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47,分230页显示  上一页  191  192  193  194  195  197  198  199  200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观因缘门
观有果无果门
观缘门
观相门
观有相无相门
观一异门
观有无门
观性门
观因果门
观作者门
观三时门
观生门
真如门
生灭门
三观三十门
观因缘门
【佛学次第统编】
初是因缘门,所谓:
众缘所生法  是即无自性  若无自性者  云何有是法
众缘所生法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众缘亦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外因缘者,如泥团、转绳、陶师等和合。故有瓶生。又如缕綖、机杼、织师等和合,故有生。又如治地、筑基、梁椽、泥草人功等和合。故有舍生。又如酪器、钻摇、人功等和合,故有酥生。又如种子、地、水、火、风、虚空、时节、人功等和合,故有芽生。当知外缘等法,皆亦如是。内因缘者,所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各各先因而后生。如是内外诸法,皆从众缘生。从众缘生故,即非是无性耶?若法自性无,他性亦无,自他亦无,何以故?因他性故无自性。若谓以他性故有者,则牛以马性有,马以牛性有;梨以柰性有,柰以梨性有;馀皆应尔,而实不然。若谓不以他性故有,但因他故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以蒲故有席者,则蒲席一体,不名为他;若谓蒲于席为他者,不得言以蒲故有席。又蒲亦无自性,何以故?蒲亦从众缘出,故无自性。无自性故,不得言以蒲性故有席,是故席不应以蒲为体。馀瓶酥等外因缘生法,皆亦如是不可得;内因缘生法。皆亦如是不可得。如七十论中说:
缘法实无生  若谓为有生  为在一心中  为在多心中
是十二因缘法,实自无生。若谓有生,为一心中有?为众心中有?若一心中有者,因果即一时共生。又因果一时有,是事不然,何以故?凡物先因后果故。若众心中有者,十二因缘法,则各各别异,先分共心灭亡,后分谁为因缘。灭法无所有,何得为因?十二因缘法,若先有者,应若一心。若多心,二俱不然,是故众缘皆空。缘空故,从缘生法亦空,是故当知一切有为法皆空。有为法尚空,何况我耶?因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有为法,故说有我。如因可然,故说有然。若阴入界空,更无有法可说为我。如无可然,不可说然。如经说佛告诸比丘,因我故有我所,若无我则无我所。如是有为法空故,当知无为涅槃法亦空,何以故?此五阴灭,更不生馀五阴,是名涅槃。五阴本来自空,何所灭故?说名涅槃。又我亦复空,谁得涅槃?复次无生法名涅槃。若生法成者,无生法亦应成,生法不成,先已说,因缘后当复说,是故生法不成。因生法故名无生,若生法不成,无生法云何成,是故有为无为及我皆空。
观有果无果门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诸法不生,何以故?
先有则不生  先无亦不生  有无亦不生  谁当有生者
若果因中先有,则不应生,先无亦不应生,先有无亦不应生,何以故?若果因中先有而生,是则无穷。如果先未生而生者,今生已复应更生,何以故?因中常有故。从是有边,复应更生,是则无穷。若谓生已更不生,未生而生者,是中无有生理。是故先有而生,是事不然。复次若因中先有果而谓未生而生生已不生者,是亦二俱有而一生一不生,无有是处。复次若未生定有者,生已则应无,何以故?生未生共相违故,生未生相违故,是二作相亦应相违。复次有与无相违,无与有相违,若生已亦有未生亦有者,则生未生不应有异,何以故?若有生生已亦有未生亦有,如是生未生有何差别?生未生无差别,是事不然,是故有不生。复次有已先成,何用更生?如作已不应作,成已不应成,是故有法不应生。复次若有生因中未生时果应可见,而实不可见。如泥中瓶蒲中席应可见,而实不可见,是故有不生。问曰:「果虽先有,以未变故不见?」答曰:「若瓶未生时,瓶体未变,故不见者,以何相知言泥中先有瓶?为以瓶相有瓶,为以牛相马相故有瓶耶?若泥中无瓶相者,亦无牛相马相,是岂不名无耶?是故汝说因中先有果而生者,是事不然。复次变法即是果者,即应因中先有变,何以故?汝法因中先有果故。若瓶等先有,变亦先有,应当可见,而实不可得,是故汝言未变故不见,是事不然。若谓未变不名为果,则果毕竟不可得,何以故?是变先无后亦应无,故瓶等果毕竟不可得。若谓变已是果者,则因中先无,如是则不定或因中先有果,或先无果。」问曰:「先有变但不可得见,凡物自有有而不可得见者。如物或有近而不可知,或有远而不可知,或根坏故不可知,或心不住故不可知,障故不可知,同故不可知,胜故不可知,细微故不可知。近而不可知者,如眼中药。远而不可知者,如鸟飞虚空,高翔远逝。根坏故不可知者,如盲不见色、聋不闻声、鼻塞不闻香、口爽不知味、身顽不知触、心狂不知实。心不住故不可知者,如心在色等,则不知声。障故不可知者,如地障大水,壁障外物。同故不可知者,如墨上黑点。胜故不可知者,如有钟鼓音,不闻捎拂声。细微故不可知者,如微尘等不现。如是诸法虽有,以八因缘故不可知。汝说因中变不可得,瓶等不可得者,是事不然,何以故?是事虽有,以八因缘故不可得。」答曰:「变法及瓶等果,不同八因缘不可得,何以故?若变法及瓶等果,极近不可得者,小远应可得。极远不可得者,小近应可得。若根坏不可得者,根净应可得。若心不住不可得者,心住应可得。若障不可得者,变法及瓶法无障应可得。若同不可得者,异时应可得。若胜不可得者,胜止应可得。若细微不可得者,而瓶等果粗应可得。若瓶细故不可得者,生已亦应不可得,何以故?生已未生,细相一故。生已未生,俱定有故。」问曰:「未生时细,生已转粗,是故生已可得,未生不可得?」答曰:「若尔者,因中则无果,何以故?因中无粗故。又因中先无粗,若因中先有粗者,则不应言细故不可得。今果是粗,汝言细故不可得,是粗不名为果。今果毕竟不应可得,而果实可得,是故不以细故不可得。如是有法,因中先有果,以八因缘故不可得,先因中有果,是事不然。复次若因中先有果生者,是则因因相坏,果果相坏,何以故?如在缕,如果在器,但是住处,不名为因,何以故?缕器非果因故。若因坏果亦坏,是故缕等非等因,因无故果亦无,何以故?因因故有果成,因不成果云何成?复次若不作不名果,缕等因不能作等果,何以故?如缕等不以等住,故能作等果,如是则无因无果。若因果俱无,则不应求因中若先有果,若先无果。复次若因中有果而不可得,应有相现,如闻香知有华,闻声知有鸟,闻笑知有人,见烟知有火,见鹄知有池。如是因中若先有果,应有相现。今果体亦不可得。相亦不可得,如是当知因中先无果。复次若因中先有果生,则不应言因缕有,因蒲有席。若因不作他亦不作,如非缕所作,可从蒲作耶?若缕不作蒲亦不作,可得言无所从作耶?若无所从作,则不名为果。若果无因亦无,如先说。是故从因中先有果生,是则不然。复次若果无所从作,则为是常,如涅槃性。若果是常,诸有为法,则皆是常。何以故?一切有为法,皆是果故。若一切法皆常,则无无常,若无无常,亦无有常,何以故?因常有无常,因无常有常,是故常无常,二俱无者,是事不然,是故不得言因中先有果生。复次若因中先有果生,则果更与异果作因,如与著为因,如席与障为因,如车与载为因,而实不与异果作因,是故不得言因中先有果生。若谓如地先有香,不以水洒,香则不发,果亦如是。若未有缘会,则不能作因,是事不然,何以故?如汝所说,可了时名果,瓶等物非果,何以故?可了是作,瓶等先有非作,是则以作为果,是故因中先有果生,是事不然。复次了因但能显发,不能生物。如为照闇中瓶故然灯,亦能照馀卧具等物。为作瓶故,和合众缘,不能生馀卧具等物。是故当知非先因中有果生。复次若因中先有果生,则不应有今作当作差别,而汝受今作当作,是故非先因中有果生。若谓因中先无果而果生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无而生者,应有第二头第三手生,何以故?无而生故。」问曰:「瓶等物有因缘,第二头第三手无因缘,云何得生?是故汝说不然。」答曰:「第二头第三手及瓶等果,因中俱无,如泥团中无瓶,石中亦无瓶,何故名泥团为瓶因,不名石为瓶因?何故名乳为酪因,缕为因,不名蒲为因?复次若因中先无果而果生者,则一一物应生一切物,如指端应生马车饮食等。如是缕不但应出,亦应出车马饮食等物,何以故?若无而能生者,何故缕但能生,而不生车马饮食等物,以俱无故。若因中先无果而果生者,则诸因不应各各有力能生果。如须油者,要从麻取,不笮于沙。若俱无者,何故麻中求而不笮沙?若谓曾见麻出油,不见从沙出,是故麻中求而不笮沙,是事不然,何以故?若生相成者,应言馀时见麻出油,不见沙出,是故于麻中求,不取沙,而一切法生相不成,故不得言馀时见麻出油,故麻中求不取于沙。复次我今不但破一事,皆总破一切因果。若因中先有果生,先无果生,先有果无果生,是三生皆不成,是故汝言馀时见麻出油则堕同疑因。复次若先因中无果而果生者,诸因相则不成。何以故?诸因若无,法何能作?何能成?若无作无成,云何名为因?如是作者不得有所作,使作者亦不得有所作。若谓因中先有果,则不应有作。作者作法别异,何以故?若先有果,何须复作?是故汝所作作者作法诸因,皆不可得。因中先无果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人受作作者分别有因果,应作是难。我说作作者及因果皆空。若汝破作作者及因果则成我法,不名为难。是故因中先无果而果生,是事不然。复次若人受因中先有果,应作是难。我不说因中先有果,故不受此难。亦不受因中先无果,若谓因中先亦有果亦无果而果生,是亦不然。何以故?有无性相违故。性相违者,云何一处?如明闇苦乐去住缚解,不得同处,是故因中先有果,先无果,二俱不生。复次因中先有果先无果,上有无中已破,是故先因中有果亦不生,无果亦不生,有无亦不生。理极于此,一切处推求不可得,是故果毕竟不生。果毕竟不生故,则一切有为法皆空。何以故?一切有为法,皆是因是果,有为空故,无为亦空,有为无为尚空,何况我耶!
观缘门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诸法缘不成,何以故?
广略众缘法  是中无有果  缘中若无果  云何从缘生
瓶等果一一缘中无,和合中亦无,若二门中无,云何言从缘生?问曰:「云何名为诸缘?」答曰:
四缘生诸法  更无第五缘  因缘次第缘  缘缘增上缘
四缘者,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因缘者,随所从生法,若已从生,今从生,当从生,是法名因缘。次第缘者,前法已灭,次第生,是名次第缘。缘缘者,随所念法,若起身业,若起口业,若起心心数法,是名缘缘。增上缘者,以有此法,故彼法得生,此法于彼法,为增上缘。如是四缘,皆因中无果。若因中有果者,应离诸缘而有果,而实离缘无果。若缘者有果者,应离因而有果,而实离因无果。若于缘及因有果者,应可得,以理推求,而不可得,是故二处俱无。如是一一中无,和合中亦无,云何得言果从缘生?
复次:
若果缘中无  而从缘中出  是果何不从  非缘中而出
若谓果缘中无而从缘生者者,何故不从非缘生?二俱无故,是故无有因缘能生果者。果不生故,缘亦不生,何以故?以先缘后果故。缘果无故,一切有为法空。有为法空故,无有法亦空。有为无为空故,云何有我耶?
观相门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
有为及无为  二法俱无相  以无有相故  二法则皆空
有为法不以相成。问曰:「何等是有为相?」答曰:「万物各有有为相。如牛以角峰垂胡,尾端有毛,是为牛相。如瓶以底平腹大颈细唇粗,是为瓶相。如车以轮轴辕轭是为车相,如人以头目腹脊肩臂手足,是为人相。如是生住灭若是有为法相者,为是有为?为是无为?」问曰:「若是有为有何过?」答曰:「
若生是有为  复应有三相  若生是无为  何名有为相
若生是有为者,即应有三相。是三相复应有三相,如是展转则为无穷。住灭亦尔。若生是无为者,云何无为与有为作相?离生住灭谁能知是生?复次,分别生住灭故有生,无为不可分别,是故无生。住灭亦尔。生住灭空故,有为法空。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因有为故有无为,有为无为法空故,一切法皆空。」问曰:「汝说三相,复有三相,是故无穷,生不应是有为者。今当说:
生生之所生  生于彼本生  本生之所生  还生于生生
法生时,通自体七法共生。一法、二生、三住、四灭、五生生、六住住、七灭灭。是七法中,本生除自体能生六法。生生能生本生,本生还生生生。是故三相,虽是有为,而非无穷。住灭亦如是。」答曰:
若谓是生生  还能生本生  生生从本生  何能生本生
若谓生生能生本生,本生不生生生,生生何能生本生?
若谓是本生  能生彼生生  本生从彼生  何能生生生
若谓本生,能生生生;生生生已,还生本生;是事不然。何以故?生生法应生本生,是故名生生。而本生实自未生,云何能生生生?若谓生生生时,能生本生者,是事亦不然。何以故?
是生生生时  或能生本生  生生尚未生  何能生本生
是生生生时,或能生本生。而是生生,自体未生,不能生本生。若谓是生生生时,能自生亦生彼,如灯然时,能自照亦照彼,是事不然。何以故?
灯中自无闇  住处亦无闇  破闇乃名照  灯为何所照
灯体自无闇,明所住处亦无闇。若灯中无闇,住处亦无闇。云何言灯自照亦能照彼?破闇故名为照,灯不自破闇,亦不破彼闇,是故灯不自照,亦不照彼。是故汝先说灯自照亦照彼,生亦如是自生亦生彼者,是事不然。」问曰:「若灯燃时能破闇,是故灯中无闇,住处亦无闇?」答曰:
「云何然灯时  而能破于闇  此灯初然时  不能及于闇
若灯然时,不能到闇,若不到闇,不应言破闇。复次:
灯若不及闇  而能破闇者  灯在于此间  则破一切闇
若谓灯虽不到闇,而力能破闇者,此处然灯,应破一切世间闇,俱不及故。而实此间然灯,不能破一切世间闇。是故汝说灯虽不及闇,而力能破闇者,是事不然。复次:
若灯能自照  亦能照于彼  闇亦应如是  自蔽亦蔽彼
若谓灯能自照亦照彼,闇与灯相违,亦应自蔽亦蔽彼。若闇与灯相违,不能自蔽亦不蔽彼。而言灯能自照亦照彼者,是事不然,是故汝喻非也。如生能自生亦生彼者,今当更说:
此生若未生  云何能自生  若生已自生  已生何用生
此生未生时,应若生已生。若未生生若未生而生,未生名未有,云何能自生?若谓生已而生,生已即是生,何须更生。生已更无生,作已更无作,是故生不自生。若生不自生,云何生彼?汝说自生亦生彼,是事不然。住灭亦如是。是故生住灭是有为相,是事不然。生住灭有为相不成故,有为法空。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何以故?灭有为名无为涅槃,是故涅槃亦空。复次无生无住无灭名无为相。无生住灭则无法,无法不应作相。若谓无相是涅槃相,是事不然。若无相是涅槃相,以何相故知是无相?若以有相知是无相,云何名无相?若以无相知是无相,无相是无,无则不可知。若谓如众衣皆有相,唯一衣无相,正以无相为相,故人言取无相衣。如是可知无相衣可取,如是生住灭是有为相,无生住灭处当知是无为相,是故无相是涅槃者,是事不然。何以故?生住灭种种因缘皆空,不得有有为相。云何因此知无为?汝得何有为决定相?知无相处是无为,是故汝说众相衣中无相衣喻涅槃无相者,是事不然。又衣喻后第五门中广说,是故有为法皆空。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有为无为法空故,我亦空。三事空故,一切法皆空。」
观有相无相门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
有相相不相  无相亦不相  离彼相不相  相为何所相
有相事中相不相。何以故?若法先有相,更何用相为?复次若有相事中相得相者,则有二相过,一者先有相,二者相来相,是故有相事中相无所相,无相事中相亦无所相。何法名无相,而以有相相?如象有双牙,垂一鼻,头有三隆,耳如箕,脊如弯弓,腹大而垂,尾端有毛,四脚粗圆,是为象相。若离是相,更无有象可以相相。如马竖耳垂鬣四脚同蹄尾通有毛,若离是相,更无有马可以相相。如是有相中相无所相,无相中相亦无所相,离有相无相,更无第三法可以相相。是故相无所相,相无所相故,可相法亦不成。何以故?以相故知是事名可相。以是因缘故,相可相俱空。相可相空故,万物亦空。何以故?离相可相更无有物,物无故非物亦无。以物灭故名无物,若无物者,何所灭故名为无物。物无物空故,一切有为法皆空。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有为无为空故,我亦空。
观一异门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
相及与可相  一异不可得  若无有一异  是二云何成
是相可相若一不可得,异亦不可得。若一异不可得,是二则不成,是故相可相皆空。相可相空故,一切法皆空。问曰:「相可相常成,何故不成?汝说相可相一异不可得,今当说,凡物或相即是可相。或相异可相,或少分是相,馀是可相。如识相是识,离所用识更无识。如受相是受,离所用受更无受。如是等相,即是可相。如佛说灭爱名涅槃,爱是有为有漏法,灭是无为无漏法。如信者有三相:乐亲近善人,乐欲听法,乐行布施,是三事身口业故。色阴所摄,信是心数法故。行阴所摄,是名相与可相异,如正见是道相,于道是少分,又生住灭是有为相,于有为法是少分,如是于可相中少分名相。是故或相即可相,或相异可相,或可相少分为相。汝言一异不成,故相可相不成者。是事不然。」答曰:「汝说或相是可相如识等,是事不然。何以故?以相可知名可相,所用者名为相。凡物不能自知,如指不能自触,如眼不能自见,是故汝说识即是相可相,是事不然。复次若相即是可相者,不应分别是相是可相。若分别是相是可相者,不应言相即是可相。复次若相即是可相者,因果则一,何以故?相是因,可相是果,是二则一,而实不一。是故相即是可相,是事不然。汝说相异可相者,是亦不然。汝说灭爱是涅槃相,不说爱是涅槃相。若说爱是涅槃相,应言相可相异。若言灭爱是涅槃相者,则不得言相可相异。又汝说信者有三相,俱不异信。若无信则无此三事,是故不得言相可相异。又相可相异者,相更复应有相,则为无穷,是事不然。是故相可相不得异。」问曰:「如灯能自照,亦能照彼,如是相能自相,亦能相彼。」答曰:「汝说灯喻,三有为相中已破。又自违先说,汝上言相可相异,而今言相自能相亦能相彼,是事又不然。又汝说可相中少分是相者,是事不然。何以故?此义或在一中,或在异中,一异义先已破故,当知少分相亦破。如是种种因缘,相可相一不可得。异不可得,更无第三法成相可相,是故相可相俱空。是二空故,一切法皆空。」
观有无门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有无一时不可得,非一时亦不可得。如说:
「有无一时无  离无有亦无  不离无有有  有则应常无
有无性相违,一法中不应共有,如生时无死,死时无生,是事中论中已说。若谓离无有有无过者,是事不然。何以故?离无云何有有?如先说法生时通自体七法共生,如阿毗昙中说,有与无常共生,无常是灭相,故名无,是故离无有则不生。若不离无常有有生者,有则常无。若有常无者,初无有住,常是坏故,而实有住,是故有不常无。若离无常有有生者,是亦不然。何以故?离无常有实不生。」问曰:「有生时已有无常而未发,灭时乃发,坏是有。如是生住灭老,得皆待时而发。有起时,生为用。令有生,生灭中间,住为用。持是有,灭时无常为用。灭是有,老变生至住。变住至灭,无常则坏得常令四事得成。是故法虽与无常共生,有非常无。」答曰:「汝说无常是灭相,与有共生,生时有应坏,坏时有应生。复次生灭俱无。何以故?灭时不应有生,生时不应有灭,生灭相违故。复次汝法无常与住共生,有坏时应无住,若住则无坏。何以故?住坏相违故。老时无住,住时无老,是故汝说生住灭老无常,得本来共生,是则错乱。何以故?是有若与无常共生,无常是坏相,凡物生时无坏相,住时亦无坏相,尔时非是无无常相耶?如能识故名识,不能识则无识相。能受故名受,不能受则无受相。能念故名念,不能念则无念相。起是生相,不起则非生相。摄持是住相,不摄时则非住相。转变是老相,不转变则非老相。寿命灭是死相,寿命不灭则非死相。如是坏是无常相,离坏非无常相。若生住时,虽有无常,不能坏有。后能坏有者,何用共生为?如是应随有坏时,乃有无常。是故无常虽共生后乃坏有者,是事不然。如是有无共不成,不共亦不成,是故有无空。有无空故,一切有为空。一切有为空故,无为亦空。有为无为空故,众生亦空。」
观性门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诸法无性故,如说:
「见有变异相  诸法无有性  无性法亦无  诸法皆空故
诸法若有性,则不应变异。而见一切法皆变异,是故当知诸法无性。复次若诸法有定性,则不应从众缘生。若性从众缘生者,性即是作法。不作法不因待他名为性,是故一切法皆空。」问曰:「若一切法空,则无生无灭。若无生灭,则无苦谛。若无苦谛,则无集谛。若无苦集谛,则无灭谛。若无苦灭,则无至苦灭道。若诸法空无性,则无四圣谛。无四圣谛故,亦无四沙门果。无四沙门果故,则无贤圣。是事无故,佛法僧亦无,世间法皆亦无,是事不然。是故诸法不应尽空。」答曰:「有二谛:一世谛,二第一义谛,因世谛得说第一义谛。若不因世谛,则不得说第一义谛。若不得第一义谛,则不得涅槃。若人不知二谛,则不知自利他利共利。如是若知世谛,则知第一义谛。知第一义谛,则知世谛。汝今闻说世谛,谓是第一义谛,是故堕在失处。诸佛因缘法,名为甚深第一义。是因缘法,无自性故,我说是空。若诸法不从众缘生,则应各有定性,五阴不应有生灭相。五阴不生不灭,即无无常。若无无常,则无苦圣谛。若无苦圣谛,则无因缘生法集圣谛。诸法若有定性,则无苦灭圣谛。何以故?性无变异故。苦无苦灭圣谛,则无至苦灭道。是故若人不受空,则无四圣谛。若无四圣谛,则无得四圣谛。若无得四圣谛,则无知苦断集證灭修道。是事无故,则无四沙门果。无四沙门果故,则无得向者。若无得向者,则无佛。破因缘法故,则无法。以无果故,则无僧。若无佛法僧,则无三宝。若无三宝,则坏世俗法。此则不然,是故一切法空。复次,若诸法有定性,则无生无灭,无罪无福,无罪无福果报。世间常是一相,是故当知诸法无性。若谓诸法无自性,从他性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无自性,云何从他性有?因自性有他性故。又他性即亦是自性,何以故?他性即是他自性故。若自性不成,他性亦不成。若自性他性不成,离自性他性,何处更有法?若有不成,无亦不成。是故今推求无自性,无他性,无有无无,故一切有为法空。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有为无为尚空,何况我耶!」
观因果门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诸法自无性,亦不从馀处来。如说:
「果于众缘中  毕竟不可得  亦不馀处来  云何而有果
众缘若一一中,若和合中,俱无果,如先说。又是果不从馀处来,若馀处来者,则不从因缘生,亦无众缘和合功。若果众缘中无,亦不从馀处来者,是即为空。果空故一切有为法空。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有为无为尚空,何况我耶!」
观作者门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自作他作共作无因作,不可得故。如说:
「自作及他作  共作无因作  如是不可得  是则无有苦
苦自作不然,何以故?若自作即自作其体,不得以是事即作是事,如识不能自识,指不能自触,是故不得言自作。他作亦不然,他何能作苦。」问曰:「众缘名为他,众缘作苦,故名为他作,云何言不从他作?」答曰:「若众缘名为他者,苦则是众缘作。是苦从众缘生,则是众缘性。若即是众缘性,云何名为他?如泥瓶泥不名为他,又如金钏金不名为他,苦亦如是。从众缘生故,众缘不得名为他。复次是众缘亦不自性有故,不得自在,是故不得言从众缘生果。如中论中说:
「果从众缘生  是缘不自在  若缘不自在  云何缘生果」
如是苦不得从他作,自作共作亦不然,有二过故,若说自作苦,他作苦,则有自作他作过,是故共作苦亦不然。若苦无因生,亦不然,有无量过故。如经中说,裸形迦叶问佛:「苦自作耶?」佛默然不答。「世尊,若苦不自作者,是他作耶?」佛亦不答。「世尊,若尔者,苦自作他作耶?」佛亦不答。「世尊,若尔者,苦无因无缘作耶?」佛亦不答。如是四问,佛皆不答者,当知苦则是空。」问曰:「佛说是经,不说苦是空,随可度众生,故作是说。是裸形迦叶,谓人是苦因有我者说好丑皆神所作。神常清净,无有苦恼,所知所解,悉皆是神。神作好丑苦乐还受种种身,以是邪见故问佛,苦自作耶,是故佛不答。苦实非是我作,若我是苦因,因我生苦,我即无常。何以故?若法是因及从因生法,皆亦无常。若我无常,则罪福果报,皆悉断灭。修梵行福报,是亦应空。若我是苦因,则无解脱。何以故?我若作苦,离苦无我能作苦者,以无身故。若无身而能作苦者,得解脱者亦应是苦,如是则无解脱,而实有解脱。是故苦自作不然,他作苦亦不然,离苦何有人而作苦与他。复次,若他作苦者,则为是自在天作。如此邪见问,故佛亦不答。而实不从自在天作,何以故?性相违故。如牛子还是牛,若万物从自在天生,皆应似自在天,是其子故。复次若自在天作众生者,不应以苦与子,如故不应言自在天作苦。」问曰:「众生从自在天生,苦乐亦从自在所生,以不识乐因故与其苦。」答曰:「若众生是自在天子者,唯应以乐遮苦,不应与苦,亦应但供养自在天则灭苦得乐,而实不尔。但自行苦乐因缘,而自受报,非自在天作。复次,彼若自在者,不应有所须。有所须自作,不名自在。若无所须,何用变化作万物,如小儿戏?复次,若自在作众生者,谁复作是自在?若自在自作则不然,如物不能自作。若更有作者,则不名自在。复次,若自在是作者,则于作中无有障碍,念即能作。如自在经说,自在欲作万物,行诸苦行,即生诸腹行虫。复次苦行生诸飞鸟,复行苦行生诸人天。若行苦行初生毒虫,次生飞鸟,后生人天,当知众生从业因缘生,不从苦行生。复次若自在作万物者,为住何处而作万物?是住处为是自在作,为是他作?若为自在作者,为住何处作?若住馀处作,馀处复谁作?如是则无穷。若他作者,则有二自在,是事不然。何故世间万物言自在所作?复次若自在作者,何故苦行供养于他,欲令欢喜,从求所愿?若苦行求他,当知不自在。复次若自在作万物,初作便定,不应有变,马则常马,人则常人。而今随业有变,当知非自在所作。复次若自在所作者,即无罪福善恶好丑,皆从自在作故。而实有罪福,是故非自在所作。复次若众生从自在生者,皆应敬爱,如子爱父。而实不尔,有憎有爱,是故当知非自在所作。复次若自在作者,何故不尽作乐人,尽作苦人,而有苦者乐者,当知从憎爱生,故不自在。不自在故,非自在所作。复次若自在作者,众生皆不应有所作,而众生方便各有所作,是故当知非自在所作。复次若自在作者,善恶苦乐事,不作而自来。如是坏世间法,持戒修梵行,皆无所益,而实不尔,是故当知非自在所作。复次若福业因缘故,于众生中大,馀众生行福业者,亦复应大。何以贵自在?若无因缘而自在者,一切众生亦应自在,而实不尔,当知非自在所作。若自在从他而得,则他复从他,如是则无穷,无穷则无因。如是等种种因缘,当知万物非自在生,亦无有自在。如是邪见问他作,故佛亦不答。共作亦不然,有二过故。众因缘和合生故,不从无因生,佛亦不答。是故此经,但破四种邪见,不说苦为空。」答曰:「佛虽如是说,从众因缘生苦,破四种邪见,即是说空说苦,从众因缘生,即是说空义。何以故?若从众因缘生,则无自性,无自性即是空,如苦空,当知有为无为及众生一切皆空。」
观三时门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因与有因法,前时后时一时生,不可得故。如说:
若法先后共  是皆不成者  是法从因生  云何当有成
先因后有因,是事不然,何以故?若先因后从因生者,先因时则无有因,与谁为因?若先有因后因者,无因时有因已成,何用因为?若因有因一时是亦无因,如牛角一时生,左右不相因。如是因非是果因,果非是因果,一时生故,是故三时因果皆不可得。问曰:「汝破因果法三时中亦不成,若先有破,后有可破,则未有可破,是破破谁?若先有可破,而后有破,可破已成,何用破为?若破可破一时,是亦无因,如牛角一时生,左右不相因故。如是破不因可破,可破不因破。」答曰:「汝破可破中,亦有是过。若诸法空,则无破无可破。我今说空,则成我所说。若我说破可破定有者,应是作难。我不说破可破定有,故不应作是难。」问曰:「眼见先时因,如陶师作瓶。亦有后时因,如因弟子有师。如教化弟子已后时,识知是弟子,亦有一时因,如灯与明,若说前时因后时因一时因不可得,是事不然。」答曰:「如陶师作瓶,是喻不然,何以故?若未有瓶,陶师与谁作因?如陶师一切前因皆不可得,后时因亦如是不可得。若未有弟子,谁为是师?是故后时因亦不可得。若说一时因如灯明,是亦同疑因。灯明一时生,云何相因?如是因缘空故,当知一切有为法无为法众生皆空。」
观生门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生不生生时不可得故。今生已不生,不生亦不生,生时亦不生。如说:
生果则不生  不生亦不生  离是生不生 生时亦不生
生名果起出,未生名未起未出,未有生时名始起未成,是中生果不生者,是生生已不生。何以故?有无穷过故,作已更作故。若生生已,生第二生。第二生生已,生第三生。第三生生已,生第四生,如初生生已,有第二生,如是生则无穷,是事不然,是故生不生。复次,若谓生生已生所用生生,是生不生而生,是事不然。何以故?初生不生而生,是则二种生,生已而生,不生而生故。汝先定说,而今不定,如作已不应作,烧已不应烧,證已不应證,如是生已不应更生,是故生法不生,不生法亦不生。何以故?不与生合故。又一切不生,有生过故。若不生法生,则离生有生,是则不生。若离生有生,则离作有作,离去不去,离食有食,如是则坏世俗法,是事不然,是故不生法不生。复次若不生法生,一切不生法,皆应生。一切凡夫未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应生。不坏法阿罗汉烦恼不生而生,兔马等角不生而生,是事不然,是故不应说不生而生。问曰:「不生而生者,如有因缘和合时方作者方便具足,是则不生而生,非一切不生而生,是故不应以一切不生而生为难。」答曰:「若法生时方作者方便众缘和合生,是中先定有不生,先无亦不生。又有无亦不生,是三种求生不可得,如先说。是故不生法不生,生时亦不生,何以故?有生生过,不生而生过故,生时法生分不生如先说。未生分亦不生如前说。复次若离生有生时,则应生时生,而实离生无生时,是故生时亦不生。复次若说人生有时生,则有二生:一以生时为生,二以生时生。无有二生,云何言有二生?是故生时亦不生。复次未有生无生时生,于何处行生?若无行处则无生时生,是故生时亦不生,如是生不生生时皆不成。生法不成故,无生住灭亦如是。生住灭不成故,则有为法亦不成。有为法不成故,无为法亦不成。有为无为法不成故,众生亦不成。是故当知一切法无生,毕竟空寂故。」
真如门
【佛学次第统编】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生灭门
【佛学次第统编】
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黎耶识。
三观三十门
【佛学次第统编】
三观三十门者:
第一、真空绝相观 于中自有四句十门:
第一句、会色归空观 又开四门:
一、色非断空门 幻色不即是断空故。
二、色非真空门 实色不即是真空故。
三、色空非空门 实色断空,非真空故。
四、色即是空门 色空无性,即真空故。
第二句、明空即色观 亦有四门:
一、空非幻色门 断空不即是幻色故。
二、空非实色门 真空不即是实色故。
三、空非空色门 真空非断空实色故。
四、空即是色门 空即是色门,空无我理,即空色故。
第三句、空色无碍观 谓色即空而色不尽,空即色而空不隐,无障无碍,为一昧法。
第四句、泯绝无寄观 谓此所观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即空不即空。回绝无寄,言解不及。
如色空既尔,一切法亦然。经云:「法性本空绝,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第二、理事无碍观 亦有十门:
一、理遍于事门 谓无分限之理,全遍有限事故。
二、事遍于理门 谓有分限之事,全同无分理故。
三、依理成事门 事揽理成故。
四、事能显理门 理因事显故。
五、以理夺事门 理外无事可得故。
六、事能隐理门 事外无理可得故。
七、真理即事门 理非事外有故。
八、事法即理门 事非理外有故。
九、真理非事门 谓即事之理而非事故。
十、事法非理门 谓全理之事而非理故。
如事理既尔,馀九对亦然,经云:「如金与金色,其性无差别,法非法亦然,体性无有异。」
第三、周遍含容观 亦有十门:
一、理如事法门 谓全理如事,理亦如事无有尽故。
二、事如真理门 谓事不异理,事亦随理而圆遍故。
三、事含理事门 不唯理含事理,亦且事含理事故。
四、通局无碍门 不唯全遍十方,而又不动本位故。
五、广狭无碍门 不唯广容刹海,而能不坏一尘故。
六、遍容无碍门 以一望多,则一法遍一切时,还复容彼一切,盖由普遍即是广容门。
七、摄入无碍门 以多望一,则一切摄一法时,还复入彼一法,盖由摄他即是入他故。
八、交涉无碍门 一多俱为能入摄故,而有四句:
初、一摄一一入一。     次、一摄一切一入一切。
三、一切摄一一切入一。   四、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
一能摄入与多能摄入,交涉无碍。
九、相在无碍门 多一俱为所摄入故,亦有四句:
初、摄一入一。       次、摄一切入一切。
三、摄一入一切。      四、摄一切入一。
多所摄入,在于一所摄入,互相无碍。
十、普融无碍门 一多遍容,能所摄入,普皆同时,圆融无尽故,若望前八九门,具有两重四句:
初重四句。         二重四句。
一法摄一入一。       一切摄一入一。
一法摄一切入一切。     一切摄一切入一切。
一法摄一入一切。      一切摄一入一切。
一法摄一切入一。      一切摄一切入一。
如是一能摄入融于多所摄入,普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