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亭 → 停亭”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长亭(長亭)  拼音:cháng tíng
古时每十里所设供行人休憩的驿站。唐。李白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宋。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國語辭典》:十里长亭(十里長亭)  拼音:shí lǐ cháng tíng
泛指送别的地方。古时于路旁,每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行人憩息。因此,近城的十里长亭常为人们送别的地方。宋。苏轼〈送孔郎中赴陕郊〉诗:「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
《漢語大詞典》:短长亭(短長亭)
短亭和长亭的并称。 宋 苏轼 《送运判朱朝奉入蜀》诗:“梦寻西南路,默数短长亭。” 清 蒋春霖 《南乡子》词:“燕麦青青,大河西畔短长亭。”参见“ 短亭 ”。
分類:长亭
《國語辭典》:短亭  拼音:duǎn tíng
古代城外五里处所设立的亭子。设于路边,供往来行旅客商休息。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唐。李白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国语辞典》:长亭短亭(长亭短亭)  拼音:cháng tíng duǎn tíng
古时设于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后比喻连绵不断的旅程。《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一。升仙记。行程伤感》:「长亭短亭,衰草西风景。」
《國語辭典》:十里长亭(十里長亭)  拼音:shí lǐ cháng tíng
泛指送别的地方。古时于路旁,每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行人憩息。因此,近城的十里长亭常为人们送别的地方。宋。苏轼〈送孔郎中赴陕郊〉诗:「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