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6,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盘铭
心铭
瘗鹤铭
镌铭
铭勒
座右铭
书铭
铭座
铭词
铭镂
铭感
山铭
箴铭
铭记
铭辞
《漢語大詞典》:盘铭(盤銘)
古代刻在盥洗盘器上的劝戒文辞。《礼记·大学》:“ 汤 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郑玄 注:“盘铭,刻戒於盘也。” 孔颖达 疏:“ 汤 沐浴之盘,而刻铭为戒,必於沐浴之盘者,戒之甚也。”《旧唐书·杜希全传》:“ 殷 有盘铭, 周 有欹器,或诫以辞,或警以事。”
《韵府拾遗 青韵》:心铭(心铭)
梅尧臣诗自兹期莫逆未契心所铭
《國語辭典》:瘗鹤铭(瘞鶴銘)  拼音:yì hè míng
一种碑铭。梁天监十三年华阳真逸撰。正书,文自左至右。碑在江苏省丹徒县焦山崖石上,后陷落江中,南宋中曾挽出,后复堕江,清康熙间陈鹏年募工出之,共五石。
《漢語大詞典》:镌铭(鐫銘)
铭记;铭刻。 唐 韩愈 《答张籍》诗:“悔狂已咋指,垂诫仍鐫铭。” 唐 司空图 《为东都敬爱寺讲律僧惠礭化莫雕刻律疏》:“必期字字鐫铭,种慧牙而不竭,生生亲眷,遇胜会而同闻。”
分類:铭记铭刻
《漢語大詞典》:铭勒(銘勒)
镌刻。《后汉书·冯衍传上》:“君臣两兴,功名兼立,铭勒金石,令问不忘。” 唐 陈子昂 《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又述其行状,访余以铭勒之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印心石室文钞:“刻诸笔管,以识御赐,亦古人铭勒鼎鐘之意也。” 章炳麟 《国家论》:“若夫成功以后,铭勒 景 鐘,斯适足为揶揄之柄。”
分類:镌刻
《國語辭典》:座右铭(座右銘)  拼音:zuò yòu míng
东汉崔瑗兄为人所杀,瑗为兄报仇后逃亡,后遇赦,作铭置座右以自戒。见《六臣注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注》。后遂称记在座旁警惕自己的格言为「座右铭」。唐。白居易〈续座右铭。序〉:「崔子玉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
《骈字类编》:书铭(书铭)
太平御览太公金匮武王曰吾随师尚父之言因为书铭随身自诫
《漢語大詞典》:铭座(銘座)
座右铭,刻写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事天治人莫如嗇’,‘絶学无忧’,书此三言,以代铭座。”
《漢語大詞典》:铭词(銘詞)
亦作“ 铭辞 ”。 铭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战 代已来,弃德务功,铭辞代兴,箴文萎絶。”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四:“ 韩退之 作《刘统军碑》,惟书门人故吏之言,而世系事实,悉具於铭词。” 林纾 《书黄生札记后》:“铭词高贵,安可以油滑之调出之。”
分類:铭文
《漢語大詞典》:铭镂(銘鏤)
(1).在器物上镌刻文字或图案。 唐 康骈 剧谈录·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二公勋绩为首,宠锡茅土,铭鏤鐘鼎。”
(2).比喻感受极深,永志不忘。 唐 元稹 《授李绛检校右朴射兼兵部尚书制》:“予小子铭鏤丕训,夙夜求思。”太平广记卷一六六引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是吾子丘山之恩,即 保安 铭鏤之日。” 宋 宋祁 《丁承旨书》:“夫何衰朽,坐获嘉惠,藏祕巾衍,铭鏤心志。”
《國語辭典》:铭感(銘感)  拼音:míng gǎn
铭记在心,感激不忘。如:「他及时伸出援手,又不求回报,让我铭感终生。」
《漢語大詞典》:山铭(山銘)
指勒石山上的铭文。 唐 刘禹锡 《闻韩宾擢第归觐兼贺韩曹长》诗:“ 孝若 归来呈画讚, 孟阳 别后有山铭。” 孟阳 , 晋 张载 之字。此指其所作《剑阁铭》
《漢語大詞典》:箴铭(箴銘)
(1).文体名。箴是规戒性的韵文;铭在古代常刻在器物上或碑石上,兼用于规戒、褒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箴铭异用,罕施於代。”
(2).泛指规戒之言。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三:“我方乞糴忽诵此,箴铭磊落肝脾虚。”
《國語辭典》:铭记(銘記)  拼音:míng jì
1.铭刻的文字。《魏书。卷七。高祖纪下》:「诸有旧墓,铭记见存,昭然为时人所知者,三公及位从公者去墓三十步,尚书令仆、九列十五步,黄门、五校十步,各不听垦殖。」
2.深深牢记。如:「老师所说的每句话,我都铭记在心。」
《漢語大詞典》:铭辞(銘辭)
见“ 铭词 ”。
《漢語大詞典》:铭词(銘詞)
亦作“ 铭辞 ”。 铭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战 代已来,弃德务功,铭辞代兴,箴文萎絶。”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四:“ 韩退之 作《刘统军碑》,惟书门人故吏之言,而世系事实,悉具於铭词。” 林纾 《书黄生札记后》:“铭词高贵,安可以油滑之调出之。”
分類: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