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江钧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宝元三年康定元年(1040)任两浙路转运使。庆历三年(1043)任泉州知州。庆历四年(1044)任洪州知州兼安抚使。
刘钧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祐五年(1060)任南雄州知州。
雍钧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果州南充人。英宗治平间进士。为御史台主簿,时章惇用事,朝士满门,钧独不往,为惇所恶,黜知蓬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7—1103 【介绍】: 宋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仁宗皇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党蔡确、韩缜、张璪、章惇等。累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知陈州。坐元祐党夺职,责衡州居住。徽宗立,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净德集》。
全宋诗
吕陶(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钧,叫净德,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人(《全蜀艺文志》卷五三《吕氏族谱》)。仁宗皇祐进士,官铜梁、寿阳令,太原府判官。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又举制科,改蜀州通判,迁知彭州。因反对榷茶,贬监怀安商税。哲宗即位,起知广安军,召为司门郎中,擢殿中侍御史,迁左司谏。元祐二年(一○八七),涉洛蜀党争,出为梓州、成都路转运副使。七年,复入为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出知陈州,徙河阳、潞州。绍圣三年(一○九六)坐元祐党籍谪提举潭州南岳庙。徽宗即位,起知梓州。崇宁元年(一一○二)致仕(《净德集》马骐序)。著有《吕陶集》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净德集》三十八卷。《宋史》卷三四六、《东都事略》卷九七有传。 吕陶诗,以武英殿珍版《净德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阁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渊阁本)。三本收诗数量稍有不同,以文渊阁本收诗最少,错讹较多。新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一五八九
吕陶(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钧,号净德,成都(今四川成都)人。皇祐五年进士,调铜梁令,知太原寿阳县,府帅唐介辟为签书判官。熙宁三年应制举,对策枚数新法之过,虽入等,才通判蜀州。改知彭州。十年,屡上书言禁榷蜀茶之弊,责监怀州商税。起知广安军,召为司门郎中。元祐元年,擢殿中侍御史。二年,因与苏轼兄弟同贾易、朱光庭等争论,被目为蜀党。后出任梓州、成都府路转运副使。七年,回朝任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进给事中。绍圣初,出知陈州,移潞州、梓州。后夺职分司、衡州居住,徽宗立,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崇宁元年致仕。是年秋被列入元祐党人碑。三年卒,年七十七。著有《净德集》。《宋史》卷三四六有传。又参本集《乞别给致仕状》及戴扬本《关于吕陶生卒年岁的辨误》(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九六年第三期)。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钧,尝为归安县令(明万历《湖州府志》卷一○)。仁宗嘉祐间知温州(清嘉庆《瑞安县志》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1—1082 【介绍】: 宋京兆蓝田人,字和叔。吕大防弟。仁宗嘉祐二年进士。调秦州右司理参军,监延州折博务,改知三原县。神宗熙宁中,韩绛宣抚陕西,辟为书写机密文字。父丧,家居讲道数年。宋攻西夏,鄜延转运使檄为从事。卒于延州官舍。尝学于张载,能守师说。有《诚德集》。
全宋诗
吕大钧(一○三~~○八二),字和叔,蓝田(今属陕西)人。大防弟。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伊洛渊源录》卷八《行状略》)。为秦州右司理参军,监延州折博务,知三原县。神宗熙宁三年(一○七○),韩绛宣抚陕西、河东,辟为书写机宜文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六)。丁父忧,家居数年。元丰五年,会伐西夏,鄜延路转运司檄为从事,未几感疾卒,年五十二。有《诚德集》,已佚。事见《宋文鉴》卷一四五《吕和和叔墓表》,《宋史》卷三四○有傅。
全宋文·卷一七○四
吕大钧(一○三一——一○八二),字和叔,学者称京兆先生,大防弟。其先汲郡人,后徙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嘉祐二年中进士乙科,调秦州右司理参军。监延州折博务。改光禄寺丞,知耀州三原县。韩绛宣抚陕西、河南,辟书写机宜文字。丁父忧,服除,独家居数年。起诸王宫教授,求监凤翔府造船务、鄜延路转运司从事。元丰五年卒于延州官舍,年五十二。著有《诚德集》。见范育《吕和叔墓志铭》(《皇朝文鉴》卷一四五),《宋史》卷三四○《吕大防传》附。
吴业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3—1075 【介绍】: 宋兴国军人,徙居南康军都昌。初名秉礼,字子钧。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签书广济军判官公事,上书言时事,有人之所难言者。时邑境多盗,请取酒场羡钱益赏缉捕,诏从之,盗遂息。迁光禄寺丞、通判太平州,有治绩。后溺水卒。
衡钧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五二七
衡钧,治平中居章丘。见所撰《胡山记》。崇宁中所定「元祐奸党」有衡钧,勒停编管淄州(见《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二),当即此人。
崔钧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圣二年(1095)任利州路转运判官。绍圣五年(1098)任梓州路提点刑狱公事。元符三年(1100)任河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大观元年(1107)任河东路转运副使。政和二年(1112)任河东路提举常平等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高钧,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时官富平县主簿(《金石萃编》卷一四六)。
冯大钧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大观元年(1107)任大理寺正。大观元年(1107)任大理寺丞。
徐铸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吴人,字元钧。徐师闵子。以父任入官。有能名,所至屏奸恶,辨疑狱,劝本业,修学校,考课常居最等。徽宗政和初,提举两浙常平,修松江堤,辟常熟水田数百顷。五年,以徽猷阁待制知杭州。
全宋文·卷三一三六
徐铸,字元钧,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师闵子。年少入官,有能名。政和初提举两浙常平,修松江石堤,辟常熟水田。越四年除转运副使,直龙图阁。又以徽猷阁待制知杭州,特除延庆殿学士。宣和时历知广、扬二州。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九,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四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8—1148 【介绍】: 宋绍兴山阴人,字元钧。陆佃子。以朝请大夫直秘阁。高宗绍兴间,建秘阁,求天下遗书,首命绍兴府录宰家书,凡一万三千余卷。有《春秋后传补遗》。
全宋诗
陆宰(一○八八~一一四八),字元钧,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佃子,游父。徽宗政和中,为淮西提举常平(《南唐书》卷一三《刘仁赡传论》)。宣和六年(一一二四),为淮南东路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一五),迁京西路转运副使,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落职(同上书职官六九之二二)。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起知临安府。十八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七),年六十一,赠少师。事见《家世旧闻》、清嘉庆《山阴县志》卷一三。今录诗二首。
阎大钧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七四
阎大钧,绍兴三年为右宣教郎,劝李横归朝待罪。历靖州通判,干办行在诸司审计司,知渠州,累官右朝散大夫。十七年,坐依附郑刚中,追官勒停,后复官。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九、一○一、一五六、一七○,《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之二七。
周任钧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十八年(1148)任江南西路提举常平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