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18,分55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钱霖(字 子云 抱素 号 素庵 )
钱全兖
钱若虚
钱雪界
钱彦德
钱义方(字 子宜 )
钱应庚(字 南金 )
钱瑛(字 可大 )
钱云(号 泰窝道人 )
钱允吉
钱仲昭
钱资深(字 原父 )
钱良右(字 翼之 号 江村民、江村民人 )
僧允若( 李 字 季蘅 号 浮休、若耶、浮休子 别称 僧中御史、云门三高 世称 钱塘四依 )
其它辞典(续上)
钱良贵钱霖(字 子云 抱素 号 素庵 )
钱全兖
钱若虚
钱雪界
钱彦德
钱义方(字 子宜 )
钱应庚(字 南金 )
钱瑛(字 可大 )
钱云(号 泰窝道人 )
钱允吉
钱仲昭
钱资深(字 原父 )
钱良右(字 翼之 号 江村民、江村民人 )
僧允若( 李 字 季蘅 号 浮休、若耶、浮休子 别称 僧中御史、云门三高 世称 钱塘四依 )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松江人,字子云。工乐府。晚为道士。更名抱素,号素庵。有《醉边馀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松江华亭人。通涉书史。元末张士诚据吴,誓不为其用。杜门著书。有《韵府群玉掇遗》、《续松江府志》。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皇元风雅
万户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南金,松江人。以明经教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吉水人,字可大。生八月而孤,年十三能应秋试,及长,值元季兵乱,奉祖钱本和及母避难,遇劫,缚本和,瑛奔救,并缚之。本和哀告贳其孙,瑛亦泣请代其祖,两释之。事定,有司知瑛贤,凡三荐,并以亲老辞。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云号泰窝道人,吴兴人。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资深字原父,仲鼎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8—1344 【介绍】: 元平江路人,字翼之,号江村民。武宗至大中署吴县儒学教谕,受代后,不复出。工书,篆隶真行小草无不精绝。有《江村先生集》。元诗选
钱教谕良右(一作祐)良右,字翼之,平江人。言谈举止,济济有儒者意。吴兴赵孟頫、巴西邓文原遇之尤厚,数引拔之,良右殊无仕进意。至大中,署吴县儒学教谕。已代去,辄不复出。閒居三十年,一室萧然,坐客常满,咏歌酣嬉无虚日。聊城周驰举良右宜在馆阁,未报。会被旨择工于书者,俾书《农桑辑要》、《大学衍义》,有司悉起良右以应令,竣事。交章荐,亦不报。至正四年以疾卒于家,年六十七。有诗文杂著若干卷,虞学士集为之序。翼之于古篆、隶、真、行、小草无不精绝,豪家贵人往往传藏以为珍玩。或有所挟而强使为之,虽百金弗顾也。晚自号江村民人,因以江村先生称之。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吴郡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0—1359 【介绍】: 元僧。绍兴人,俗姓李,字季蘅,号浮休,又号若耶。九岁能通《春秋》,十五岁受具戒。历主兴化教、园通、天竺灵山等寺。后退居云门,为云门三高之一。善诗,为文雄健有法,赵孟頫称之为僧中御史。有《内外集》。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第一 解义篇第二之一
释允若字季蘅号浮休因云门之傍有若耶溪后又号若耶。郡之相里人。年九岁能通春秋大义。父母钟爱之。稍长翛然有绝尘之趣。遂依云门元和尚。十五祝发为大僧。随渡涛江。首谒大山恢法师于杭之兴福。山授以天台四教仪金錍十不二门指要钞诸书。一览而知大旨。闻湛堂主南竺往依焉。凡法智所结立阴观别理随缘六即蛣蜣理毒性具等文靡不精究。至于思清之兼业昭圆之异说齐润之党邪仁岳之背正。亦皆察其非是。于是湛堂甚器重之俾司宾客。元至治初湛堂奉诏入燕都校大藏。因奏若之行业锡以慈光圆照之号。即命出住昌源净圣院。其院颇颓弊。乃力为经度。田芜者辟之。室圮者葺之。三年遂成巨刹。湛堂复招之。徕归命居第一座摄众规范。泰定中复出主杭之兴化。时与天岸济我庵无玉庭罕三公。道望并峙湖上。世称为钱塘四依。未几退居越之云门。又与断江恩休耕逸。临风吟咏不知夕阳在树。世又称为云门三高。至正住越之圆通迁上竺。其山旧有缨络泉涸久。若至持锡叩岩祷曰。苟吾缘在是泉当为我一来。不然则涸如故。言讫泉涌出渊冷渐盈。时户部尚书贡师泰称比慈云之重荣桧。命之曰再来泉。复退隐云门。筑精舍专修法华三昧为暮年净业。会天下大乱干戈纷扰。众欲拥若避去。若斥曰。难可苟免乎。吾对将至。待以酬之。众遁若独危坐。贼众入其舍。若毅然不为屈。辞色俱厉。贼首知为有道者约退。一贼独怒直前挥刃中之。白乳溢出于地。实元至正十九年二月二十九日也。世寿八十僧腊六十有五。贼退众归荼毗。舍利如菽无算。若平生风度简远不妄言笑。赵孟頫称为僧中御史。得法弟子集庆友奎演福良谨延庆如莹隆德法让净圣圆證等若干人。所著内外集黄溍为叙。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允若。字季蘅。自号浮休子。族相里氏。越人也。代为簪缨。师生有绝尘之趣。初为童子。给侍云门元上人。十五圆具。为大僧。至虎林。谒恢大山于兴福。自是习天台教。湛堂澄公。主南天竺。师与焉。声入心通。知解日至。湛堂甚器之。既出世净圣矣。湛堂念之弗置。招之徕归。请居第一座。摄众千馀人。持规峻整。经其指示。多所悟入。泰定中。行宣政院。请主兴化。当是时。倡道杭之南北两山者。若天岸济。我庵无。玉庭罕。与师皆有重望。人称为佛海会中四天王。居亡何退居云门。视荣名利养。恬不屑意。翱翔岩壑间。时同断江恩师休耕逸师。临风笑咏。不知夕阳之在树。君子又目之。为云门三高师。前后凡四座道场。教雨所及。如甘露醍醐。饮者心泰然。终以云门为归。筑深居精舍。以法华观慧三昧。为暮年净行。会天下大乱。于戈纷扰。法师与之。遇胁以白刃。毅然不为屈。辞色俱厉。因遇害。白乳溢出于地。寿八十。腊六十有五。兵退阇维之。获舍利如菽者无算。瘗于云门山之麓。师风度简远。暮年神气完固。刘伯温。称其诗文古雅峻洁。而有奇风。故一时名。公卿咸倾倒焉。师素履之美。虽不获考。终命而定业所制。在古贤圣或未免。初无伤乎道德之崇高也。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允若,字季蘅,号浮休,因云门之傍有若耶溪,后又号若耶,郡之相里人。年九岁,能通《春秋》大义,父母钟爱之。稍长,翛然有绝尘之趣,遂依云门元。十五祝发为大僧,随渡涛江,首谒大山恢于杭之福山,授以《天台四教仪》、《金錍》、《十不二门指要钞》诸书,一览而知大旨。闻湛堂主南竺,往依焉。凡法智所结,《立阴观别理》、《随缘六即》、《蛣𧏙理毒性具》等文,靡不精究。至于恩清之兼业,昭圆之异说,齐润之党邪,仁岳之背正,亦皆察其非是。于是,湛堂甚器重之,俾司宾客。元至治初,湛堂奉诏入燕都校大藏,因奏若之行业,锡以“慈光圆照”之号,即命出住昌源净圣院。其院颇颓弊,乃力为经度,田芜者辟之,室圯者葺之,三年遂成巨刹。湛堂复招之徕归,命居首座,摄众规范。泰定中,复出主杭之兴化,时与天岸济、我庵无、玉庭罕三师道望,并峙湖上,世称为钱塘四依。未几,退居越之云门,又与断江恩、休耕逸,临风吟咏,不知夕阳在树,又称为云门三高。至正,住越之圆通,迁上竺,其山旧有缨络泉,涸久。若至,持锡叩岩,祷曰:“茍吾缘在是,泉当为我一来,不然则涸如故。”言讫,泉涌出,渊泠渐盈。时户部尚书贡师泰,称比慈云之重荣桧,命之曰“再来泉”。后退隐云门,筑精舍,专脩法华三昧,为暮年净业。会天下大乱,干戈纷扰,众欲拥若,避去。若斥曰:“难可茍免乎,吾对将至,待以酬之。”众遁,若独危坐,贼众入其舍,若毅然不为屈,辞色俱厉,贼首知为有道者,约退。一贼独怒,直前挥刃中之,白乳溢出于地,实元至正十九年二月二十九日也。世寿八十,僧腊六十有五。贼退,众归,荼毗舍利,如菽无算。若平生风度简远,不妄言笑,赵孟頫称为僧中御史。得法弟子集庆、友奎、演福、良谨、延庆、如莹、隆德、法让、净圣、圆證十人。所著《内外集》,黄溍为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