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触锋(觸鋒)
触犯锋刃。谓亲临战斗。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突刃触锋,为士卒先。” 唐 柳宗元 《贺诛淄青逆贼李师道状》:“某特承朝奬,谬列藩臣,常以突刃触锋,未为效节,膏原润草,岂足酬恩。”
《漢語大詞典》:椎锋(椎鋒)
冲击敌人前锋。新唐书·段志玄传:“ 高祖 兴,以千人从,授右领大都督府军头。下 霍邑 、 絳郡 ,攻 永丰仓 ,椎锋最。”资治通鉴·汉景帝三年:“ 吴王 问诸老将,老将曰:‘此年少,椎锋可耳,安知大虑!’”
《漢語大詞典》:锋生(鋒生)
形容健谈而动听。新唐书·韦渠牟传:“ 渠牟 有口辩,虽於三家未究解,然答问锋生,帝听之意动。”
分類:健谈动听
《韵府拾遗 冬韵》:蹈锋(蹈锋)
魏书世祖太武皇帝纪近遣尚书封铁剪除亡命将士有尽忠竭节者今皆追赠爵号或有蹈锋履难以自效者以功次进位
《漢語大詞典》:挫锋(挫鋒)
(1).锋芒受挫。
(2).回锋。书法的一种笔法。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跋荣郡王临快雪内景二帖:“大凡六朝相传笔法,起处无尖锋,亦无驻痕;收处无缺笔,亦无挫锋,此所谓不失篆、分之遗意者。”
《漢語大詞典》:锋端(鋒端)
兵器或毛笔等的尖端。《韩诗外传》卷七:“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二刻拍案惊奇卷二:“若另换一管,锋端不同了。”
《漢語大詞典》:锋矢(鋒矢)
(1).刀和箭。史记·苏秦列传:“进如锋矢,战如雷霆,解如风雨。” 张守节 正义:“ 齐 军之进,若锋芒之刀,良弓之矢,用之有进而无退。”
(2).锋利的箭。三国志·魏志·公孙康传“悉斩送 弥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起 等金鼓始震,锋矢乱发,斩首三百餘级,被创赴水没溺者可二百餘人。”
分類:锋利
《漢語大詞典》:边锋(邊鋒)
(1).指守边军队。 宋 王圭 《西京左藏库副使张搢可庄宅副使制》:“昔者,西师在边,尔尝戮力,边锋之下,第劳者多,今监司为言,犹鬱进拔之路。”
(2).指足球、冰球等球类比赛时位置在两侧的前锋。
《骈字类编》:高锋(高锋)
后汉书光武帝纪赞长毂雷野高锋彗云
《漢語大詞典》:锋镞(鋒鏃)
犹锋镝。借指兵器或战争。后汉书·西羌传论:“自脱於锋鏃者,百不一二。”
分類:兵器战争
《漢語大詞典》:陷锋(陷鋒)
冲锋。三国志·魏志·吕布传:“ 布 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 成廉 、 魏越 等,陷锋突陈,遂破 燕 军。”参见“ 衝锋 ”。
分類:冲锋
《國語辭典》:冲锋(衝鋒)  拼音:chōng fēng
突入敌阵冲杀。《魏书。卷九。肃宗纪》:「妖党狂丑,必可荡涤。冲锋斩级,自依恒赏。」
《國語辭典》:偏锋(偏鋒)  拼音:piān fēng
1.书法上采偃侧的笔法,或以为病笔,然而运用得当,亦可造成特别效果。如:「好的书法作品常以正锋、偏锋兼用,方能耐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偏锋、正锋之说,古来无之,无论右军,不废偏锋。」
2.言论、文章或行为过于极端。如:「他的言行常走偏锋,让人不禁捏把冷汗。」《镜花缘》第一七回:「若只管闹这偏锋,只怕越趋越下,岂能长进?」
《漢語大詞典》:玉锋(玉鋒)
明亮的剑刀锋。 唐 李贺 《走马引》:“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分類:明亮刀锋
《漢語大詞典》:锋距(鋒距)
犹锋芒。距,鸡爪后突出如趾的尖骨,相斗时以刺对方。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台省·房心宇侍御:“时 房 方盛气,其锋距亦劲,臺省为之结舌。”
《韵府拾遗 冬韵》:履锋(履锋)
五代史唐臣符存审传存审谓其子曰吾少提一剑去乡里履锋冒刃出死入生而得至此也因出其身所中矢镞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