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词典
长跪
分类词汇
长跽
膜拜
三拜
稽颡膜拜
佛类词典
长跪
《國語辭典》:长跪(長跪)  拼音:cháng guì
直身屈膝成直角的跪礼。古人席地而坐时,两膝著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长跪时,则将腰股伸直,以示庄重。《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李善传》:「有事辄长跪请白,然后行之。」汉。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漢語大詞典》:长跽(長跽)
长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姐:“ 生 ( 尚生 )益倾动,恨不一见颜色,长跽哀请。”
分類:长跪
《國語辭典》:膜拜  拼音:mó bài
跪在地上举两手伏地敬拜。唐。白居易〈和微之诗。和送刘道士游天台〉诗:「斋心谒西母,膜拜朝东君。」《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老和尚只得向前膜拜了九拜,说道:『且辞别了恩人,不死,当以厚报!』」
《漢語大詞典》:三拜
长跪后两手相拱至地,俯首至手为拜。重复三次,谓之三拜。(1)古人相见以再拜为常礼,唯遇特殊情况乃三拜,以示情切。左传·僖公十五年:“ 秦 获 晋侯 以归…… 晋 大夫三拜稽首。” 北周 宣帝 时,始改三拜为常礼。周书·宣帝纪:“﹝ 宣政 元年九月﹞詔诸应拜者,皆以三拜成礼。”参阅 赵翼 陔馀丛考·再拜三拜四拜五拜。(2)主人对众宾行礼,不及一一相拜,仅以三拜表示。仪礼·乡射礼:“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宾皆答一拜。” 郑玄 注:“三拜,示徧也。” 贾公彦 疏:“三拜示徧也者,众宾无问多少,止为三拜而已,是示徧也。”(3)佛教以三拜表示身、口、意三业归敬。 宋 道诚 释氏要览·礼数:“今释氏以三拜首,盖表三业归敬也。《智论》云:内式礼拜,大约身口业也。佛法以心为本,以身口为末。故三拜为礼数也。”
《漢語大詞典》:稽颡膜拜(稽顙膜拜)
古代行稽颡礼后,又举手加额,长跪而拜,表示极度恭敬。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金川之战:“ 岳公 乃袍而骑,从者十三人直入 噶喇依 贼巢, 莎罗奔 等稽顙膜拜。”
分類:稽颡长跪
长跪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两膝据地,两胫上空,两足指头柱地,挺身而立,经文或曰胡跪。佛使丈夫互跪,使尼众长跪,以女子体弱,长跪较互跪为易也。释门归敬仪下曰:「僧是丈夫,刚干事立,故制互跪。尼是女弱,翘苦易劳,故令长跪。两膝据地,两胫翘空,两足指柱地,挺身而立者也。」寄归传一曰:「言长跪者,谓是双膝踞地,竖两足以支身,旧云胡跪者非也。五天皆尔,何独道胡?」释氏要览中曰:「长跪即两膝著地,亦先下右膝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