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锁枷(锁枷)  拼音:suǒ jiā
旧时限制犯人行动的刑具。《红楼梦》第一回:「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漢語大詞典》:缨锁(纓鎖)
缨与锁。比喻束缚之物。 南朝 梁 王筠 《与东阳盛法师书》:“弟子恨此樊笼,迫兹缨锁,无由问道,抚躬如失。”
分類:束缚
《骈字类编》:动锁(动锁)
唐 韩偓 春尽日 外院池亭闻动锁,后堂阑槛见垂帘。
《漢語大詞典》:杻锁(杻鎖)
手铐与项锁。古时刑具。亦指带着手铐与项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会狱》:“丑扮 柳敬亭 杻锁上。”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若未经审结,须牢加杻锁。”
《漢語大詞典》:钳锁(鉗鎖)
亦作“ 钳鏁 ”。
(1).旧时小儿的金属首饰。百喻经·小儿得欢喜丸喻:“时有一人持欢喜丸授与小儿。小儿得已,贪其善味,不顾身物。此人即时解其钳鏁、瓔珞、衣物,都尽持去。”
(2).古代两种刑具。用以束颈、锁身。新唐书·刑法志:“杻校钳锁,皆有长短广狭之制,量囚轻重用之。”
《骈字类编》:木锁(木锁)
宋 梅尧臣 朝二首 其二 木锁初开水上城,竹篱深闭日光生。
《漢語大詞典》:连锁甲(連鎖甲)
即锁子甲。其甲五环相互,一环受镞,诸环拱护,使箭不能入。 唐 李贺 《贵主征行乐》:“奚骑黄铜连锁甲,罗旗香干金画叶。”
《國語辭典》:联锁(聯鎖)  拼音:lián suǒ
一种戒具。用于外役作业时,围锁于人犯腰间,并互相联结,以防脱逃。依司法行政核定之监所戒具标准表,其质料为铁,长度为五公尺,重量为三公斤。
《漢語大詞典》:锁士(鎖士)
亦作“鏁士”。亦作“鎻士”。 囚禁的士人。梁书·元帝纪:“长徒鏁士,特加原宥。”南史·梁纪下·元帝作“鎻士”。隋书·刑法志:“遇赦降死者,黵面为刧字,髠钳,补冶锁士终身。”
分類:囚禁士人
《漢語大詞典》:锁铨(鎖銓)
宋 代铨选授官亦须经锁试,故称“锁銓”。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今员多闕少,四时计选犹虑壅塞,况锁銓乎?”参阅宋史·选举志四
分類:铨选选授
《韵府拾遗 庚韵》:锁卿(锁卿)
梁书王僧辩传岳阳王军袭江陵人情搔扰世祖遣左右往狱问计于僧辩僧辩具陈方略登即赦为城内都督俄而岳阳奔退而鲍泉力不能尅长沙世祖乃命僧辩代之数泉以十罪遣舍人罗重欢领斋仗三百与僧辩俱𤼵既至重欢赍令书先入僧辩从斋仗继进泉方拂席坐而待之僧辩既入背泉而坐曰鲍即卿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勿以故意见待因语重欢出令泉即下地锁于床侧
《骈字类编》:锁内(锁内)
礼记月令修键闭慎管籥疏管籥与键闭别文则非键闭之物故云抟键器以铁为之似乐器之管籥搢于锁内以抟取键也
《漢語大詞典》:锁哪(鎖哪)
见“ 锁呐 ”。
《漢語大詞典》:锁呐(鎖呐)
亦作“ 锁哪 ”。 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明 王磐 《朝天子·咏喇叭》曲:“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什物》《在阁知新录》:“近乐器中有锁呐, 正德 时词曲作唆哪,盖后起之名,故字体随人书也。” 茅盾 《子夜》二:“风吹来外面‘鼓乐手’的锁呐和笛子的声音,也显得异常悲凉。”
《漢語大詞典》:锁梁(鎖梁)
亦作“鏁梁”。 指眉心,两眉之间。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黥:“乃令刻其眉,以青填之,烧鏁梁,灼其眼角。”
分類:两眉
《國語辭典》:锁国(鎖國)  拼音:suǒ guó
闭关自守,使其国家不与外国接触。如日本十七世纪的锁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