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钢筋(鋼筋)  拼音:gāng jīn
用钢铁滚压制成的钢条。由断面形状可分成圆形及方形;表面形状可分为光面、竹节及螺纹钢筋。也称为「钢条」、「钢骨」。
《國語辭典》:钢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  拼音:gāng jīn hùn níng tǔ
以钢筋做骨架的混凝土。此种复合构材,可增加拉力和机械强度,普通用于建筑和水利工程等结构体的建造。也称为「钢骨水泥」。
《漢語大詞典》:钢筋混凝土结构
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分两种:(1)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现场架设模板,配置钢筋,浇捣混凝土而筑成。(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用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成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现场拼装而成。
《漢語大詞典》:钢筋铁骨(鋼筋鐵骨)
比喻健壮的体魄。 曹禺 《半日的“旅行”》:“在一间放着垫子和各种各样举重器械的房间里,我遇见了一群钢筋铁骨的青年。”《人民文学》1977年第8期:“风餐露宿,转战南北,锤炼出一副钢筋铁骨,赤胆忠心。”
分類:健壮体魄
《漢語大詞典》:铁筋(鐵筋)
钢筋。 老舍 《茶馆》第三幕:“你有骨头,不怕我这铁筋洋灰的胳臂。”
分類:钢筋
《國語辭典》:钢骨(鋼骨)  拼音:gāng gǔ
钢制的骨架。如:「钢骨混凝土构造」。
分類:钢筋
《国语辞典》:圆顶(圆顶)  拼音:yuán dǐng
1.半个球形的屋顶,称为「圆顶」。
2.为球面状的屋顶,可由均匀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薄壳或钢架顺著球面曲度构成,是大跨距屋顶之一。
《漢語大詞典》:竹筋
用竹子作材料代替混凝土中所使用的钢筋,称为竹筋。 杨宪益 《竹的故事》:“把竹筋绑扎后浇灌混凝土,就成为竹筋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很好。”
《漢語大詞典》:屋架
(1).指房屋。新唐书·陈京传:“初,帝讨 李希烈 ,财用屈, 京 与户部侍郎 赵赞 请税民屋架,籍贾人貲力,以率贷之。”
(2).承载屋面的构件,多用木料、钢材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成,有三角形、梯形、拱形等各种形状。
《國語辭典》:桥墩(橋墩)  拼音:qiáo dūn
桥梁下面的墩子,为支撑桥梁的基础结构,用石头或钢筋混凝土等做成。
《漢語大詞典》:竹节钢(竹節鋼)
表面有竹节状突起的方钢或圆钢,用于钢筋混凝土中,比用一般的方钢和圆钢结合得更牢固。
《国语辞典》:嵌版构造(嵌版构造)  拼音:qiān bǎn gòu zào
一种预铸房屋的构造。其构造物由钢筋混凝土预铸版拼组构成。
《国语辞典》:浮沉船坞(浮沉船坞)  拼音:fú chén chuán wù
为木材或钢及钢筋混凝土造成的建筑物。灌水于内部,可使下沉,此时将船安放其上,然后汲出内部的水,使它上浮,船即随之而举。
《国语辞典》:建筑材料(建筑材料)  拼音:jiàn zhú cái liào
建筑工程时所使用的原料。如水泥、钢筋、木材、砖、玻璃等均为建筑材料。缩称为「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