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47,分230页显示  上一页  161  162  163  164  165  167  168  169  170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本门十妙
十普门
入不二门
入出二门
入重玄门
入无分别法门经
密教三三昧门
三三昧门
三千有门颂
三空门
三空观门
三门
三门三大侍者
三受门戒
三昧门
本门十妙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本因,本初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所修之因也,经云:我本行菩萨道时所成寿命今犹不尽是也。二、本果,本初所行圆妙之因,契得究竟常乐我净,乃是本果。经曰: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是也。三、国土,本既成果,必有依国,今既迹在同居土,或在三土,中间亦有四土,本佛亦应有土,复居何处。经云:自从是来我常在此裟婆世界说法教化。案此文则非今日迹中娑婆,亦非中间权迹处所,乃是本之娑婆,即本国土妙也。四、感应,既已成果,即有本时所證二十五三昧,慈悲誓愿机感相关,能即寂而照,故言本感应也。经曰: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众根利钝是也。五、神通,亦是与昔时所得无记化化禅与本因时诸慈悲合,以神通骇动最初可度之众生,故言本神通也。经谓之如来秘密神通力,或谓示己身他身,示己事他事是也。六、说法,即是往昔初坐道场始成正觉初转法轮四辩所说之法名为本说法妙也,经曰:此等我所化,令发大道心。今皆住不退是也。七、眷属,本地说法所被之人,如地涌之菩萨,弥勒不识,乃本之眷属也。经曰:此诸菩萨下方空中住。此等是我子,我则其父是也。八、涅槃,本时所證之断德涅槃也,亦是本时之应身处同居方便二土,有缘既度,倡言入灭,即本时之涅槃也。经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是也。九、寿命,既言入灭,则有长短远近寿命。经曰:处处有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是也。十、利益,本业愿通应之眷属(除理性之一),八番十番饶益者。经云:皆令得欢喜是也。见法华玄义七。
十普门
【佛学大辞典】
(名数)菩萨以圆融中道之妙观,通入常住之实际理地,故立此立此十门。一、慈悲普,菩萨于一念中,遍观十界之善恶苦乐,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使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二、弘誓普,菩萨于四谛之境,发弘誓愿,若见苦谛逼迫楚毒之相,则缘此起誓,故言未度者令度。若见集谛迷惑系缚甚可哀伤者,则缘此起誓,故言未解者令解。若见灭谛,灭烦恼处为涅槃,则缘此起誓,故言未得涅槃者令得。若见道谛能出生死之苦,至于安乐之地,则缘此起誓,故言未安者令安。三、修行普,行有五种不同。一、圣行,谓戒定慧也,二、梵行,谓慈悲喜舍也,三、天行,谓由證第一义天之理而行也,四、婴儿行,谓示三乘七方便大所修之行也,五、病行,谓示六道之身有三障之相也。此五行,菩萨虽修之,亦未名为普。涅槃经言:复有一行,名如来行,所谓大乘之大般涅槃也,大乘为圆因,涅槃为圆果,菩萨能修此一行,故名修行普。四、断惑普,圆教之菩萨,即观中道,正破无明,无明既破,则一切见思尘沙之惑,自然先破,故名断惑普。五、入法门普,二乘之人,若入一法门,即不能入二,此即历别之行,證有差降,今菩萨圆修三谛,则无量之法门,悉入其中。故名入法门普,六、神通普,罗汉之天眼,见三千大千世界,辟支佛见百佛之国土,小教之菩萨,见恒沙之佛土,皆是限量之神通也。今圆教之菩萨,遍见法界而无限局,所发之六通,自在变现,无有限量,故名神通普。七、方便普,二乘及小教菩萨之方便化他则但齐其所得,未名为普。圆教之菩萨,以真俗二谛为方便,照真时,则以真身益物,照俗时,则现应身趣机,资发中道,利一切众生,故名方便普。八、说法普,二乘及小教之菩萨,不能一时普答众问,未名为普。圆教之菩萨,一音演法,而殊方异类,悉得解之。故名说法普。九、供养诸佛普,菩萨之所供养不止于一佛一国土,于微尘数之诸佛,能以身命财及一切供具普至十方供养诸佛,故名供养普。十、成就众生普,圆教之菩萨,饶润成熟一切众生,而无限量,譬如大雨,四方俱下,一切草木丛林,普生长华果,悉皆成就,故名成就众生普。说详观音玄义下。
【佛学常见辞汇】
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断惑普、入法门普、神通普、方便普、说法普、供养诸佛普、成就众生普。
【三藏法数】
(出观音玄义)
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
〔二、弘誓普〕,弘者,广也。誓者,制也。广求胜法,制御其心也。谓菩萨依四谛境,发弘誓愿。若见苦谛逼迫楚毒之相,缘此起誓,故言未度者令度。若见集谛迷惑系缚,甚可哀伤,约此起誓,故言未解者令解。若见清净之道,能出生死,至安乐地,欲示众生,行此道故,乃言未安者令安。若见灭烦恼处,名为涅槃,约此起誓,故言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故名弘誓普。(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明修行普〕,行有五种不同:一者,圣行,谓戒定慧;二者,梵行,谓慈悲喜舍;三者,天行,谓證第一义天,由理成行故;四者,婴儿行,谓示同三乘七方便人所修之行;五者,病行,谓示为六道之身,现有三障之相,此之次第。五行虽菩萨所修,而未名为普。如涅槃经云:复有一行,名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槃。大乘是圆因,涅槃是圆果。菩萨能修此之一行,故名修行普。(慈悲喜舍,即四无量心也。第一义天者,天即天地自然之义,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自然而然,非造作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七方便者,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此三位名外凡;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此四位名内凡;是七方便位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三障者,业障、报障、烦恼障也。)
〔四、断惑普〕,谓圆教菩萨,即观中道,正破无明,无明既破,一切见、思尘沙之惑自然先断,故名断惑普。(见、思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而起分别曰见;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而起贪爱曰思。尘沙惑者,谓众生见、思之惑种类众多,如尘若沙也。)
〔五、入法门普〕,谓二乘之人,若入一法门,则不能入二。此即历别之行,證有阶差。今菩萨圆修三谛,则无量法门,悉入其中,故名入法门普。(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三谛者,真谛、俗谛、中谛也。)
〔六、神通普〕,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性,彻照无碍,名为神通。谓罗汉天眼见大千世界,辟支佛见百佛国土,小教菩萨见河沙佛土,皆是限量之神通。圆教菩萨遍见法界,而无限极。所发六通,自在变现,无有限量,故名神通普。(罗汉,梵语具云阿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小教菩萨者,即藏、通二教菩萨也。六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身如意通、漏尽通也。)
〔七、方便普〕,方,即方法。便,即便宜。修方便道,普化众生也。谓二乘及小教菩萨方便化他,则止齐其所得,未名为普。圆教菩萨以真俗二谛为方便,照真,则以真身益物;照俗,则以应身赴机。资发中道,利十界机,故名方便普。
〔八、说法普〕,谓二乘及小教菩萨,不能一时遍答众问,未得名普;今圆教菩萨,一音演法,殊方异类,皆悉得解,故名说法普。
〔九、供养诸佛普〕,谓菩萨之所供养,非止一佛、一国土,微尘诸佛,能以身命财及一切供具,周至十方,供养诸佛;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无不供养,故名供养诸佛普。
〔十、成就众生普〕,谓圆教菩萨饶润成熟一切众生,而无限量;譬如大雨,四方俱下,一切卉木丛林,遍令生长华果,悉皆成就,故名成就众生普。
入不二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所说一实平等之理,谓之不二。明理体之无异无别也。此不二之义为法界中之一门,故名为门,通入此不二之法门,谓之入不二门。大乘义章一曰:「不二者无异之谓,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曰不二。」
入出二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入门与出门之称。入门者,谓修净业而入于极乐功德庄严中之自利门也。出门者,谓以慈悲心为苦恼众生出施教化之利他门也。净土论所说之五念门与五功德门中,前四门为入门,后一门为出门也。
入重玄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成佛果之前,更重修习无始凡夫地已来所作之事,使之一一称理也,是为入重玄门倒修凡事。其所以然者,则以等觉菩萨之元品无明难断故也。凡轮回生死之苦,于一切众生悉起偏执之见,存自他彼此之隔异,此我执之念更难止,虽由初地以来,地地断无明入等觉之位后,元品之无明尚存,此隔异之我执,若不破,则妙觉智之无我法体,更不能显,是故再为凡夫,交于一切众生,以彼为他山之石,遣荡自他之隔异。以此行力而元品之无明自尽也。后位之显理明了,故凡夫之方,谓为玄门,又此为菩萨究极之玄理,故云玄门。已极玄理,重修凡事之玄门,故曰重玄。璎珞经上曰:「第四十一地心者名入法界心。(中略)修行小法。(中略)六入重玄门。」天台净名经疏一曰:「圆教初从初住终至法云,圆断诸见,犹有习,在等觉入重玄门,千万亿劫重修凡事,见理分明。」法华文句九曰:「从初地至十地名善入,十地入重玄门,倒修凡夫事名善出。」辅正记九曰:「等觉證极玄理究竟,名为一玄,从等觉位却渐次向于下位,次第修集药法广径众病又为一玄,欲受妙觉佛职理非容易,令观智深细故须却入倒修于凡事。」是别教之意也。若依圆教之意,则遍应法界,而现十界之身,为入重玄,是非独等觉位而然,于初住已上乃至佛果亦然。玄义释签三曰:「来至等觉入重玄门。(中略)观达无始无明源底边际智满名为等觉,即成圆门,遍应法界名入重玄,不同别教教道重玄。」大日经疏六曰:「黄是如来念处万德开敷,尔时即入重玄门,居寂光土。」
入无分别法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说大乘无分别之法。
密教三三昧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言行者于行法之初中后为此观。此三三昧为吽字之三摩地,吽字备三解脱之德也。大日经疏九曰:「此真言以最后吽字为体,具足三密解脱门,谓上有曩字空点,是大空义,即是空解脱门。本体是诃字,离因缘故,即是解脱门。下有邬字三昧点,以本不生故,即是无作解脱门。如是三门,一切诸障所不能入。」秘藏记本曰:「于心月轮之观,观净菩提心,除烦恼之心垢,明了见心之实相。此时生我物之想,起我见之执,故为除此执,即作空观。我今所观见之月轮为空,又恐为此反堕于空执,更宜作无相观。更又观我斯心所得之净菩提心,已离造作之法,本来宛然而有之,本为我物,非今更求得者。如是亡愿求之念,谓之无愿。」此中前二释为遮情之释,后一释表德释也。然前二释亦非无表德之义,空者一切诸法无碍涉入之义,无相者万德轮圆无尽,无一别相之义也。今此观法为遮行者之执,情以故前二者遮执情。迷情遮了,方显性德其次第如此。同钞四曰:「先于行法之初作之,次于行法之最中将入字轮观时再作此观,次于行法已,复作此观也。」
三三昧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解脱门之异名。(参见:密教三三昧门)。
三千有门颂
【佛学大辞典】
(书名)宋陈瓘撰。明真觉有略解一卷。
三空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解脱门之异名。安乐集下曰:「晏安暂时则坐三空门,游则入八正之路。」(参见:三三昧)
【佛学常见辞汇】
三解脱门的别名。
三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是为旧称,新称云三三摩地,译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三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地论谓之三治,此就所断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谓之三三昧,无漏定谓之三解脱门。解脱即涅槃,无漏为能入涅槃之门也。犹如有漏曰八背舍,无漏曰八解脱也。三三昧之义:一、空三昧与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观诸法为因缘生,无我无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为空三昧。二、无相三昧,是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为无相。以无相为缘,故名为无相三昧。三、无愿三昧,旧云无作三昧,又云无起三昧。是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苦谛之苦,无常及集谛可厌恶,又道谛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舍故总不愿乐之,故以之为缘,谓之无愿三昧。又于诸法无所愿乐,则无所造作,故谓为无,名为无起。但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与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厌舍,故无愿三昧中,不取之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无量寿经上曰:「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同下曰:「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智度论十九曰:「于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转为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同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脱,到无馀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俱舍论二十八曰:「空谓非我,无相谓灭四,无愿谓馀十,诸行相相应,此通净无漏无漏三脱门。」大乘义章二曰:「言无愿者,经中或复名为无作,亦名无起。(中略)此三经论名解脱门,亦名三治,亦名三空义,或复说为三三昧门。三脱三昧经论同说,三治一门如地论说。言三空者,如仁王经,言三脱者就果名也。三障对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三三昧: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 谓初心在禅曰见,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
二、无觉有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昧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空、无相、无作,即三解脱门也。)
〔二、无觉有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分修三昧〕,谓定、慧二分,随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三昧。(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三昧〕,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三、圣正三昧〕,自初果须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为圣正。谓以定修心,因慧能破烦恼;以慧修心,因定能破烦恼。定慧一时具足,故名圣正三昧。(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三空观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解脱门之异名。旧译仁王经上曰:「三空观门,四谛十二因缘。」(参见:三三昧)
【佛学常见辞汇】
三解脱门的别名。(参见:三三昧)
三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是为旧称,新称云三三摩地,译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三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地论谓之三治,此就所断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谓之三三昧,无漏定谓之三解脱门。解脱即涅槃,无漏为能入涅槃之门也。犹如有漏曰八背舍,无漏曰八解脱也。三三昧之义:一、空三昧与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观诸法为因缘生,无我无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为空三昧。二、无相三昧,是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为无相。以无相为缘,故名为无相三昧。三、无愿三昧,旧云无作三昧,又云无起三昧。是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苦谛之苦,无常及集谛可厌恶,又道谛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舍故总不愿乐之,故以之为缘,谓之无愿三昧。又于诸法无所愿乐,则无所造作,故谓为无,名为无起。但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与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厌舍,故无愿三昧中,不取之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无量寿经上曰:「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同下曰:「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智度论十九曰:「于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转为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同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脱,到无馀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俱舍论二十八曰:「空谓非我,无相谓灭四,无愿谓馀十,诸行相相应,此通净无漏无漏三脱门。」大乘义章二曰:「言无愿者,经中或复名为无作,亦名无起。(中略)此三经论名解脱门,亦名三治,亦名三空义,或复说为三三昧门。三脱三昧经论同说,三治一门如地论说。言三空者,如仁王经,言三脱者就果名也。三障对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三三昧: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 谓初心在禅曰见,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
二、无觉有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昧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空、无相、无作,即三解脱门也。)
〔二、无觉有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分修三昧〕,谓定、慧二分,随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三昧。(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三昧〕,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三、圣正三昧〕,自初果须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为圣正。谓以定修心,因慧能破烦恼;以慧修心,因定能破烦恼。定慧一时具足,故名圣正三昧。(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三门
【佛学大辞典】
(堂塔)山门之制形如阙,开三门,故亦曰三门。又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盖标帜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之称也。释氏要览上曰:「凡寺院有开三门者,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涅槃也。三解脱门谓空无相无作,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居之,故由三门入也。」传灯录睦州章曰:「一日有天使,问:三门俱开,从那门而入?师呼尚书,天使应诺。师云:从信门入。」三门阁上必安置十六罗汉之像,中安宝冠之释迦,以月盖长者善财童子挟侍之(有为释迦或观音者),又有置五百罗汉者。
【俗语佛源】
佛教堂塔之建筑物,称三门。其形状如阙,有三个门,故称三门。三门含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脱的意思,或象征信、解、行三者之义。但并非必有三个门才称「三门」,只有一个门,也称「三门」。语出《释氏要览》:「凡寺院有开三门者,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后泛指佛教寺院的大门或外门。亦形容大户人家的大门。如《红楼梦》第五回:「成年家只在三门外头混,怪不得不知道我们里头的规矩。」又如元·王实甫《破窟记》第三折:「呀!他在我三门下写下两句诗。」
三门三大侍者
【佛学大辞典】
(职位)禅家之烧香侍者,书状侍者,请客侍者曰三侍者。
三受门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三聚净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今为诸菩萨,结一切戒根本,所谓三受门摄善法戒。」(参见: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三昧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为种种三昧之差别。故曰门。菩萨所得之三昧为入于佛所具无量三昧之门户。故曰门。见智度论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