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刬刮
铲除;消除。 唐 韩愈 《进撰平淮西碑文表》:“伏惟 唐 至陛下,再登太平,剗刮羣姦,扫洒疆土,天之所覆,莫不宾顺。” 清 薛福成 《书益阳胡文忠公与辽阳官文恭公交欢事》:“亦圣明大公无私、剗刮畦畛,不稍岐视之效也。”
分類:铲除消除
《漢語大詞典》:删刈
削除;铲除。 鲁迅 《野草·题辞》:“野草……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分類:削除铲除
《漢語大詞典》:刬祓
铲除。新唐书·循吏传序:“ 唐 兴,承 隋 乱离,剗祓荒荼,始择用州刺史、县令。”
分類:铲除
《漢語大詞典》:铲薙(鏟薙)
铲除;削平。《居易续谈》引 明 张瑗 《刬平魏忠贤碑墓记事》诗:“及此不铲薙,无乃忤苍苍。”
分類:铲除削平
《漢語大詞典》:铲灭(剷滅)
铲除;消灭。 章炳麟 《秦献记》:“ 商君 以《乐》为‘六虱’(《靳令篇》),欲尽铲灭之,而以法家相 秦 者宗其术。”
铲除;消灭。 胡也频 《到莫斯科去》十八:“她觉得她应该去做整个剷灭这一伙人的工作。”
分類:铲除消灭
《漢語大詞典》:斫刬(斫剗)
铲除。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 童贯 轿中木板上生杂草,斫剗復生。”
分類:铲除
《漢語大詞典》:铲剃
铲除;削平。
分類:铲除削平
《漢語大詞典》:莳刈(蒔刈)
铲除。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遗·中国地质略论》:“况忽见碧瞳晳面之异种人,指挥经营,丁丁然日凿吾土,必有一种不能思议之感想,浮游于脑,而惊,而惧,而愤,挥梃而起,蒔刈之以为快。”
分類:铲除
《国语辞典》:除害  拼音:chú hài
铲除为害作乱的败类。《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既不能躬耕以食其力,但当亲冒矢石,为民除害,稍可自安也。」《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君为国家除害,正是大功,何言罪也?」
《國語辭典》:锄犁(鋤犁)  拼音:chú lí
锄头和犁,泛指耕作田地的农具。唐。杜甫〈兵车行〉:「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国语辞典》:不剪(不剪)  拼音:bù jiǎn
不加以铲除、拔剪。晋。潘岳〈马汧督诔〉:「思人爱树,甘棠不剪。」晋。赵至〈与嵇茂齐书〉:「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
分类:铲除潘岳
《國語辭典》:锄奸(鋤奸)  拼音:chú jiān
诛灭奸恶的人。如:「锄奸务尽」。
《國語辭典》:剿除(勦除)  拼音:jiǎo chú
剿灭铲除。《西游记》第九回:「事属异变,乞陛下立发人马,剿除贼寇。」也作「剿除」。
《國語辭典》:剿除  拼音:jiǎo chú
剿灭铲除。《三国演义》第一三回:「若得此人扶持社稷,剿除奸党,天下幸甚。」《西游记》第四○回:「万望大圣与我等剿除此怪,拯救山上生灵。」也作「剿除」。
《國語辭典》:断除(斷除)  拼音:duàn chú
开除,完全除去。《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观公妖气太重,我与你早早断除,免致后患。」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套。耍孩儿。一煞〉:「库官但该一贯须黥配。库子折莫三钱便断除。」
《漢語大詞典》:锄治(鋤治)
(1).耕锄整治。书·仲虺之诰“肇我邦予 有夏 ,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 孔 传:“始我 商 家国於 夏 ,世欲见翦除,若莠生苗,若秕在粟,恐被锄治簸颺。” 元 王祯 农书卷三:“以十家为率,先锄一家之田,本家供其饮食,其餘次之,旬日之间,各家田皆锄治。”
(2).引申为铲除、消灭。 严复 《原强》:“非数十百年薄海知亡,君臣同德,痛锄治而鼓舞之,将不足以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