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以针投钵
【佛学大辞典】
(杂语)公案名。付法藏第十四祖迦那提婆,初为外道,一日,自执师子国来憍萨罗国,诣龙树求论议。龙树乃使弟子持满钵之水致之提婆前。提婆见之,默投一针于钵中。龙树曰:智哉如是人。遂引见,授以至真之妙理。见西域记传灯录等。
坐针锋
【佛学大辞典】
(故事)坐于针之锋端而听法也。法苑珠林三界篇:「色界诸天下来听法,六十诸天共坐一锋之端,而不迫窄,都不相碍。」智度论:「三遍净天,六十人坐一针头而听法,不相妨碍。」
投针
【佛学大辞典】
(故事)钵水投针,迦那提婆之故事也。(参见:提婆项下提婆投针)
金刚针
【佛学大辞典】
(杂名)独钴之异名。【又】(菩萨)(参见:金刚针菩萨)
金刚针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宋法天译。法称菩萨破婆罗门之四韦陀论。
金刚针菩萨
【佛学大辞典】
(菩萨)Vajrasu%ci,胎藏界第十虚空藏院二十八尊之一。手执独钴。独钴之形似针,故曰金刚针。大日经疏五曰:「素支译云金刚针,持一股拔折罗以为标帜。此拔折罗是一相一缘坚利之慧,用此贯彻诸法无所不通,故名金刚针也。」
金针
【佛学大辞典】
(菩萨)金刚针之略。曼陀罗中之菩萨名。(参见:金刚针菩萨)
金针双锁
【佛学大辞典】
(杂名)曼陀罗中之金刚针与金刚锁二菩萨也。锁与锁同。大日经中以此二菩萨为一对。大日经疏五曰:「次于部母右置大力金刚针,(中略)是一相一缘坚利之慧,用之贯彻诸法无所不通,故名金刚针也。(中略)次于执金刚左置金刚商竭罗,译云金刚锁。其印持连锁,两头皆作拔折罗形。(中略)以此智印摄持一切强刚难化众生,使不退于无上菩提,故以为名也。」
针口鬼
【佛学大辞典】
(异类)九鬼之一。(参见:鬼)
【佛学大辞典】
(异类)梵语薜荔多Preta,旧译饿鬼。新译鬼。名义集二曰:「婆沙云:鬼者畏也,谓虚祛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为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文句四下曰:「鬼者,胡言阇梨多(阇闭之写误),秦言祖父。众生最初生彼道,故名祖父。后生者亦名祖父。又悭贪堕此趣,此趣多饥渴,故名饿鬼。亦被诸天驱使,亦希望饮食,故名饿鬼。」鬼之种类极多,或如夜叉罗刹,有通力害人者,或如饿鬼常苦饥渴者。此中六趣中之鬼,是说饿鬼也。(参见:饿鬼)
【佛学常见辞汇】
六道众生之一,有种种的分别,福报差的叫无财鬼,时常没有得吃,所以也叫饿鬼;有些虽有饮食,但是不够,叫少财鬼;有些福报大,常得饮食,叫多财鬼。
针孔
【佛学大辞典】
(譬喻)于地上立针,自天上投纤缕,使入针孔,事之甚难者。以譬人身之难受也。法苑珠林三十一曰:「提谓经云:如有一人在须弥山上以纤缕投之,一人在下持针迎之,中有旋岚猛风吹缕,难入针孔,人身难受甚过于是。」(万善同归集五引文同之)。
针毛鬼
【佛学大辞典】
(异类)九鬼之一。(参见:鬼)
【佛学大辞典】
(异类)梵语薜荔多Preta,旧译饿鬼。新译鬼。名义集二曰:「婆沙云:鬼者畏也,谓虚祛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为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文句四下曰:「鬼者,胡言阇梨多(阇闭之写误),秦言祖父。众生最初生彼道,故名祖父。后生者亦名祖父。又悭贪堕此趣,此趣多饥渴,故名饿鬼。亦被诸天驱使,亦希望饮食,故名饿鬼。」鬼之种类极多,或如夜叉罗刹,有通力害人者,或如饿鬼常苦饥渴者。此中六趣中之鬼,是说饿鬼也。(参见:饿鬼)
【佛学常见辞汇】
六道众生之一,有种种的分别,福报差的叫无财鬼,时常没有得吃,所以也叫饿鬼;有些虽有饮食,但是不够,叫少财鬼;有些福报大,常得饮食,叫多财鬼。
针芥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仰针于地,自天上投芥子,欲适中其针锋甚难。以譬佛出世之难遇也。南本涅槃经纯陀品曰:「芥子投针锋,佛出难于是。」天名疏曰:「仰针于地,梵宫投芥,堕在针锋。此事甚难,值佛生信复难于是,生信闻法复难于是。」止观五曰:「坠芥岂得下贯针锋。」
针锋
【佛学大辞典】
(譬喻)自四禅天投芥子贯针孔之喻也。(参见:针芥)。
提婆投针
【佛学大辞典】
(故事)西域记十曰:「时提婆菩萨自执师子国(即锡兰)来求论议,谓门者曰:为通谒。门者通于龙猛(即龙树)龙猛知其名,盛满钵水命弟子曰:汝持此水示彼提婆。提婆见水,默而投针,弟子持钵怀疑而返。龙猛曰:彼何辞?对曰:默无所说,但投针于水。龙猛曰:智人也,满钵之水,譬我智之周,彼投针遂极其底,是非常人,应速召进。提婆颇自负,期将大对抗,忽睹威颜,忘其所言,自引责,请受教,龙猛曰:遇斯俊彦,写瓶有寄矣。」
一针
【三藏法数】
(出梵网经)
经云: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谓持戒之人,虽是微细之物,不得故意盗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