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9,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铜竹
总长
民长
建麾
官都
大案
盐院
札子
省臣
贰守
主诺
雌堂
驿长
竹使符
冥司
《漢語大詞典》:铜竹(銅竹)
犹铜符,铜印。古代地方长官所佩。 唐 裴度 《送刘》诗:“不归丹掖去,铜竹漫云云。” 清 姚鼐 《消苑望郎山有怀朱克斋》诗:“男儿三十分铜竹,多少功名到白头。”
《漢語大詞典》:总长(總長)
辛亥革命后成立的 南京 临时政府各部的长官。亦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央政府各部最高长官之名称。
《漢語大詞典》:民长(民長)
百姓的长官。吕氏春秋·振乱:“凡为天下之民长也,虑莫如长有道而息无道,赏有义而罚不义。”
分類:百姓长官
《漢語大詞典》:建麾
(1).建,树立;麾,旌旗。周礼·春官·巾车:“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
(2).古代建大麾以封藩国,后因以“建麾”指出任地方长官。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建麾作牧,明德攸在。” 李善 注:“麾,旌旗之名,州将所执也。”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二:“今人守郡谓之建麾。”
《漢語大詞典》:官都
国家众官的首长或某地方某单位的行政长官。管子·问:“问五官有度制,官都其有常断,今事之稽也何待?” 尹知章 注:“官都,谓总摄诸司者也。” 郭沫若 等集校:“此‘官都’与‘五官’同列,当为中央之官都……唯官都有大小之别,在中央者‘总摄诸司’,等於冢宰, 尹 俞 未误。在地方及其他官职,亦有都,《度地篇》水官有都,即其证。”
《漢語大詞典》:大案
(1). 清 代各省行政长官向中央政府同时列名保举一大批下属晋级,称为大案。《老残游记》第四回:“老兄可以捐个同知,今年随摺一个过班,明年春间大案,又是一个过班,秋天引见,就可得 济东泰武临道 。”
(2).指重大案件。如:近年来抓紧审理经济领域中的大案、要案,依法判处了一些贪污盗窃分子。
《漢語大詞典》:盐院(鹽院)
(1).官署名。盐政衙门。儒林外史第二二回:“我是要到 扬州 盐院太老爷那里去説话的,你们小心伺候。”
(2).官名。管理盐务的长官。清史稿·礼志十:“运使见督抚、盐院,与司道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所以盐院的供应,以及缉私犒赏,赡养穷商子孙,一切费用,都出在里面。”
《國語辭典》:札子  拼音:zhá zi
官府中的往来文书。《水浒传》第一六回:「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另修一封书在中间,太师跟前重重保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他叫做蓝宝堂,得了札子到差之后,便去见总督。」也作「劄子」。
《漢語大詞典》:省臣
行省的长官。 明 何孟春 《馀冬绪录摘抄》卷五:“国初,中原地兵兴之后,田多荒芜者, 太祖 命省臣计议。”《剪灯馀话·泰山御史传》:“省臣以孝弟力田荐,不报。”
分類:行省长官
《漢語大詞典》:贰守(貳守)
(1).州府长官太守的副手。 元 揭傒斯 《题临江同知问流民事迹》诗:“ 临江 贰守廉且武,手缚其渠散其伍。” 明 张居正 《赠荆门守黄君升开封贰守序》:“ 黄君 既晋 开封 贰守,旧僚某子,曾为文以赠之。” 明 李开先 《送陈平冈大名别驾序》:“府迺县之大者也;贰守,令之长者也。”
(2).谓任同知之职。 清 全祖望 《墨云董文墓志铭》:“ 永昌 之贰守於 东莱 也,招先生为左海之行。” 清 卢文弨 《翰林院侍讲学士秦公墓志铭》:“先世有贰守 江 南之 太平 者,因家 当涂 。”
《漢語大詞典》:主诺(主諾)
古代地方长官对下属意见签署表示同意,称为“主诺”。 唐 陈子昂 《为资州郑使君让官表》:“坐啸徒积,主诺空慙。” 唐 张说 《出湖寄赵冬曦》诗之二:“ 湘浦 未赐环, 荆门 犹主诺。”
《漢語大詞典》:雌堂
古时州一级地方长官听事之堂。 宋 黄朝英 《靖康缃素杂记·黄阁》:“黄堂者,太守听事之堂也,亦谓之雌堂……﹝ 宋子京 ﹞《初到郡斋》云:‘姑俟天藏疾,雌堂日宴居。’”后因称太守为“雌堂”。
分類:长官太守
《漢語大詞典》:驿长(驛長)
掌管驿站的长官。《唐律·厩库·监主借官奴畜》:“驛长私借人马驴者,各减一等,罪止杖一百。”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驛长不遇梅花使,孤身去客三千里。”
《漢語大詞典》:竹使符
(1). 汉 时竹制的信符。右留京师,左与郡国。凡发兵用铜虎符,其馀征调用竹使符。汉书·文帝纪:“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亦省称“ 竹使 ”。后汉书·杜诗传:“旧制发兵,皆以处符,其餘徵调,竹使而已。”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 郑康成 周礼注云:‘今日徵郡守以竹使符。’”
(2).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 南朝 梁元帝 《侍中新渝侯墓志铭》:“三分竹使,再徙建旟。” 唐 房孺复 《酬窦大闲居见寄》:“名惭竹使宦情少,路隔 桃源 归思迷。” 宋 苏轼 《送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诗:“ 中山 保塞 两穷边,卧治雍容已百年,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
(3).借指州郡长官。 唐 张九龄 《登荆州城楼》诗:“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國語辭典》:冥司  拼音:míng sī
阴府的有司。《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儿死去,见了冥司,冥司道:『儿无罪』不行拘禁,得属后土夫人帐下,掌传笺奏。」
分類:阴间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