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贝州漳南(今山东武城东北漳南镇)人。武后时为太子文学。贬扬州司仓参军。后为中书舍人,卒。事迹见《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七。《全唐诗》存诗2首。
王钧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开元间为洛阳尉。性毒虐,笞罚人畏其不死,犯人苦楚欲死,钧则眉目喜畅,人吏皆慑惧之。
薛钧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四百三
钧。河南闻喜人。天宝时官右监门卫长上。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德宗贞元十九年(803)登进士第,见《登科记考》卷一五。《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六百十一
直钧。贞元十九年进士。
郭钧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华州郑县人。郭晞子。宪宗元和中,官兵部员外郎。后官至工部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幽州范阳人,字子和。宪宗元和四年进士。文宗大和中,迁左补阙,与同职理宋申锡之枉,由是知名。出为华州刺史。开成初,为岭南节度使,为政廉洁。武宗会昌初,迁山南东道节度使。入朝,迁户部尚书。宣宗大中初,为宣武军节度,加检校司空。后为河东节度使。九年,征入朝为左仆射。宰臣令狐绹恶之,罢黜,又惧物议,以钧同平章事,充山南西道节度使。懿宗初,复节度宣武。卒年八十七,谥元。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4—860 字子和,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人,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宪宗元和四年(809)登进士第,累佐使府。文宗大和五年(831)任左补阙,历衢、常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任华州刺史,改岭南节度使。武宗会昌中累徙山南东道、昭义、宣武节度使。宣宗大中四年(850)拜户部尚书,改太子少师,封范阳郡公。六年后历任河东、山南西道节度使,东都留守。懿宗咸通元年(860)致仕,卒,谥元。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九
钧字子和。范阳人。徙京兆蓝田。第进士。以拔萃补秘书正字。累拜山南东道节度使。兼领昭义军。进检校左仆射。宣宗立。改吏部尚书。封范阳郡公。守太子太师。大中十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以检校司徒为东都留守。懿宗立。以太保致仕。卒年八十七。赠太保。谥曰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5—? 【介绍】: 唐成都人,字国钧。文宗大和进士。历侍御史、国子《毛诗》博士,出为简州刺史。与张籍、王建、贾岛、姚合等友善。工诗,多旅游之作。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国钧,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寓居成都。文宗大和八年(834)登进士第。宣宗大中八年(854)自国子毛诗博士出为简州刺史,后辞官归隐庐山。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卷七。雍陶与姚合、殷尧藩、贾岛、姚鹄、刘得仁等诗人交厚。其诗清丽婉转,时人颇重之。笔记谓雍陶尝“自比谢宣城、柳吴兴”(《云溪友议》卷上)。殷尧藩赠诗谓“清婉逼阴、何”,颇能道出其诗之风格。今人周啸天、张效民有《雍陶诗注》。《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收诗3首,断句2。
唐诗汇评
雍陶,生年年不详,字国钓,成都(今属四川)人。少贫。大和三年,南诏侵蜀,攻陷成都,掳子女工匠数万人,陶在蜀中,有诗记其事。后人京,大和八年(834),登进士第。曾以侍御佐兖海幕。大中中,授国子毛诗博士。八年,出刺简州,世称雍简州。陶工于词赋,长于律绝,自比谢朓、柳恽。与白居易、王建、贾岛、姚合、刘得仁、殷尧沈、李廓、章孝标、无可、广宣等交往唱酬。有《雍陶诗集》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诗补逸
雍陶字国钧,成都人,大和八年陈宽榜进士及第。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七
陶字国钧。成都人。大和中进士。自国子博士出为简州刺史。

作品评论

云溪友议
(陶)为简州牧,自比谢宣城、柳吴兴也,宾至则折挫之。……有冯道明下第,请渴,云:“与员外故旧。”阍者以道明言启之。及引进,陶诃曰:“与公昧平生,何方相识矣?”道明曰:“诵员外之言,仰员外之德,诗集中日得相见,何隔平生也。”遂吟曰:“立当青草人先见,行近白莲鱼未知。”又曰:“江声秋入寺,雨气夜侵楼。”又曰:“闭门客到常疑病,满院花开不似贫。”陶闻吟,欣狎,待道明如晨昔之友。
唐才子传
(陶)工于词赋。少贫,遭蜀中乱后,播越羁旅,有诗云:“贫当多病日,闲过少年时。”大和八年陈宽榜进士及第,一时名辈,咸伟其作。然恃才傲睨,薄于亲党。……与贾岛、殷尧藩、无可、徐凝、章孝标友善,以琴樽诗翰相娱。
唐音癸签
雍简州矜负好句,为客所窥。此公工于造联,奈孱于送结,落晚调不振。
《诗学渊源》
(雍陶)诗情景俱到,晚唐本色也。
李钧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9 【介绍】: 唐宗室后裔。李业子。僖宗乾符初,为汝州防御使。时李国昌据代北、振武,诸道兵讨之不利,以钧父业曾镇太原,能安集代北部落,乃授钧宣慰沙陀六州部落、灵武节度使。未赴。四年,授昭义军节度,仍率兵讨李国昌于蔚州。与李克用战于岢岚军之洪谷,大败,中流矢而卒。
张钧 朝代:晚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4 【介绍】: 唐人。僖宗时泾原大将。中和二年,节度使胡公素卒,被推为留后,旋拜节度使。在镇十三年,卒于位。
章仔钧 朝代:唐末至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五代时浦城人。深沉大度,逾不惑,隐居不仕。后以王审知尚知有唐,乃诣军门上“战、攻、守”三策,审知馆为上客。奏授高州刺史,检校太傅、北面行营招讨使,有惠政。卒赠忠宪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5 【介绍】: 五代时闽国国君。本名延钧。王审知次子。与审知养子王延禀起兵,杀兄王延翰,自立。后唐封为闽王。后唐明宗长兴四年称帝,改元龙启,更名鏻(一作璘)。信鬼神道家之说,任用小人,荒淫无度。为子王继鹏及皇城使李仿所杀。在位十年。庙号惠宗。
王延钧 朝代:闽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5 【介绍】: 五代时闽国国君。王审知次子。天成元年底杀兄王延翰,称威武留后。三年受后唐封为闽王。长兴四年称帝,国号大闽,建元龙启,改名鏻。用薛文杰为国计使,广事搜刮。后被子王昶和皇城使李仿所杀。
赵德钧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8 【介绍】: 五代幽州人。本名行实,后唐庄宗赐名李绍斌,后改今名。镇幽州凡十余年,甚有善政。后唐末帝清泰三年,契丹兵至太原,末帝诏德钧击之。德钧迟疑不从,通款契丹,求立以为帝,仍许石敬瑭长镇太原。契丹不许,遂降焉。敬瑭至,迎谒马前,敬瑭不礼。寻卒于契丹。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九
德钧本名行实。幽州人。后唐庄宗赐姓名曰绍斌。累迁沧州节度使。同光三年移镇幽州。明宗即位。归本姓。始改名德钧。天成中加侍中。授东北面招讨使。累官至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北平王。晋祖起义晋阳。末帝以德钧为诸道行营都统。时范延光领兵于辽州。德钧欲并其军。奏请不从。乃遣使契丹。求立为帝。晋祖入立。契丹锁以入蕃。天福二年卒于契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楚营道人,字不器。善诗,与刘洞、陈甫为诗友。中唐诗人戎昱有“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门外有芭蕉”句,钧代答云:“芭蕉叶上无愁雨,自是多情听断肠。”宋人许为警句。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不器,营道(今湖南道县)人。钧善诗,与南唐诗人刘洞、陈甫为诗友。中唐诗人戎昱有“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门外有芭蕉”句,钧代答云:“芭蕉叶上无愁雨,自是多情听断肠”,宋人尊为警句。事迹见《诗话总龟》前集卷一四。《全唐诗》存断句2联。另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沿袭不失为佳”条载其《孤雁》诗4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后周渔阳人。窦仪父。以词学闻名。唐昭宗天祐末起家幽州掾,后周显德中官至右谏议大夫。持家克俭,乐善好施,高义笃行,家法为一时表式。尝建书院四十间,聚书数千卷,延名儒执教,并供给衣食。五子窦仪、窦俨、窦侃、窦称、窦僖相继登科,时号燕山窦氏五龙。卒年八十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