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95,分240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长松(又作:长松之风)
长亭树
长头
无长物(又作:室无长物 ...)
抱膝长啸(又作:长吟抱膝 ...)
孙登长啸
划然长啸(又作:长啸赋赤壁)
长信
长袖留宾(又作:长袖留客)
长袖舞
长须赤脚(又作:赤脚长须 长须奴赤脚婢)
长杨赋(又作:赋长杨 ...)
长杨射熊罴
长夜漫漫
长于春梦几多时
典故 
长松之风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26~
刘尹云:「人想王荆产佳,此想长松下当有清风耳。」南朝梁·刘孝标注:「荆产,王微小字也。」《王氏谱》曰:「微字幼仁,琅邪人。祖父乂,平北将军。父澄,荆州刺史。微历尚书郎、右军司马。」
典故 
长亭树
 
桓公柳
  
江潭树老
 
江头柳十寻
  
桓大将军枝条如此
 
桓公叹柳
 
江潭杨柳忆手种
 
柳犹如此
 
太息攀树
 
泫泪攀枯柳

相关人物
桓温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4~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晋书》卷八十一〈桓宣列传·(族子)桓温〉~28~
伊性谦素,虽有大功,而始终不替。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素不与徽之相识。伊于岸上过,船中客称伊小字曰:「此桓野王也。」徽之便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踞胡,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典故

《后汉书》卷三十六〈郑范陈贾张列传·贾逵〉~234~
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人也。九世祖谊,文帝时为梁王太傅。曾祖父光,为常山太守,宣帝时以吏二千石自洛阳徙焉。父徽,从刘歆受左氏春秋,兼习国语、周官,又受古文尚书于涂恽,学毛诗于谢曼卿,作左氏条例二十一篇。……逵悉传父业,弱冠能诵左氏传及五经本文,以大夏侯尚书教授,虽为古学,兼通五家谷梁之说。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閒事。身长八尺二寸,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贾长头。」性恺悌,多智思,俶傥有大节。尤明左氏传、国语,为之解诂五十一篇,永平中,上疏献之。显宗重其书,写藏秘馆。

简释

长头:喻博学之士。宋陆游《秋晚寓叹》:“一端聊自慰,问事有长头。”

典故
无长物
 
室无长物
  
长物元无有

相关人物
王恭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德行〉~48~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馀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晋书》卷八十四〈王恭列传〉~283~
王恭字孝伯,光禄大夫蕴子,定皇后之兄也。少有美誉,清操过人,自负才地高华,恒有宰辅之望。与王忱齐名友善,慕刘惔之为人。谢安常曰:「王恭人地可以为将来伯舅。」尝从其父自会稽至都,忱访之,见恭所坐六尺簟,忱谓其有馀,因求之。恭辄以送焉,遂坐荐上。忱闻而大惊,恭曰:「吾平生无长物。」其简率如此。

例句

此外无长物,于我有若亡。 白居易 寄张十八

但恐人间为长物,不如林下作遗民。 白居易 狂吟七言十四韵

典故 
抱膝长啸
 
长吟抱膝
 
草庐长啸
 
长啸山中卧
 
诸葛膝

相关人物
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注引《魏略》: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

例句

羁栖摧剪平生志,抱膝时为梁甫吟。 李群玉 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杜甫 公安县怀古

长啸林木动,高歌唾壶缺。 独孤及 代书寄上裴六冀刘二颍

长啸秋光晚,谁知志士怀。 钱起 题吴通微主人

典故
孙登长啸
 
孙登

相关人物
孙登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附《嵇康传》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康见孙登,登对之长啸,逾时不言。康辞还,曰:『先生竟无言乎?』登曰:『惜哉!』」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
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

简释

孙登长啸:咏啸傲。唐王维《偶然作六首》之三:“孙登长啸台,松竹有遗处。”


例句

诗客爱时景,道人话升腾。笑这各有趣,悠哉古孙登。 元稹 刘氏馆集隐客归和子元及之子蒙晦之

处世苟无闷,佯狂道非弘。无言被人觉,予亦笑孙登。 元稹 秋堂夕

叔夜弹琴歌白雪,孙登长啸韵清风。 张昌宗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长啸或可拟,幽琴难再听。 朱湾 七贤庙

孙登长啸台,松竹有遗处。 王维 偶然作六首之三

如闻长啸春风里,荆棘丛边访旧踪。 贾岛 阮籍啸台

典故
划然长啸
 
谋诸妇
 
有客无酒
 
归谋诸妇
 
孤鹘啸危巢
 
无酒无鱼空此客
 
有客无鱼
 
长啸赋赤壁


《苏轼文集》卷一〈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阪。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典故
相关人物
班倢伃


《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传下·孝成班婕妤传》
赵氏姊弟骄妒,倢妤恐久见危,求共养太后长信宫,上许焉。
《春秋左传·昭公三年》
叔向曰:「齐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

例句

哀笳出长信,鸣咽宫车进。 权德舆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长信多秋气,昭阳借月华。 皇甫冉 秋怨

典故
长袖留宾
 
长袖留客

相关人物
萧绎(梁元帝)


《艺文类聚》卷八十
梁元帝萧绎《对烛赋》:月似金波初映空,云如玉叶半从风,恨九重兮夕掩,怨三秋兮不同。尔乃传芳醁,扬清曲,长袖留宾待华烛,烛烬落,烛华明,花抽珠渐落,珠悬花更生,风来香转散,风度焰还轻,本知龙烛应无偶。复讶鱼灯有旧名,烛火灯光一双炷,讵照谁人两处情。

例句

长袖平阳曲,新声子夜歌。从来惯留客,兹夕为谁多。 孟浩然 崔明府宅夜观妓

城南无夜月,长袖莫留宾。 钱起 江陵晦日陪诸官泛舟

长袖留嘉客,栖乌下禁城。 钱起 过杨驸马亭子

典故
长袖舞
 
欲舞怜袖短


《韩非子》卷十九〈五蠹〉~068~
今不行法术于内,而事智于外,则不至于治强矣。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故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
典故
索价高
 
长须赤脚
  
山人索价
 
赤脚长须
 
赤脚玉川惊走
 
长须奴赤脚婢

相关人物
卢仝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寄卢仝〉【案:宪宗元六年河南令时作。】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辛勤奉养十馀人,上有慈亲下妻子。先生结发憎俗徒,闭门不出动一纪。至今邻僧乞米送,仆忝县尹能不耻。俸钱供给公私馀,时致薄少助祭祀。劝参留守【案:郑馀庆。】谒大尹【案:李素。】,言语才及辄掩耳。水北山人【案:石洪。】得名声,去年去作幕下士。水南山人【案:温造。】又继往,鞍马仆从塞闾里。少室山人【案:李渤。】索价高,两以谏官徵不起。彼皆刺口论世事,有力未免遭驱使。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往年弄笔嘲同异,怪辞惊众谤不已。近来自说寻坦途,犹上虚空跨绿駬。去年生儿名添丁【去岁生儿名添丁】,意令与国充耘耔。国家丁口连四海,岂无农夫亲耒耜。先生抱才终大用,宰相未许终不仕。假如不在陈力列,立言垂范亦足恃。苗裔当蒙十世宥,岂谓贻厥无基阯。故知忠孝生天性,洁身乱伦安足拟。昨晚长须来下状,隔墙恶少恶难似。每骑屋山下窥阚【每骑屋上下窥阚】,浑舍惊怕走折趾。凭依婚媾欺官吏,不信令行能禁止。先生受屈未曾语,忽此来告良有以。嗟我身为赤县令,操权不用欲何俟。立召贼曹呼伍伯,尽取鼠辈尸诸市。先生又遣长须来,如此处置非所喜。况又时当长养节,都邑未可猛政理。先生固是余所畏,度量不敢窥涯涘。放纵是谁之过欤,效尤戮仆愧前史。买羊沽酒谢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须致双鲤。
典故
长杨赋
 
赋长杨
 
献长杨
 
相关人物
刘骜(汉成帝)
 
扬雄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列传下〉~3557~
明年,上将大誇胡人以多禽兽,秋,命右扶风发民入南山,西自斜,东至弘农,南驱汉中,张罗罔罝罘,捕熊罴豪猪虎豹狖玃狐菟麋鹿,载以槛车,输长杨射熊馆。以罔为周阹,纵禽兽其中,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获,上亲临观焉。是时,农民不得收敛。雄从至射熊馆,还,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

例句

早晚荐雄文似者,故人今已赋长杨。 李颀 寄司勋卢员外

一首长杨赋,应嫌索价高。 罗隐 寄制诰李舍人

早岁长杨赋,当年谏猎书。 罗隐 寄苏拾遗

赋得长杨不直钱,却来京口看莺迁。 罗隐 送臧濆下第谒窦鄜州

典故
长杨射熊罴

相关人物
刘奭(汉元帝)


《汉书》卷九〈元帝纪〉~293~
冬,上幸长杨射熊馆,布车骑,大猎。
《容斋随笔》卷十一《符读书城南》
符读书城南一章,韩文公以训其子,使之腹有诗、书,致力于学,其意美矣。然所谓「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

例句

长杨射熊罴,武帐弄哑咿。 杜牧 杜秋娘诗

典故
长夜漫漫
 
叩角夜漫漫


《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2473~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者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雎摺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位,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是以申徒狄自沈于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故百里奚乞食于路,缪公委之以政;宁戚饭牛车下,而桓公任之以国。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东汉·应劭曰:「齐桓公夜出迎客,而宁戚疾击其牛角商歌曰:『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曼曼何时旦?』公召与语,说之,以为大夫。」
典故
一场春梦
 
非花非雾
 
春梦秋云
 
长于春梦几多时


《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五〈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漢語大詞典》:长松(長松)
药草名。服之可黑须发。 宋 苏轼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诗之一:“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长松:“长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长三五寸,味甘微苦,类人参,清香可爱。按 张天觉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风,眉髮俱堕,哀苦不堪。忽遇异人,教服长松,示其形状。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颜色如故。”
《漢語大詞典》:司马树(司馬樹)
晋 大司马 桓温 所植之柳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桓公 北征,经 金城 ,见前为 琅邪 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后因以喻时光流逝,年华易失。 明 高启 《题大黄痴天池石辟图》诗:“当时同游已少在,我今未老形先疲。人生扰扰嗟何为,不达但为高人嗤。 汉南 已老司马树, 峴首 已仆 羊公 碑。”
《漢語大詞典》:柳老悲桓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桓公 ( 桓温 )北征,经 金城 ,见前为 琅邪 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后因以“柳老悲桓”谓人老感叹华年易逝。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柳老悲 桓 ,松高对 阮 ,未办为邻地。”
分類:感叹
《国语辞典》:树犹如此(树犹如此)  拼音:shù yóu rú cǐ
树木尚且有这么大的变化。参见「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条。暗指人事的变迁比树木更剧烈。多用以感叹时光的流逝。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词:「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漢語大詞典》:长头(長頭)
犹言高个子。后汉书·贾逵传:“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閒事。身长八尺二寸,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 贾长头 。’”南史·范岫传:“ 南乡 范云 谓人曰:‘诸君进止威仪,当问 范长头 。’以 岫 多识前代旧事也…… 岫 长七尺八寸,资容奇伟。”后以喻博学者。 宋 苏轼 《迨砚铭》:“得之艰,岂轻授。旌苦学,畀长头。” 宋 汪应辰 《〈石林燕语〉序》:“盖公文章大手,学问长头。” 宋 陆游 《秋晚寓叹》诗:“一端聊自慰,问事有长头。”
指领先的人。 唐 王建 《织锦曲》:“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官供进簿。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
指花销后剩馀的零头。《天雨花》第六回:“ 毛成 又来吃茶,称出几分银子,要 陈济川 去买十香糕一匣。 济川 贪有长头赚,买了香糕就转程。”
《國語辭典》:长物(長物)  拼音:zhàng wù
多馀的东西。《晋书。卷八四。王恭传》:「恭曰:『吾平生无长物。』其简率如此。」
分類:东西什物
《漢語大詞典》:抱膝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 裴松之 注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每晨夕从容,常抱膝长啸。”后以“抱膝吟”指高人志士的吟咏抒怀。 宋 朱熹 《伏读二刘公瑞岩留题感事兴怀》诗:“谁将健笔写崖阴,想见当年抱膝吟。”红楼梦第三八回:“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清 黄遵宪 《上海喜晤陈伯严》诗:“横流何处安身好,从子商量抱膝吟。”
《漢語大詞典》:长信(長信)
指 长信宫 。三辅黄图·汉宫:“﹝ 长乐宫 ﹞有 长信 、 长秋 、 永寿 、 永寧 四殿。 高帝 居此宫,后太后常居之。”后亦用为太皇太后的代称。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痛椒涂之先廓,哀长信之莫临。” 李善 注引 汉 应劭 《汉官仪》:“帝祖母为太皇太后,其所居曰 长信宫 也。”
分類:太皇太后
《漢語大詞典》:水北山人
唐 石洪 的别号。 石洪 曾隐居十余年,后仍出仕。 唐 韩愈 《寄卢仝》诗:“ 水北山人 得名声,去年去作幕下士。” 宋 张孝祥 《西江月·蕲倅李君达才起兵河东》词:“不识 平原太守 ,向来 水北山人 。世间功业谩亏成,华髮萧萧满镜。”参阅新唐书·石洪传
《國語辭典》:长杨(長楊)  拼音:cháng yáng
汉代宫殿名。本秦旧宫,汉时重加修饰,为秦、汉时游猎的地方。内有垂杨绵亘数亩,故称为「长杨宫」。《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初,建元三年,微行始出,北至池阳,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戒畋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
《漢語大詞典》:长杨宫(長楊宫)
秦 汉 宫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周至县 东南。三辅黄图·秦宫:“ 长杨宫 在今 盩厔县 东南三十里,本 秦 旧宫,至 汉 修饰之以备行幸。宫中有垂杨数亩,因为宫名;门曰 射熊馆 。 秦 汉 游猎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