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门外汉(門外漢) 拼音:mén wài hàn
外行人。《五灯会元。卷六。天竺證悟法师》:「师举东坡宿东林偈……曰:『祗如他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这个消息?』庵曰:『是门外汉耳。』」《镜花缘》第一八回:「起初如果只作门外汉,随他谈什么,也不至出丑。」
分類:门外汉
《漢語大詞典》:门外人(門外人)
(1). 五代 时,宦官专权,称百官为“门外人”。《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贵显用事之人,大抵皆宦者也,谓士人为门外人,不得预事。”《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七年》“﹝ 高祖 ﹞以士人多为子孙计,故专任宦官” 元 胡三省 注:“自 刘龑 之后,专任宦者,谓百官为门外人。”
(2).门外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余於杂书稍涉猎,独未一閲丹经,然歟否歟?非门外人所知矣。”
(2).门外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余於杂书稍涉猎,独未一閲丹经,然歟否歟?非门外人所知矣。”
门外汉
【俗语佛源】
指外行人,是说他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五灯会元·天竺證悟禅师》:「谒护国此庵元禅师,夜语次,师举东坡《宿燕林偈》(原偈中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且曰:『也不易到此田地。』庵曰:『尚未见路径,何言到耶?是门外汉耳。』师通夕不寐,乃晓钟鸣,去其秘畜,以前偈别曰:『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特以告此庵。庵曰:『向汝道是门外汉。』师礼谢。」东坡欲从溪声山色了悟真性,而不知声色与见闻等如虚空华(花),本无所有,原是妙明真心,正如《金刚经》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说他是「门外汉」。至今广泛用以称外行人。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七八首:「倘攻之曰门外汉,我闻之欣然。」(禹振声)
指外行人,是说他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五灯会元·天竺證悟禅师》:「谒护国此庵元禅师,夜语次,师举东坡《宿燕林偈》(原偈中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且曰:『也不易到此田地。』庵曰:『尚未见路径,何言到耶?是门外汉耳。』师通夕不寐,乃晓钟鸣,去其秘畜,以前偈别曰:『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特以告此庵。庵曰:『向汝道是门外汉。』师礼谢。」东坡欲从溪声山色了悟真性,而不知声色与见闻等如虚空华(花),本无所有,原是妙明真心,正如《金刚经》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说他是「门外汉」。至今广泛用以称外行人。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七八首:「倘攻之曰门外汉,我闻之欣然。」(禹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