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淆舛
混杂错乱。 南朝 梁 谢举 《与王公朝贵书答》:“窃闻语曰:万物纷糺,则悬诸天象;立言淆舛,则折乎圣理。昭昭自古聿蔚。”
《國語辭典》:殽舛  拼音:yáo chuǎn
殽乱讹错。《新唐书。卷一三二。蒋乂传》:「将明在集贤,值兵兴,图籍殽舛,白宰相请引乂入院,助力整比。」
《漢語大詞典》:淫错(淫錯)
混杂错乱。 汉 张衡 《温泉赋》:“六气淫错,有疾癘兮。”
《漢語大詞典》:驳乱(駁亂)
驳杂错乱。 唐 柳宗元 《柳宗直〈西汉文类〉序》:“左右史混久矣,言事驳乱,尚书春秋之旨不立。”
《漢語大詞典》:驳错(駁錯)
混杂错乱。《晋书·李重传》:“然承 魏氏 彫弊之跡,人物播越,仕无常朝,人无定处,郎吏蓄於军府,豪右聚於都邑,事体驳错,与古不同。”
《漢語大詞典》:混错(混錯)
混淆,错乱。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欲听言察貌,则或似是而非,真伪混错。”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操柯犹豫,废法効非,枉直混错,终於负败。”
分類:混淆错乱
《漢語大詞典》:溷错(溷錯)
混杂错乱。后汉书·陈宠传:“﹝ 昱 ﹞其所平决,无不厌服众心。时司徒辞讼,久者数十年,事类溷错,易为轻重,不良吏得生因缘。”
《國語辭典》:闇乱(闇亂)  拼音:àn luàn
昏闇杂乱。《书经。多士》:「凡四方小大邦丧,罔非有辞于罚」句下汉。孔安国。传:「故凡四方小大国丧灭,无非有辞于天所罚,言皆有闇乱之辞。」
分類:昏暗错乱
《漢語大詞典》:顿舛(頓舛)
滞涩错乱。南齐书·文学传·陆厥:“故知天机启,则律吕自调;六情滞,则音律顿舛也。”
分類:滞涩错乱
《漢語大詞典》:干误(干誤)
谓冲犯而使错乱。 三国 蜀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斩断》:“干误次第,才可呵止,度营出入,不由门户,不自啟白,姦邪所起,知者不告,罪同一等。”
分類:冲犯错乱
《漢語大詞典》:舛文
错误的字或错乱的文句。 清 龚自珍 《最录七佛偈》:“问:‘有舛文乎?’答:‘《拘留孙偈》,第二句第七字是了字,非幻字,作幻字则蔓矣。’”
《漢語大詞典》:瞀妄
错乱荒诞。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说稗·石头记:“又以 贾敬 丙辰进士,故乱其辞,以 寳玉 影 揆叙 ,皆瞀妄不足詰。”
分類:错乱荒诞
《國語辭典》:颉滑(頡滑)  拼音:xié huá
1.错乱。《庄子。徐无鬼》:「颉滑有实,古今不代。」
2.不正的言辞。《庄子。胠箧》:「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辨矣。」
分類:错乱混淆
《國語辭典》:辙乱旗靡(轍亂旗靡)  拼音:chè luàn qí mǐ
语本《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车辙痕迹紊乱,旗帜四处倒地。形容军队溃败的样子。《孽海花》第二五回:「陆军方面,言、鲁、马、左四路人马,在平壤和日军第一次正式开战,被日军杀得辙乱旗靡。」
《漢語大詞典》:刓缪(刓繆)
损坏错乱。新唐书·郑覃传:“ 覃 以经籍刓繆,博士陋浅不能正,建言:‘愿与鉅学鸿生共力讎刊,準 汉 旧事,鏤石太学,示万世法。’”
分類:损坏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