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68,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锡碧
锡器
锡穴
锡胙
锡安
禅锡
白锡
班锡
被锡
备锡
顿锡
担锡
龙锡
锡钵
锡鈇
《骈字类编》:锡碧(锡碧)
史记司马相如传见金银下
《国语辞典》:锡器(锡器)  拼音:xí qì
锡制的器皿。
分类:器皿
《骈字类编》:锡穴(锡穴)
水经注白石滩县故春秋之锡穴地也故属汉水中
《韵府拾遗 遇韵》:锡胙(锡胙)
梅尧臣奉慈庙孟秋摄事诗锡胙人移俎焚辞漏画筹
《国语辞典》:锡安(锡安)  拼音:xí ān
山名。指圣经旧约时代耶路撒冷城内,今名奥弗尔山的东山。因此,圣经中多用锡安来代表耶路撒冷。另外,因为锡安为以色列人的上帝雅赫维的居所和施行政治之处,故亦用来指犹太人的故土,象徵犹太教或犹太民族的愿望。
《漢語大詞典》:禅锡(禪錫)
即佛教法器锡杖,杖头有锡环,故名。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蜀冈录》:“ 世宗 赐‘万松月共衣珠朗,五夜风吹禪锡鸣’一联。”
《骈字类编》:白锡(白锡)
郑载堉律学新说见上
《漢語大詞典》:班锡(班錫)
班赐。宋书·孝武帝纪:“军幢以下,普量班锡。”南史·后妃传上·宋孝武文穆王皇后:“后率六宫躬桑于西郊,皇太后观礼,妃主以下并加班锡。”周书·李惇传:“﹝ 太祖 ﹞每有遐方服玩,异域珍奇,无不班锡。”
《漢語大詞典》:被锡(被錫)
古代妇女的假发。被,“ 髲 ”的古字;锡,通“ 鬄 ”。仪礼·少牢馈食礼:“主妇被锡衣移袂。” 郑玄 注:“被锡读为髲鬄。古者或剔贱者、刑者之髮,以被妇人之紒为饰,因名髲鬄焉。”
分類:妇女假发
《骈字类编》:备锡(备锡)
魏志太祖纪注陛下乃发盛意开国备锡以贶愚臣地比齐鲁礼同藩王非臣无功所宜膺据 郑馀庆祭杜太保文崇秩屡增湛恩备锡
《漢語大詞典》:顿锡(頓錫)
谓僧人住止。锡,锡杖。 唐 刘禹锡 《夔州始兴寺移铁像记》:“按此寺始於 宇文周 初,濒江埤庳。皇 唐 神龙 中,为水所坏。有 波那赖耶国 僧 广照 浮海而至,顿锡不去,遂移於今道场所。”参见“ 驻锡 ”。
《漢語大詞典》:驻锡(駐錫)
僧人出行,以锡杖自随,故称僧人住止为驻锡。 唐 黄滔 《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大师﹞遂驻锡卓菴,名其地曰 龟洋 焉。”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诗僧 齐己 驻锡 巴陵 ,欲吟一诗,竟未得意。”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祥异·锡杖御盗》:“ 康熙 中, 諦辉和尚 驻锡 灵隐寺 ,一夕,忽呼侍者曰:‘取吾锡杖横山门间,今夜有凶人来,当慎之。’”《人民日报》1981.2.28:“我带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和尚当年驻锡的 白龙寺 。”
《漢語大詞典》:担锡(擔錫)
(1).锡杖横担在肩上。锡,锡杖,僧人的法器。 唐 岑参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诗:“担锡 香鑪 緇,钓鱼沧浪翁。”
(2).借指僧人出行。 唐 李山甫 《迁居清溪和刘书记见示》:“担锡归来竹绕谿,过津曾笑 鲁 儒迷。”
《骈字类编》:龙锡(龙锡)
辽史耶律赫噜传群臣请立太祖太祖辞赫噜曰闻于越之生也神光烛天异香盈幄梦受神诲龙锡金佩天道无私必应有德
《骈字类编》:锡钵(锡钵)
水经注阳水东径故七级寺禅房南水北则长庑遍驾迥阁承阿林之际则绳坐疏班锡钵□设所谓修修释子眇眇禅栖者也
《骈字类编》:锡鈇(锡鈇)
齐书纪僧真传初上在淮阴治城得古锡鈇大数尺下有篆文莫能识者僧真曰何须辨此文字此自久远之物九锡之徵也太祖曰卿勿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