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李钧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钧(1409年—?),字许国,江西吉安府永新县人,明朝官员、进士出身。江西乡试第三十名。景泰二年,登进士,授南京工科给事中。明宪宗即位数月,与王徽等上疏请奏远离太监内臣。同年冬,又与王徽等弹劾中官牛玉,得罪贬为绥德判官。

人物简介

维基
王重(1426年—?),字式钧,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民籍。同进士出身。江西乡试第三十九名。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一百三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五十九名。
何钧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0 【介绍】: 明河南灵宝人。成化十一年进士。授太常寺博士,擢御史,官至户部侍郎。明习法律,所至有声。
维基
何钧(1441年—1510年),字仲衡,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河南府陕州灵宝人,同进士出身。早年出身国子生,河南乡试第二十七名。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科会试第二十一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八名。授太常寺博士,擢监察御史。弘治十六年,担任山西巡抚,后累官至户部左侍郎总督仓场,明习法律,所至有声,正德五年去世。
杨一钧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杨一钧(1476年6月1日—?年),字秉衡,四川邻水县人。早年为监生,中式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二甲第三十名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七。历任户部主事户部郎中、汉中府知府,禦侮救荒,民赖以安,汉中人为祀名宦。官至浙江按察司副使。
贺钧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庐陵人,字信夫。正德十一年举人。授丽水知县,宽刑罚,革苛政。以不能谀附上官,改应天府学教授。尝捐俸以助寒士。有《龙冈摘稿》。
张钧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1 【介绍】: 明山西石州人。父居城北村。钧正德末中举,以亲老不仕。嘉靖二十年俺答犯石州,虑父遭难,驰一骑号泣赴救。至则父已死,陨绝,不食三日而卒。
屈釴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屈釴(1486年—?),字秉钧,陕西西安府华州蒲城县人,军籍。陕西乡试第三十名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一百十八名,登第三甲第五十名进士。授四川内江县知县,官至夔州府知府。
曾钧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进贤人,字廷和。嘉靖十一年进士。授行人。擢南京礼科给事中。屡劾权贵郭勋、严嵩等,直声震一时。后出为四川参政。迁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施行筑高家堰长堤等工程,解除徐、邳水患。入为南京刑部侍郎。卒谥恭肃。
维基
曾钧(1490年—1570年),字廷和,号前溪,江西南昌府进贤县人,民籍。闰九月二十五日生,行八,治《诗经》,由国子生中式江西乡试第五十四名举人,年四十三岁中式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会试第四十八名,第三甲第十五名进士。观都察院政。授行人,升南京礼科给事中。弹劾参赞尚书刘龙,相继又弹劾劾翊国公郭勋、礼部尚书严嵩、工部侍郎蒋淦、延绥巡抚赵锦。声明威震一时。二十一年十二月出任云南按察司副使,二十四年十二月升四川右参政。因平抚黔地寇乱,升河南左布政使。嘉靖三十一年,以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三十二年十二月,漕河工程结束,升工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视职如故。治河四年,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入为南京刑部右侍郎,三十六年十月以病乞求归乡。家居十馀年,隆庆四年(1570)二月二十二日卒,赠刑部尚书,谥恭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人,世宗时御史。于世宗初立时揭发太监张忠等罪状,忠等以次被黜谴,内官擅权之势稍受抑制。
槜李诗系·卷七
钧字天全镛弟
黄钧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黄钧,字叔秉,号石皋,河南南阳府镇平县人,河南归德卫军籍。河南乡试第六十一名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二甲第十四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授工部主事,升员外郎,卒。

人物简介

维基
任惟钧(1511年—?年),字子范,四川重庆府巴县人。由国子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十七名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会试第一百七十八名,第二甲第十六名进士。历官山西按察使司佥事,四十三年十二月考察调简。
左钧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左钧(1520年—1558年),字鸣和,直隶保定府唐县人,民籍。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顺天乡试第八十二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一百五十五名进士。户部观政,授浙江嘉善县知县,三十七年卒。
陈一鲂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一鲂,字钧从,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军籍。福建乡试第七十九名。万历二年会试第一百十八名,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二名。官至淮安府同知。
孙錝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孙錝(1539年—1594年),原名孙钧,避神宗御讳改名,字文秉,号鹤峰,锦衣卫官籍浙江馀姚县(今属慈溪市)人。嘉靖戊午(1558年)顺天府乡试第一百六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考中戊辰科会试第三百九名,三甲进士。《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误作隆庆三年进士。授知县,升任河南道监察御史,隆庆六年(1572年)巡按直隶宣大,万历三年(1575年)巡按福建。五年正月升任河南副使,六年四月调任广东提学副使,八年二月升山东右参政,十一年正月升江西按察使,十一月升河南右布政使。十五年九月复除湖广右布政使,十七年正月升河南左布政使,十九年十一月升太仆寺卿,二十年九月以病乞免。万历二十一年(1592年)十二月十一日卒,十六日赐祭葬。以忠贞称著于朝野,人称不愧为宸濠之乱为国殉职的忠臣孙燧之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3—1620 【介绍】: 即朱翊钧。明朝皇帝。穆宗子。隆庆六年,穆宗死后嗣位。次年,改元万历。初年,张居正以司礼监冯保为内助,排高拱而为首辅,以天下为己任,整顿武备,清丈田亩,实行一条鞭法,国势颇振。而神宗年少,颇以“大伴”(冯保)、“张先生”之约束为苦。万历十年十二月,张居正死未半年,即黜逐冯保。次年,追夺张居正官爵。此后,申时行当国,遇事迁就。言官对奏,空有抗直之声,其实徒争意气。万历中期,帝不临朝,不批答章疏,不补缺官,政事荒怠日甚。自二十四年起,遣宦官赴各地征税开矿,借此勒索。十余年间,民变迭起。帝宠郑贵妃,爱其所生福王朱常洵,以皇太后及群臣故,立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而夺嫡之疑时起。四十二年,福王赴洛阳就国,所给大量庄田,皆夺之民间,海内骚然。朝臣门户之见日深。其时后金(清)勃兴,辽东形势紧张。四十七年,杨镐四路之师覆败。军费匮乏,遂以辽饷为名,增赋三次。民穷财尽,内外交困,明之灭亡,征兆已见。死于四十八年七月,距甲申之变,不满二十四年。
明诗纪事·甲签·卷一(上)
神宗讳翊钧,穆宗长子,建元万历。在位四十八年崩,葬定陵。有集一卷。 (《野获编》:今上以冲圣禦宇,张江陵相公进《帝监图说》以劝讲,内列「圣哲芳规」、「任愚覆辙」二项,以寓劲戒。自是益勤史学,更命进讲《贞观政要》。至十六年,阁臣进太祖御劄在内阁者,凡七十馀通。上命留内恭藏,因索累朝实录进览,阁臣对以实录成时,史臣俱会同焚稿于芭蕉园,人间并无底稿,惟皇祖世宗特建皇史宬以藏列圣实录宝训,但册样稍广,宜减为书册,庶便展阅,容令中书官誊进,陆续上呈。上允之。由是金匮石室之藏,俱登乙览矣。 于慎行《谷城山房集》:上初即位,好为大书,内使环立求书者,常数十纸;而外廷臣僚得受赐者,惟内阁讲臣而已。字画遒劲,鸾回凤舞。时圣龄十馀岁矣。丙子,张公位及慎行补入讲幄,上顾相君曰:「新讲官二人尚未赐与大字。」内使已濡墨俟,上遂大书二幅,赐位及慎行。字画比赐诸公者稍大,庄劲胜前。时御龄已十五矣。 《续玉笥诗谈》:司礼张维,蓟人也,少侍今上春宫。为予言上初学诗,咏新月云:「天边一轮月,其形光皎洁。可比圣人心,乾坤多照彻。」帝王气象,宛然二十字中。 钱谦益《列朝诗集》:上天藻飞翔,留心翰墨,每携大令《鸭头丸帖》、虞世南临《乐论》、米芾《文赋》以自随。《劝学诗》一章,御书赐太监孙隆刻石吴中者也。内府藏颜鲁公书《孝经》,命江陵相装潢题识,珠囊绨几,未尝一日去左右。丧乱之后,朝士以百钱买得之。鲁公法书精楷,俨如《麻姑仙坛》,每章有吴道子画,精彩映发,手若未触。天球琬琰,零落人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