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杨梦衮(1577年—1632年),字岱宗,晚年自号长白山樵,山东济南府青城县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山东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考选翰林院庶吉士,四十八年庚申丁母忧归。天启三年起复,赴京师,四年正月授兵科给事中,监督三大殿工程,五年九月以门工成加恩,赐银币,加升二级,加太常寺少卿,照旧管事。十一月升太仆寺卿,仍管兵科给事中事,照旧监察工程。六年十月加升工部尚书,七年五月中极殿升金梁,命工部尚书杨梦衮迎于广渠门,各行礼。八月以宁锦功,升一级,荫一子入监读书,赏银四十两、大红纻丝二表里,加太子太保,照旧管事。又以殿工,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荫一子中书舍人,赏银五十两、大红纻丝三表里。崇祯即位,连疏乞假,不允,十二月被免官。二年被削籍,列逆案名单第五等,罪名是“交结近侍又次等”。崇祯五年卒。妻王氏,赠一品夫人,六子皆殇,只二女,一适范、一适韩。
《国语辞典》:长白山(长白山)  拼音:cháng bái shān
山名。位于吉林省东部与韩国交界处,为东北最高山。夏季白岩裸露,秋初至翌年春则白雪皑皑,终年常白。山顶有天池,百泉奔流,为鸭绿、松花、图们三江的源头,亦是女真族的发祥地。也称为「白头山」、「白山」。
《漢語大詞典》:长白山脉
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和中、朝边境东北段山地的总称。东北起自完达山,西南延至千山,海拔大部在500~1000米。2000米以上高峰集中在中、朝边境的白头山附近。中国重要林区,特产人参。
《國語辭典》:白山  拼音:bái shān
1.山顶覆盖著白雪的山。
2.山名:(1)指天山。参见「天山」条。(2)指祁连山。参见「祁连山」条。(3)指长白山。参见「长白山」条。
《國語辭典》:白山黑水  拼音:bái shān hēi shuǐ
1.长白山和黑龙江。《金史。卷一。世纪本纪》:「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2.泛指中国大陆东北地区。如:「游览了白山黑水,感受到幅员的广袤。」清。唐孙华〈鹰坊歌与夏重恺功同赋〉:「白山黑水出异产,在昔辽代曾穷搜。」
《漢語大詞典》:千山
(1).极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 宋 王安石 《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2).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南部,为 长白山 的支脉。上有 月芽 、 钵盂 、 笔架 等十余峰。奇峰迭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国语辞典》:松花江  拼音:sōng huā jiāng
河川名。源出长白山的天池。流经吉林省城至扶馀县与嫩江会合,东流入黑龙江。
《國語辭典》:白头山(白頭山)  拼音:bái tóu shān
长白山的别名。参见「长白山」条。
《国语辞典》:图们江(图们江)  拼音:tú mén jiāng
河川名。源出长白山,与鸭绿江源相对,接近松花江源。东流为与韩国的界河,至韩国庆兴城东注于日本海,全长约四百七十九公里。也作「豆满江」、「徒们江」、「土们江」、「统门」。
《國語辭典》:白山黑水  拼音:bái shān hēi shuǐ
1.长白山和黑龙江。《金史。卷一。世纪本纪》:「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2.泛指中国大陆东北地区。如:「游览了白山黑水,感受到幅员的广袤。」清。唐孙华〈鹰坊歌与夏重恺功同赋〉:「白山黑水出异产,在昔辽代曾穷搜。」
《漢語大詞典》:白头山天池
在中国和朝鲜边境的长白山主峰白头山顶。火山口湖。面积9.8平方千米。最大水深373米,为中国最深的湖泊。湖水由北边缺口流出,跌落成高68米的长白瀑布,为松花江源地。
《漢語大詞典》:东北虎(東北虎)
产于我国东北 小兴安岭 、 长白山 等处的一种虎。体型大,毛色较淡。为我国一类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