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锅驼机(鍋駝機)
锅炉和蒸汽机连在一起的动力机器,有的装着轮子,可以移动。锅驼机可以带动水车、发电机或其他各种机械,用煤炭、木材做燃料,适于农村使用。 马烽 《三年早知道》:“如今咱们社有四部锅驼机,这几天都集中到井上用了。”
《漢語大詞典》:锅铁脸(鍋鐵臉)
青黑脸皮。锅铁呈黑色。儒林外史第二回:“外边走进一个人来,两隻红眼边,一副锅铁脸。”
《國語辭典》:锅饼(鍋餅)  拼音:guō bing
一种贴在铁锅里,用火烘烤成较硬的烙饼。
分類:烙饼
《韵府拾遗 庚韵》:锅铛(锅铛)
齐民要术鸡鸭子饼破泻瓯中少与盐锅铛中膏油煎之令成团饼
《漢語大詞典》:锅底饭(鍋底飯)
锅巴。南史·孝义传上·陈遗:“母好食锅底饭。 遗 在役,恒带一囊,每煮食輒録其焦以貽母。”一本作“ 鎗底饭 ”。
分類:锅巴
《漢語大詞典》:锅底钱(鍋底錢)
方言。按户出的钱。如:本村神庙唱戏,每家要出一元钱,谓之“锅底钱”,即凡有锅之家,均需出钱。
分類:方言
《骈字类编》:锅铫(锅铫)
江行杂录见盂勺下
《漢語大詞典》:锅房(鍋房)
方言。厨房。 陈登科 《活人塘》十:“ 大凤子 苦着脸,在锅房口拿起一只柳筐。”
分類:方言厨房
《骈字类编》:锅骨(锅骨)
佩楚轩客谈见镜脐下
《漢語大詞典》:锅灰(鍋灰)
锅底的烟灰。《西游记》第六九回:“锅灰名为‘百草霜’,能调百病。” 左齐 《唤醒了的山城》:“墙壁、门板、竹片也成了我们的标语牌,锅灰、木炭成了墨汁的代用品。”
分類:锅底烟灰
《國語辭典》:锅伙(鍋伙)  拼音:guō huo
旧时的工人、小贩等临时共同食宿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锅块(鍋塊)
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大饼,大而且厚。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六章:“两边许多 胡 匪兵坐在地上,抱着步枪啃着白日飞机撩下来的‘锅块’。”自注:“西北的一种大饼,大而且厚。”
《漢語大詞典》:锅帘(鍋簾)
方言。用高粱秸等编扎成的锅盖。 梁斌 《播火记》第一卷六:“就快吃完了饭,碗也顾不得洗刷,锁上门,盖上锅帘,拿起拐杖走出来。”
《國語辭典》:锅炉(鍋爐)  拼音:guō lú
1.一种钢板所制成,包含装水容器与烧火装置的密闭容器,容器内装水,燃烧燃料,使之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汽,用来产生动力。也称为「蒸汽发生器」。
2.用来烧热水的器具。
《國語辭典》:锅门(鍋門)  拼音:guō mén
旧时烹饪的灶前方有一开口,用以添加柴火。《西游记》第三六回:「那和尚在窗眼儿里看见,就吓得骨软觔麻,慌忙往床下拱,道人就往锅门里钻。」也称为「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