云:一切诸法皆是寂静门。」
异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我门派相异者。与他宗他派等同。
(术语)与我门派相异者。与他宗他派等同。
悉昙五十字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悉昙章)
(术语)(参见:悉昙章)
悉昙四十二字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悉昙章)
(术语)(参见:悉昙章)
顶门眼
【佛学大辞典】
(术语)摩醯首罗天有三目,其竖之一只眼,云顶门眼。最超于常眼。碧岩三十四则颂古著语曰:「顶门具一只眼。」同三十五则垂示曰:「若不是顶门上有眼肘臂下有符,往往当头蹉过。」
(术语)摩醯首罗天有三目,其竖之一只眼,云顶门眼。最超于常眼。碧岩三十四则颂古著语曰:「顶门具一只眼。」同三十五则垂示曰:「若不是顶门上有眼肘臂下有符,往往当头蹉过。」
假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方便之法门。与以假益之法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愿念佛之外修诸行诸善,欲往生极乐者,则誓临终来迎其人也。此为日本净土真宗所立。教行信證文类六本曰:「久出万行诸善之假门,永离双林树下之往生。」
(术语)方便之法门。与以假益之法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愿念佛之外修诸行诸善,欲往生极乐者,则誓临终来迎其人也。此为日本净土真宗所立。教行信證文类六本曰:「久出万行诸善之假门,永离双林树下之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