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8,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悬针
针孔
针灸
神针
棘针
松针
松针
绿针
绿针
投针
针毡
砭针
南针
银针
针艾
《國語辭典》:悬针(懸針)  拼音:xuán zhēn
1.一种篆书。形状似针的锋芒,故称为「悬针」。据说为后汉章帝时曹喜所作。
2.书法中竖画的写法。因竖画自上而下,端正笔直,下端出锋如针倒悬,故称为「悬针」。
3.蝌蚪的别名。参见「蝌蚪」条。
《國語辭典》:针孔(針孔)  拼音:zhēn kǒng
被针刺过所留下的洞孔痕迹。如:「他因为长期注射药剂,手臂上满是针孔。」
分類:针孔引线
《國語辭典》:针灸(針灸)  拼音:zhēn jiǔ
一种中医疗法。为针法和灸法的合称。用特制的金属针,或燃烧的艾绒,刺激经脉穴道治疗疾病。也作「针灸」。
《國語辭典》:针灸(鍼灸)  拼音:zhēn jiǔ
一种中医疗法。为针法和灸法的合称。用特制的金属针,或燃烧的艾绒,刺激经脉穴道以治疗疾病。也作「针灸」。
《分类字锦》:神针(神针)
隋书经籍志赤乌神针经一卷高启赠刘生歌神针妙刃两如水提出二竖皆奔藏自注生善锻为李鍊师制三隅铁剉药刀求歌赠之
分类:
《國語辭典》:棘针(棘針)  拼音:jí zhēn
棘枝生有芒刺,故称为「棘针」。《晋书。卷九二。文苑传。顾恺之传》:「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于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唐。孟郊〈寒地百姓吟〉:「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劳。」
《漢語大詞典》:松针
见“ 松针 ”。
分類:松针
《國語辭典》:松针(松針)  拼音:sōng zhēn
松树的针状叶。
分類:松树
《漢語大詞典》:绿针(緑針,緑鍼)
喻禾苗。 宋 苏轼 《无锡道中赋水车》诗:“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緑鍼抽稻芽。” 明 徐渭 《笋脯》诗:“籜畔夫将妇,随农插緑针。”
分類:禾苗
《漢語大詞典》:绿针
亦作“绿针”。 喻禾苗。 宋 苏轼 《无锡道中赋水车》诗:“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緑鍼抽稻芽。” 明 徐渭 《笋脯》诗:“籜畔夫将妇,随农插緑针。”
分類:禾苗
《分类字锦》:投针(投针)
传灯录第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南天竺国人也姓毗舍罗初求福业兼乐辨论后谒龙树大士将及门龙树知是智人先遣侍者以满钵水置于座前尊者睹之即以一针投而进之欣然契会
分类:
《國語辭典》:针毡(針氈)  拼音:zhēn zhān
晋朝杜锡屡以忠言劝谏悯怀太子,太子厌之,因置针于杜锡常坐的毡席以刺之。典出《晋书。卷三四。杜预传》。后形容受到胁迫,处境为难,坐立不安。宋。苏轼〈迁居临皋亭〉诗:「剑米有危炊,针毡无稳坐。」《歧路灯》第九十八回:「我们这些老头儿,说话不甚合时宜,诸位虽外饰礼貌以敬之,其实颇有针毡之感。」
《國語辭典》:砭针(砭鍼)  拼音:biān zhēn
中国古代用以刺扎人体穴位,或刺切脓包及放血的石针。参见「砭石」条。唐。柳宗元 报崔黯秀才书:「吾不幸蚤得二病,学道以来,日思砭针攻熨。」
分類:郭璞
《國語辭典》:砭石  拼音:biān shí
中国最古老的医疗用具。在石器时代,人们为解除疾病的痛苦,常以石块磨成尖石或片状,用以破开脓包及放血等。今则多以金属制品替代。也称为「砭针」、「石针」。
《漢語大詞典》:南针(南針,南鍼)
亦作“ 南鍼 ”。即指南针。因能指示方向,故常用来比喻正确的指导和准则。 清 薛福成 《庸庵笔记·李傅相入曾文正公幕府》:“ 傅相 亦自谓从前歷佐诸帅,茫无指归。至此如识南鍼,获益非浅。” 太平天囯 李秀成 《致征北主将张洛行书》:“惟望弟须念该主将北道生疎,祈即时赐南针,俾得有所遵循,庶不致貽閫外之羞耳。” 邹韬奋 《关于〈生活日报〉问题的总答复》:“我们准备着与困难相见,我们当排除困难向前迈进,同时希望读者诸君多多给我们以改善的南针,我们当以极诚恳的态度考虑诸君的赐教。” 杨晦 《毛泽东文艺思想给我力量》:“ 毛主席 文艺思想才是指导 中国 革命文艺运动走向胜利的南针。”
《漢語大詞典》:银针(銀針)
(1).指细笔划的篆书。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银针玉薤芝泥封, 秦 疏 汉 密 齐 梁 工。”
(2).指针灸用针。《诗刊》1977年第10期:“银针呵,挑起了多少片朝霞;药锅呀,熬落了多少黄昏。”
《漢語大詞典》:针艾(針艾)
亦作“鍼艾”。
(1).中医谓以针刺和以艾灼穴位。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夫愚人乃不肯信汤药鍼艾,况深於此者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当以疾病为諭,安得不用汤药鍼艾救之哉?” 章炳麟 《人无我论》:“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即知有我。”
(2).喻救治社会弊病的方法。 南朝 宋 袁淑 《吊古文》:“以往古为镜鑑,以未来为鍼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