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曹师稷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曹师稷,别号铭石,直隶常州府宜兴县民籍。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授中书舍人。天启七年十二月,吏部考选,授刑科给事中。崇祯二年八月,升太常寺少卿。

人物简介

维基
陈维新,字汤铭,号赤城,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浙江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考选翰林院庶吉士,四年正月授兵科给事中,五年十月升本科右给事中,六年二月升工科左给事中。杨涟弹劾权阉魏忠贤,犹豫不决,陈维新上《十当断疏》。七年八月叙宁锦功,升一级为太仆寺少卿,赏银十五两。又以三殿工成,加升二级,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照旧管事。怀宗即位,加服俸一级。崇祯(1629年)正月,列名祠颂引上言德政律,减等闲住。
邓思铭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江西建昌人,字建侯。诸生。闻北京破,集诸生数十人习兵,有司谓学校非练兵地,众散。次年,清兵破城,死之。

人物简介

维基
林铭鼎(?—1646年),字玉铉,号自名,福建莆田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万历三十七年举人,三十八年(1610年)考中二甲第十名进士,历任高邮州知州、工部郎中、莱州府、扬州府知府、荆南道佥事、苍梧道副使,调任嘉湖道,复除陕西副使,崇祯五年(1532年)升湖广参政,累升为浙江右布政使。弘光改元,林铭鼎入朝担任光禄寺卿,因双亲逝世,辞官归乡。不久,他迎立隆武帝,擢任户部左侍郎,很快请求退休。他在任高邮知州时,父亲林尧俞曾用诗歌劝戒他:「始终怀一节,佩服比韦弦。」因此他当官遵从父教诲,以清廉谨慎获称道。福京失守,他在家去世;唯儿子梧州府知府林浚芳投降清朝。

人物简介

简介
邵鼎勋(1587-1653),字铭常,号瓜逸,宜兴人。
龚铭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龚铭(?—17世纪),字纪常,号濲洲,南直隶镇江府金坛县籍,浙江龙游县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举人,崇祯四年辛未科进士,通政司观政,五年授广平府推官,六年贬广东布政司照磨,八年丁忧。后任浙江兵巡道,治理杭州,杖毙淫僧金台。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四○
林铭球,字彤右,一字紫涛。普宁人,原籍漳浦。明思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进士,官大理寺右副。著有《谷云草》、《浮湘》、《怡云堂》、《铁崖》等集。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维基
林铭球,字彤石,号紫涛,本姓蓝,先世为福建漳浦县人,登第后始籍广东潮州府普宁县人,同进士出身。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补海丰监诸生,举天启四年甲子乡试第七名,忌者以异籍攻之,被除名。崇祯即位,伏阙上书,准附福建会试。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奉使谕祭唐藩,又命册封岷藩,擢江西道监察御史,申救蓟辽总督洪承畴免逮,荐黄道周起废籍召用。兵科给事中魏呈润以争监视宣府中官王坤、劾御史胡良机事贬外,铭球论救之。巡视西城,巡按宣大,移按湖广,奉敕监军。十一年戊寅(1638年),总理熊文灿招抚张献忠,铭球与分巡道王瑞楠、总兵左良玉谋俟献忠至,执之。文灿不从。后张献忠果据榖城以叛。十二年己卯,监临楚闱。因与岷藩结怨,左都御史受贿赂,借口楚饷稽迟,镌秩左迁河南臬幕。旋以护陵功,起补光禄寺监事,转大理寺右寺副。闯军陷京师,被迫任伪职,后遁归。乙酉(1645年),南京弘光政权覆灭,铭球在乡集子弟为兵,守望相助,救揭阳郭之奇于贼中。清兵入潮广,与之奇谋起义兵,图恢复,以积劳忧愤,悒悒寝疾卒,年六十。
林铭几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福建莆田人,字祖册。崇祯元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湖广道监察御史,巡按江西,风节自持,深得民望。迁山东按察司副使,到任数日,即请疾勇退。构北村别墅,购书数万卷,名画法书参差其间。有《南窗遗稿》。
维基
林铭几(?年—1648年),字祖册,福建莆田县人。年十五失恃,与兄经魁林铭盘相师友。天启四年甲子举壁经(尚书)第一,兄弟后先合辙,时称双壁。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成进士,授中书舍人。五年壬申(1632年)擢湖广道监察御史,疏论流寇蔓延,防入楚则郧抚宜扬兵襄樊,防走吴则淮抚当羁旅颍寿,防掠齐鲁则东抚亟须简练清济,控制濮曹,皆切中机宜。又疏参总兵张应昌观望,守道李春旺退缩,识者韪之。八年乙亥(1635年)督鹾两浙,剔蠹弊,苏商困,疏捐羡余银六千三百余两,解助兵饷,有「实切灭此后食」之语。九年巡按江西,风节自持,吏畏若神明。立朝素著风采,忌者用邻里族人事出之,时论甚为不平。臬副山东,视篆数日即请疾勇退归。构北村别墅,初衣自适,未尝片字干有司。购书数万卷,名书、法书参错其间,著述甚富,如自记家园十六景,及九漈纪游绝类、柳州西山宴游诸记,与二三素友社集觞咏,有《南窗遗稿》二卷。暇日驱染烟墨,太仓王时敏称「谓深精画理,引陈无已诗。偃屈盖代气,万里入咫尺。」二句以赠。王时敏素为董其昌所推重,以深精归铭几,自比小巫,其画功可见一斑。林居数年,奉嫂如母,抚侄如子。岁歉,赈济施木,为德于乡里。生平与维扬李清(号映碧)交最善。明亡后,南明立,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遂坚卧不出,自是殷忧积疴,遂以顺治五年戊子(1648年)六月长叹而逝。
曾栋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曾栋(1590年10月1日—1670年代),字隆吉,别号铭西,江西抚州府临川县民籍。庚寅年九月初四日生,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江西乡试第九十一名举人,四十四年丙辰科廷试三甲七十三名进士,工部观政,初授广东广州府香山县知县,调任浙江兰溪县、金华县,复召为礼部祠祭司主事,天启七年(1627年)与工部员外张茂颐一起典试广东;升四川驿传道,时土官董卜与高箕称兵相攻,抚臣请于朝,以兵事属栋。董卜尝入贡,栋引卜诣阙上疏得释归,遂与高箕盟而还,乱遂定,以功屡晋布政使。复调任武德道。累官浙江按察使、福建布政使。卒年八十余岁。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尔铭(1617年—?年),原姓陈,崇祯十年奉旨复杨姓,号锦仙,四川叙州府筠连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科四川乡试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联捷甲戌科会试105名,廷试三甲100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授南直隶桐城县知县,以治理成绩优异,八年吏部纪录,十年奉旨恢复杨姓。史可法被流寇围困于鹿耳城,向尔铭求援,尔铭领兵趋救,夜中令每人各持两根火炬,排成长队,流寇以为是大军赶至,遂解围而去。在任七年,张献忠八次来犯,不能破桐城。后擢升广东道御史,巡按宣大。
吕兆龙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吕兆龙(1592年—17世纪),字霖生,号静铭,南直隶镇江府金坛县人。吕兆龙在二十四岁时中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人,为孝顺父母不急求仕进,崇祯十年(1637年)署任昆山教谕,十三年(1640年)中庚辰科进士,刑部观政,获授中书舍人,十五年(1642年)担任顺天府乡试考官,取录李震成、杨思圣、于嗣登等名儒。两年后(1644年)李自成包围北京,他恳切地上疏论数件事不获理会,北京失陷后南归,不再理会世事,只专注周济乡里宗族,得县人感怀其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东莞人,字尔新。崇祯中官南京国子监典簿。有《辟雍纪事》。
全粤诗·卷七一○
卢上铭,字尔新,一字寄园。东莞人。瑛田子。官至工部主事,为宦官所害,谪南宁,能诗文,喜著述。入清不仕。著有《辟雍纪事》、《幻游草》、《西征草》。事见清宣统《东莞县志》卷六○。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武修,华亭人。崇祯丙子举人句容县教谕有从先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无锡人,字铭柏。顺治六年进士,授象山知县。革除弊政,清勤自饬,以忤上官罢归。有《尚书讲义》、《经济巨文》、《古文粹》等。
梁溪诗钞
顾煜,字铭伯,号双丸,无锡人,顾洞阳公四世孙,己丑进士,官象山知县。多有惠政。喜读书,去官益勤,所著辑有《尚书讲义》、《经济钜文》、《小学篡注》诸编未刻。
维基
顾煜(1602年—1659年),字铭柏,号双丸,江苏无锡人。清朝官员。顾煜为顺治六年(1649年)己丑科进士,官至浙江象山县知县。顺治十六年(1659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2—1641 【介绍】: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天如,号西铭。幼即嗜学,读书每反复手抄,因以“七录”为斋名。天启四年,同创应社。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归,于次年集郡中名士,创立复社,并与应社合而为一。三年,与吴伟业同中举人,并于南京开复社大会。四年中进士,改庶吉士。以葬亲乞假归。六年,复社苏州虎丘之会,到者数千人。于是复社之声气通朝右。同里监生陆文声与张采有隙,求入社不许,乃诣阙告“溥、采为主盟,倡复社,乱天下”。严旨穷究,及周延儒再相,事始得解,而溥已卒。诗文敏捷,对客挥毫,俄顷立就。有《七录斋集》,又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词学图录
张溥(1602-1641) 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选庶吉士。与同乡张采齐名,合称"娄东二张",天启四年(1624)二人在苏州创建复社。天启六年撰写《五人墓碑记》,痛斥阉党。崇祯元年(1628)与张采一起在太仓发起驱逐阉党骨干顾秉谦之斗争,所撰散文,脍炙人口,由是"二张名重天下"。崇祯二年(1629)组织和领导复社与阉党斗争,复社声势震动朝野。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天如,太仓州人。崇祯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有《七录斋集》。
维基
张溥(1602年—1641年),字乾度,后改字天如,号侯在,改号西铭,直隶太仓州(属今江苏太仓市)人。明代文学家、学者,复社领导人。张溥幼年好读书,所读书必手抄写一遍,朗诵过后焚烧,如此者五六遍才止,右手握笔管的指掌都磨出了老茧。冬天手指受冻皲裂,每日用热水洗手数次,后来将幼时读书的书房命名为“七录斋”,即来缘于此。与同邑张采同学齐名,时称“娄东二张”。崇祯元年(1628年)两张以选贡入京考试,张采成进士,两人名声大振于都下。二年(1629年),张溥归乡,与郡中名士结为文社,以复古学为名,称为复社,成员有张采、杨廷枢、杨彝、顾梦麟、朱隗、吴昌时等十一人,后来遍及全国,超过三千人,平时以文会友,兼又评议时政,“一城出观,无不知有复社者”。崇祯三年(1630年)张溥和吴伟业、杨廷枢、吴昌时、陈子龙等同时中举。崇祯四年(1631年),又与吴伟业中进士。张溥得授庶吉士。以葬亲乞假归里。崇祯十年(1637年),礼部员外郎吴昌时与张溥一起推举周延儒复出。同乡监生陆文声要求入社被拒,因向朝廷告发张溥等结党乱天下,福建人周之夔曾经担任苏州府推官,因事被免职,怀疑是张溥所为,听闻陆文声举报复社,也弹劾张溥等人把持计典,复社等人恣横之状,章表送到巡抚张国维手中,张国维言周之夔去官并不关张溥之事,提学倪元珙也出面维护复社,俱遭到崇祯皇帝下旨斥责。吴昌时对张溥下毒,张当夜就腹部剧痛而死,年四十。,无子嗣,学者私谥仁孝先生,黄道周为之作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