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长阿含经》卷二十《世纪经仞利天品》
仞利天衣重六铢,炎摩天衣重三铢,兜率天衣重二铢半,化乐天衣重一铢,他化自在天衣重半铢。

例句

严吹如何下太清,玉肌无疹六铢轻。 郑仁表 赠妓仙哥

八韵赋吟梁苑雪,六铢衣惹杏园风。 韦庄 送福州王先辈南归

典故

《史记》卷三十〈平准书〉~429~
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鋊焉。
《后汉书》卷十三〈隗嚣公孙述列传·公孙述〉~537~
蜀中童谣言曰:「黄牛白腹,五铢当复。」好事者窃言王莽称「黄」,述自号「白」,五铢钱,汉货也,言天下当并还刘氏。

例句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刘禹锡 蜀先主庙

典故

《博异志》〈岑本文〉
贞观中,文本下朝,多于山亭避暑。日午时,寐初觉,忽有叩山亭院门者。药竖报云:「上清童子元宝,故此参奉。」文本性慕高道,束带命入,乃年二十已下道士,仪质爽迈,衣服纤翼。冠浅青圆角冠,衣浅青圆帔,履青圆头履,衣服轻细如雰,非齐纨鲁缟之比。本文与语,……问曰:「衣服皆轻细,和土所出?」对曰:「此是上清五铢服。」又问曰:「比闻六铢者天人衣,何五铢之异?」对曰:「尤轻者则五铢也。」
《漢語大詞典》:六铢(六銖)
(1).四分之一两。铢,古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南史·张畅传:“此诸盐各有所宜:白盐是 魏 主所食;黑者疗腹胀气懣,细刮取六銖,以酒服之。”
(2).古钱币名。详“ 六銖钱 ”。
(3).指六铢衣。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岑文本》:“﹝ 岑文本 ﹞又问曰:‘比闻六銖者天人衣,何五銖之异?’﹝ 上清童子 ﹞对曰:‘尤细者则五銖也。’” 宋 叶适 《和李参政》:“传观弓力异常钧,衣我六銖羞问。” 金 元好问 《隐秀君山水为范庭玉赋》诗:“万壑风烟入座寒,六銖仙帔想驂鸞。”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廿四桥边载野航,六銖縹緲浣红妆。”
《漢語大詞典》:六铢钱(六銖錢)
南朝 陈宣帝 所铸货币名。陈书·宣帝纪:“﹝ 太建 十一年﹞秋七月辛卯,初用大货六銖钱。”
分類:货币
《漢語大詞典》:六铢衣(六銖衣)
(1).佛经称 忉利天 衣重六铢,谓其轻而薄。见《长阿含经·世纪经·忉利天品》。后称佛、仙之衣为“六銖衣”。 唐 宋之问 《奉和幸大荐福寺》诗:“欲知皇刼远,初拂六銖衣。” 唐 顾况 《归阳萧寺》诗:“身披六銖衣,亿刧为大仙。” 前蜀 韦庄 《送福州王先辈南归》诗:“八韵赋吟 梁苑 雪,六銖衣惹 杏园 风。名标玉籍仙坛上,家寄 闽山 画障中。”
(2).常借指妇女所着轻薄的纱衣。 宋 周邦彦 《鹊桥仙》词:“晚凉拜月,六銖衣动,应被 姮娥 认得。” 清 俞兆晟 《吴宫曲》:“自裁白紵六銖衣,回雪流风侍君侧。”
《國語辭典》:五铢钱(五銖錢)  拼音:wǔ zhū qián
一种古代钱币。始铸于汉武帝,重五铢,上有篆体「五铢」两字,自汉迄隋,皆有冶铸,大小不一。《汉书。卷六。武帝纪》:「元狩五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唐。刘禹锡〈蜀先主庙〉诗:「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漢語大詞典》:铢衣(銖衣)
传说神仙穿的衣服。重量只有数铢甚至半铢。因用以形容极轻的分量,如舞衫之类。 唐 贾至 《赠薛瑶英》诗:“舞怯銖衣重,笑疑桃脸开。” 辽 赵长敬 《玉石观音唱和诗》:“烧残灰刼无凋朽,拂尽銖衣任往来。” 清 钱谦益 《大梁周氏金陵寿燕序》:“兜率之銖衣,一百岁而一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