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置铅(置鉛)
史记·刺客列传载: 荆轲 刺 秦王 事败后,其友 高渐离 以善击筑闻于 秦始皇 。 秦始皇 矐其目,仍使击筑。 高渐离 乃以铅置筑中,伺机举筑扑 秦皇 ,不中被诛。后以“置铅”为报仇的典实。 清 吴兆骞 《赠孔叟》诗:“击衣不得心自哀,置铅无成目空矐。”
《漢語大詞典》:飞铅(飛鉛)
指射出的子弹。 清 薛福成 《枪炮说上》:“设以虢猛絶伦之将,而遇快枪精砲,不能不殞于飞铅之下。”
分類:子弹
《骈字类编》:虎铅(虎铅)
志林龙者汞也精也血也出于肾虎者铅也气也力也出于心
《漢語大詞典》:铅摘(鉛摘)
亦作“鈆摘”。 犹笔录。 汉 扬雄 《答刘歆书》:“故天下上计孝廉及内郡衞率会者, 雄 常把三寸弱翰,齎油素四尺,以问其异语,归即以鈆摘次之於槧,二十七岁於今矣。”艺文类聚卷五八引 南朝 梁 刘之遴 《与刘孝标书》:“间闻足下作《类苑》,括综百家,驰骋千载,弥纶天地,缠络万品,撮道略之英华,搜羣言之隐賾,铅摘既毕,杀青已就。”
分類:笔录
《漢語大詞典》:握铅(握鉛)
见“ 握铅抱槧 ”。
《漢語大詞典》:握铅抱椠(握鉛抱槧)
语本西京杂记卷三:“ 扬子云 好事,常怀铅提槧,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后遂以“握铅抱槧”为勤于写作、校勘的典故。 清 冯桂芬 《苏州试院记》:“ 同治 初元……勘定 苏州 ,復次第削平 常 、 镇 、 湖 、 嘉 诸郡县,千里敉安,握铅抱槧之士散之四方者,至是咸归里。”亦省作“ 握槧 ”、“ 握铅 ”。 清 曾国藩 《孙芝房侍讲〈刍论〉序》:“以世之多故,握槧之不可以苟,未及事事,而齿髮固已衰矣。”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它日残喘稍苏,校刻先人遗书毕,当再鼓握铅之气。”
《國語辭典》:驽铅(駑鉛)  拼音:nú qiān
驽马、铅刀。比喻才能平凡庸拙。唐。张九龄〈登郡城南楼〉诗:「驽铅虽自勉,仓廪素非实。」
《國語辭典》:驽马铅刀(駑馬鉛刀)  拼音:nú mǎ qiān dāo
驽钝的马,不利的铅质刀。比喻才能平庸,不中用。《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昔文王三分,犹服事殷,但驽马铅刀,不可强扶。」
《国语辞典》:铅矿(铅矿)  拼音:qiān kuàng
含铅矿物为主的矿石。主要含铅矿物是方铅矿,其他还有白铅矿和铅矾等。
分类:矿物矿石
《漢語大詞典》:火铅(火鉛)
术士炼丹用的一种红铅。 唐 吕嵓 《得火龙真剑法》诗:“水府寻铅合火铅,黑红红黑又玄玄。”云笈七籤卷十六:“火铅象日,珠汞象月。”云笈七籤卷六三:“金丹第一诀曰:火铅制火火自灭。”
《漢語大詞典》:铅子(鉛子)
即铅丸。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下:“其铅子去 刘 不远尺餘,入土尚滚三五尺。”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烽子》:“乃取火鎗火药,下铅子,向妇人发之。”参见“ 铅丸 ”。
《漢語大詞典》:铅丸(鉛丸)
指枪炮的弹丸。 明 唐顺之 《咨总督都御史胡》:“墻毁船摧,贼中铅丸死者尸迭墻壁间。” 清 贝青乔 《咄咄吟》:“铅丸如雨烟如墨,尸卧穹庐吸一鐙。”
分類:枪炮弹丸
《國語辭典》:铅字(鉛字)  拼音:qiān zì
用铅、锑、锡等原料制成的印刷或打字用的活字。
《漢語大詞典》:铅丸(鉛丸)
指枪炮的弹丸。 明 唐顺之 《咨总督都御史胡》:“墻毁船摧,贼中铅丸死者尸迭墻壁间。” 清 贝青乔 《咄咄吟》:“铅丸如雨烟如墨,尸卧穹庐吸一鐙。”
分類:枪炮弹丸
《漢語大詞典》:铅坑(鉛坑)
指铅矿。新唐书·地理志五:“﹝ 宣州 宣城郡 ﹞有铅坑一。”
《韵府拾遗 冬韵》:铅舂(铅舂)
苏轼诗吏课升斗积崎岖等铅舂
《骈字类编》:铅场(铅场)
明一统志见上
《國語辭典》:铅白(鉛白)  拼音:qiān bái
一种碱式碳酸铅,色白,不溶于水,但附著力强,为贵重的白色颜料。若加上香料可制成化妆品。也称为「铅粉」。
分類:铅粉
《國語辭典》:铅粉(鉛粉)  拼音:qiān fěn
1.一种碱式碳酸铅,色白,不溶于水,但附著力强,为贵重的白色颜料。加上香料可制成化妆品。也称为「铅白」。
2.古代女子化妆用的白粉。唐。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二首之一:「铅粉坐相误,照来空凄然。」唐。薛能吴姬〉诗一○首之九:「冠剪黄绡帔紫罗,薄施铅粉画青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