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吊著锅子底(吊著锅子底)  拼音:diào zhe guō zi dǐ
锅底朝上,放著不用。比喻穷得没饭吃。《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常时是穷光棍,自己吊著锅子底,认了回去,与他甚么吃?」
分类:锅底朝上
《国语辞典》:吃著碗里,看著锅里(吃著碗里,看著锅里)  拼音:chī zhe wǎn lǐ,kàn zhe guō lǐ
比喻贪心不足。《金瓶梅》第七二回:「罢么,你还哄我哩!你那吃著碗里,看著锅里的心儿,你说我不知道!」《红楼梦》第一六回:「那薛老大也是吃著碗里,看著锅里的。这一年来的光景,他为要香菱不能到手,和姨妈打了多少饥荒。」
分类:贪心不足
《国语辞典》:一个锅里吃饭的(一个锅里吃饭的)  拼音:yī ge guō lǐ chī fàn de
(歇后语)待遇平等,不分彼此。如:「大家一起做事,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何必斤斤计较呢?」
《国语辞典》:盖锅煮皮儿,开锅煮馅儿(盖锅煮皮儿,开锅煮馅儿)  拼音:gài guō zhǔ pí ér,kāi guō zhǔ xiàn ér
(谚语)煮水饺的窍门。如:「煮水饺只要记得盖锅煮皮儿,开锅煮馅儿这句话便行。」
分类:谚语窍门
《国语辞典》:急得有如热锅中的蚂蚁(急得有如热锅中的蚂蚁)  拼音:jí de yǒu rú rè guō zhōng de mǎ yǐ
形容非常焦急,如同在热锅中四处乱窜的蚂蚁一般。如:「因女儿彻夜未归,她急得有如热锅中的蚂蚁。」
《国语辞典》:借米下得锅,讨米下不得锅(借米下得锅,讨米下不得锅)  拼音:jiè mǐ xià de guō,tǎo mǐ xià bù de guō
(谚语)借来的米,因迟早要归还,故可煮来吃;讨来的米,吃了就得终生感恩,故不可以下锅。指有借有还的事不必太放在心上。如:「借米下得锅,讨米下不得锅,大家朋友一场,这点钱改天再说。」《崇祯本金瓶梅》第三一回:「你且得手使了,到明日做上官儿,慢慢陆续还他,也是不迟。常言俗语说得好,借米下得锅,讨米下不的锅。哄了一日是两晌。何况你又在他家曾做过买卖,他那里把你这几两银子放在心上?」
《国语辞典》:热锅头上洒水(热锅头上洒水)  拼音:rè guō tóu shàng sǎ shuǐ
(歇后语)无济于事。在火热的锅上洒水,马上就蒸发了,表示对事情没有任何帮助。《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怎当得子春这个大手段,就是热锅头上洒著一点水,济得甚事!」
《国语辞典》:兜著豆子寻锅(兜著豆子寻锅)  拼音:dōu zhe dòu zi xún guō
(歇后语)要吵。吵音谐「炒」。兜著豆子找锅子,打算将它炒熟。比喻想要跟人吵架。
《国语辞典》:锅是铁铸成的(锅是铁铸成的)  拼音:guō shì tiě zhù chéng de
(谚语)比喻铁定的事实,根本不能改变。《醒世姻缘传》第一三回:「珍哥问了抵偿,方知道那锅是铁铸成的,扯了晁大舍号淘痛哭。」
《国语辞典》:烟袋锅子(烟袋锅子)  拼音:yān dài guō zi
装置于旱烟袋顶端用以盛烟叶的用具。多用铜或金属制成。也作「烟袋锅儿」、「烟锅」。
《国语辞典》:抱砂锅(抱砂锅)  拼音:bào shā guō
砂锅为以前最廉价的食具,容易破裂。乞丐捡到被丢弃的破砂锅后,便用它来乞讨剩饭菜。后世遂称当了乞丐为「抱砂锅」。也称为「抱瓦罐」。
《国语辞典》:吃火锅(吃火锅)  拼音:chī huǒ guō
1.用火锅煮东西吃。
2.篮球比赛时,球员投篮时,球被对方球员从上空拍截下来,称为「吃火锅」。
《国语辞典》:锅圈儿(锅圈儿)  拼音:guō quān ér
1.枕垫在锅底,可使锅子稳立的圈形物体。
2.一种古代小孩子所留的发式,头顶部分剔去,只留四周的头发。
《国语辞典》:盖火锅(盖火锅)  拼音:gài huǒ guō
运动用语。篮球比赛的一种防守行为。比赛时,进攻球员投篮后,防守球员在球到最高点之前将球拍打下来的动作。
《国语辞典》:电子锅(电子锅)  拼音:diàn zǐ guō
较新式的电锅。保温时以半导体为发热体,而锅盖与锅壁间填有隔热材料,可不受外面温度影响,并具有电子电路,操控方便简易,与传统电锅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