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眉毫
眉中长毛。亦泛指眉毛。 唐 陆龟蒙 《和题支山南峰僧韵》:“眉毫霜细欲垂肩,自説初栖海岳年。” 宋 王禹偁 《寄赞宁上人》诗:“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一:“谚云:眉毫不如耳毫,耳毫不如老饕。故 苏东坡 作《老饕赋》。”
《國語辭典》:毛人  拼音:máo rén
身上长满长毛的怪人。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七:「忽遇一人,身长丈馀,遍体皆毛,从山北来,精见之大怖,自谓必死,毛人径牵其臂,将至山曲入大丛茗处,放之便去。」
《漢語大詞典》:毛孩
面部或全身生有长毛的小孩。为遗传上的一种返祖现象。
《国语辞典》:马鬃(马鬃)  拼音:mǎ zōng
马脖子上的长毛。唐。李洞〈赠永崇李将军充襄阳制置使〉诗:「猎时陪帝马鬃香,九城王气生旗队。」
《漢語大詞典》:龙鬣(龍鬣)
龙颈上的长毛。 唐 李沇 《醮词》:“八极鼇柱倾,四溟龙鬣沸。”
分類:长毛
《國語辭典》:大毛  拼音:dà máo
1.长毛的皮衣。用狐、貉或滩羊皮制成。《红楼梦》第九回:「大毛衣服我也包好了,交出给小子们去了。」
2.大陆地区指人民币单位元的戏称。如:「一个月才领几十大毛,谈什么现代化生活?」
《漢語大詞典》:鬃毛
马、猪等动物颈部的长毛。 宋 徐咸 《相马书·宝金歌》:“寿旋顶门高过眼,鬃毛茸细万丝分。”《西游记》第十八回:“﹝妖怪﹞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 艾青 《启明星·乌珠穆沁马》诗:“他看中那第一匹,它是它们的兄长,跑得比它们轻快,鬃毛比它们的长。”
《漢語大詞典》:麦蛾(麥蛾)
昆虫。成虫淡黄色,翅膀窄而尖,后缘有一排长毛;幼虫乳白色,生活在谷粒内,危害稻谷、麦、玉米等。 宋 道潜 《东园》诗:“斜照明明射竹篱,桑阴翳翳麦蛾飞。”
《漢語大詞典》:鬃鬣
马颈部的长毛。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补遗》:“时塞外亦有善马来贡者,上俾之教习,无不曲尽其妙。因命衣以文绣,络以金银,饰其鬃鬣,间杂珠玉。”
《漢語大詞典》:毛民
古传说中的 毛民国 。其人体上长有长毛。山海经·海外东经:“ 毛民之国 在其北,为人身生毛,一曰在 玄股 北。”《淮南子·墬形训》:“自东南至东北方,有 大人国 、 君子国 、 黑齿民 、 玄股民 、 毛民 。” 高诱 注:“其人体半生毛,若矢鏃也。”
《漢語大詞典》:鬃头(鬃頭)
谓头上披着长毛。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禽:“乌凤,如喜雀,色紺碧,颈毛类雄鸡,鬃头有冠。”
分類:长毛
《漢語大詞典》:彘豪
猪颈部的长毛,猪鬃。 明 夏完淳 《招魂》:“耳鼠彘豪,殊形横峙些。”
《漢語大詞典》:豪马(豪馬)
传说中的一种四脚有长毛的马。穆天子传卷四:“天子之豪马、豪牛、尨狗、豪羊,以三十祭 文山 。” 郭璞 注:“豪,犹髦也。山海经云:‘髦马如马足四节皆有毛。’”
分類:长毛郭璞
《漢語大詞典》:鬣毛
动物头颈部长毛。 冯至 《蚕马》诗:“她倦倦地望着衰花枯叶,轻抚着骏马的鬣毛。” 杨朔 《前进,钢铁的大军!》:“战马都昂着头,振奋着鬣毛。”
《漢語大詞典》:香鬃
同“香騣”。
指骏马的颈上长毛。
《漢語大詞典》:香騣
指骏马的颈上长毛。 唐 李白 《代赠远》诗:“胡马西北驰,香騣摇緑丝。”
《漢語大詞典》:香騣
指骏马的颈上长毛。 唐 李白 《代赠远》诗:“胡马西北驰,香騣摇緑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