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钗头符(釵頭符)  拼音:chāi tóu fú
旧时在端午节配戴用来避邪的五色头巾。也作「钗符」。
《分类字锦》:钗头施爵(钗头施爵)
释名爵钗钗头及上施爵也
《分类字锦》:钗长逐髲(钗长逐髲)
刘缓 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诗 钗长逐鬟髲,袜小称腰身。
分类:
《骈字类编》:钗直(钗直)
唐书柳玭传永宁王相国涯居位窦氏女归请曰玉工货钗直七十万钱王曰七十万钱岂于女惜但钗直若此乃妖物也祸必随之女不敢复言
《分类字锦》:钗重身轻(钗重身轻)
梁简文帝 舞赋 信身轻而钗重,亦腰羸而带急。
分类:
《漢語大詞典》:钗盒盟(釵盒盟)
传说中 唐明皇 与 杨贵妃 定情之盟约。见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漢語大詞典》:钗帼(釵幗)
钗和帼皆为妇女用物。代指妇女。 清 王继香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二》:“若乃纂组綺縞之工,风云月露之作,诣絶釵幗,誉腾閾闈。”
分類:妇女用物
《漢語大詞典》:钗股篆(釵股篆)
书法篆体的一种。其笔法曲折,圆而有力,如折钗股。 宋 陈槱 负暄野录·邵餗书:“ 邵居士 餗 ,才行俱美,高尚不仕,隐居 丹阳 ,尤工为釵股篆,世所钦重。”
《分类字锦》:钗动唇移(钗动唇移)
刘孝仪 咏箫诗 管饶知气促,钗动觉唇移。
分类:箫管
《国语辞典》:布裙荆钗(布裙荆钗)  拼音:bù qún jīng chāi
妇女朴素的服饰。《七侠五义》第九八回:「穿著件翠森森的衫儿,系著条青簇簇裙儿,真是娇娇娜娜,袅袅婷婷。虽是布裙荆钗,胜过珠围翠绕。」也作「荆钗布裙」。
《漢語大詞典》:钿合金钗(鈿合金釵)
(1).钿盒和金钗。相传为 唐玄宗 与 杨贵妃 定情之信物。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将去。” 宋 柳永 《二郎神》词:“鈿合金釵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
(2).泛指情人间之信物。 宋 王寀 《蝶恋花》词:“红粉阑干,有箇人相似。鈿合金釵谁与寄。”参见“ 金釵鈿合 ”。
《漢語大詞典》:金钗钿合(金釵鈿合)
金钗和钿合。传说中 唐玄宗 与 杨贵妃 定情的信物。 唐 陈鸿 《长恨歌传》:“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
《分类字锦》:剖鱼得钗(剖鱼得钗)
异苑吴郡桐庐有徐君庙吴时所立东阳长山县吏李瑫义熙中遭事在郡妇出料理过庙请乞恩拔银钗为愿未至富阳有白鱼跳落妇前剖腹得所愿钗夫事寻散
分类:
《漢語大詞典》:蟠龙钗(蟠龍釵)
妇女首饰名。说郛卷十引 唐 刘存 《事始》:“蟠龙釵,古今註曰: 梁冀 妇所製。”
《國語辭典》:十二金钗(十二金釵)  拼音:shí èr jīn chāi
1.金钗,古代妇女的发饰,借指贵妇。十二金钗比喻众多的姬妾。唐。长孙佐辅〈古宫怨〉诗:「三千玉貌休自誇,十二金钗独相向。」明。陈与郊《昭君出塞》:「压倒三千粉黛,惊回十二金钗。」
2.红楼梦中的十二名女子。指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等十二位。
《高级汉语词典》:裙布钗荆
形容妇女服饰俭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