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瓦铅(瓦铅)
道德指归论夫德之在人犹父母之于身也其于万物犹珠玉之与瓦铅也
《分类字锦》:无异杂铅(无异杂铅)
唐制科书史百家问诸子相腾小说奔竞有惭屑玉之化无异杂铅之宝
分类:
《漢語大詞典》:握素怀铅(握素懷鉛)
犹言握铅抱椠。北史·儒林传序:“握素怀铅,重席解颐之士,间出於朝廷。”
《漢語大詞典》:握铅抱椠(握鉛抱槧)
语本西京杂记卷三:“ 扬子云 好事,常怀铅提槧,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后遂以“握铅抱槧”为勤于写作、校勘的典故。 清 冯桂芬 《苏州试院记》:“ 同治 初元……勘定 苏州 ,復次第削平 常 、 镇 、 湖 、 嘉 诸郡县,千里敉安,握铅抱槧之士散之四方者,至是咸归里。”亦省作“ 握槧 ”、“ 握铅 ”。 清 曾国藩 《孙芝房侍讲〈刍论〉序》:“以世之多故,握槧之不可以苟,未及事事,而齿髮固已衰矣。”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它日残喘稍苏,校刻先人遗书毕,当再鼓握铅之气。”
《分类字锦》:铜铁铅锡(铜铁铅锡)
宋史张齐贤传为江南西路转运副使至官询知饶信虔州土产铜铁铅锡之所推求前代铸法取饶州永平监所铸以为定式
分类:偶字
《分类字锦》:铜锡铅锴(铜锡铅锴)
张衡 南都赋 铜锡铅锴,赭垩流黄。
分类:偶字
《漢語大詞典》:养汞调铅(養汞調鉛)
道士炼汞、铅等为丹丸,作为长生不老之药。亦泛指修道。《水浒后传》第二三回:“要甚荫子封妻!不如餐霞吸露,养汞调铅,纔是英雄退步也。”
《国语辞典》:怀铅握素(怀铅握素)  拼音:huái qiān wò sù
素,白纸。怀铅握素指随身携带纸笔,以便随时随地的记录或著述。南朝梁。任昉〈为梁武帝集坟籍令〉:「便宜选陈农之才,采河间之阙,怀铅握素,汗简杀青。」也作「怀铅提椠」、「怀铅握椠」。
《国语辞典》:自动铅笔(自动铅笔)  拼音:zì dòng qiān bǐ
一种利用机械方式使笔芯露出或缩进的铅笔,由于可替换笔芯,因此不须削及刨,较传统铅笔方便。
《国语辞典》:莫邪钝,铅刀铦(莫邪钝,铅刀铦)  拼音:mò yé dùn,qiān dāo xiān
莫邪,利剑;铦,锋利。「莫邪钝,铅刀铦」全句比喻黑白颠倒。小人得志,贤人受屈。语本汉。贾谊〈吊屈原文〉:「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蹠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
《国语辞典》:洗净铅华(洗净铅华)  拼音:xǐ jìng qiān huá
将脸上的脂粉全部洗掉。比喻人由绚烂而归于平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思汉广,洗净铅华,有风有化,宜室宜家。」
《国语辞典》:握椠怀铅(握椠怀铅)  拼音:wò qiàn huái qiān
拿著书写的书版,带著写字的铅条。比喻勤于写作。唐。史承节〈郑康成祠碑〉:「今故寻源讨本,握椠怀铅,无疏本传之文,并序前言之目。」也作「抱椠怀铅」。
《国语辞典》:无铅汽油(无铅汽油)  拼音:wú qiān qì yóu
没有含铅,而是加入甲基三级丁基醚添加剂的汽油。
《国语辞典》:白铅矿(白铅矿)  拼音:bái qiān kuàng
cerussite
一种矿物。成分为碳酸铅(PbCO3),属斜方晶系。硬度三至三点五,比重六点四至六点六。多成柱状、土状、块状或针状体。光泽似钻石或脂肪,无色,白色或灰色。是铅的重要来源,也可制白色颜料。
《国语辞典》:白铅皮(白铅皮)  拼音:bái qiān pí
表面镀上一层锌的铁皮。也称为「镀锌铁」。
分类:表面铁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