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四釜(四釜)
周礼廪人见二釜下
《漢語大詞典》:釜钟(釜鍾)
釜和锺。皆古量器,亦借指数量不多的谷物。 唐 柳宗元 《唐故尚书户部郎中魏府君墓志》:“既敛,家宰庀其政。视廪,唯釜钟;视藏,唯束帛,无餘积焉。” 明 徐渭 《子效索赠其两叔》诗:“时时惠釜钟,厨中作糜啜。”
《國語辭典》:釜中鱼(釜中魚)  拼音:fǔ zhōng yú
锅里的鱼。比喻处于危亡困境中的人。如:「他此时的境遇,彷如釜中鱼,岌岌可危。」
《國語辭典》:釜中之鱼(釜中之魚)  拼音:fǔ zhōng zhī yú
比喻处于危亡困境中的人。《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也作「釜底枯鱼」、「釜底游鱼」、「釜里之鱼」。
《漢語大詞典》:悬釜(懸釜)
谓架着锅烧饭。多形容野处的艰苦生活。韩非子·十过:“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大夫羸病。” 明 唐顺之 《与王尧衢书》:“古人有言,人各有能有不能,悬釜带索,枯槁丘壑,虽穷死而不肯悔者。”
分類:烧饭艰苦
《漢語大詞典》:土釜
瓦锅。 汉 王充 论衡·别通:“肴膳甘醢,土釜之盛,入者乡之。” 宋 苏辙 《浴罢》诗:“石泉澣巾帨,土釜煑桃竹。”
《骈字类编》:一釜(一釜)
周礼考工记㮚氏为量改煎金锡则不耗不耗然后权之权之然后准之准之然后量之量之以为釜深尺内方尺而圜其外其实一釜
《骈字类编》:一釜
宋 苏轼 次丹元姚先生韵二首 其一 浮生知几何,仅熟一釜羹。
《漢語大詞典》:鼎釜
即鼎锅。 明 徐渭 《代赠梁尚书公序》:“其所缺大者鼎釜无不告矣,小者豆俎无不咨矣。”参见“ 鼎锅 ”。
《漢語大詞典》:鼎锅(鼎鍋)
有足的煮器。《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他的全部家当是一口断了一条腿的鼎锅。”《人民文学》1981年第9期:“但他瞄了一眼,远远看见队长堂客在塘边刮鼎锅。”
分類:煮器
《骈字类编》:釜山(釜山)
史记黄帝纪东至于海登凤山及岱宗西至于空同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浑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清古琴疏黄帝合符于釜山归大鸿鼓 角之琴以娱帝
《漢語大詞典》:釜灶
锅灶。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驊騮騄驥,天下之骏马也,使之与貍鼬试於釜灶之间,其疾未必能过貍鼬也。” 唐 曹唐 《赠南岳冯处士》诗之二:“夜阑著灰封釜灶,自忝文武养丹砂。”
分類:锅灶
《骈字类编》:釜鸣(釜鸣)
元史富珠哩翀传父居谦用翀贵封南阳郡公初居谦辟掾江西以家自随生翀赣江舟中釜鸣者三人以为异
《漢語大詞典》:玉釜
道家对炊釜的称呼。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聚窟州有返魂树,伐其根心,於玉釜中煮取汁,又熬之令可丸,名曰惊精香。” 唐 王绩 《游仙》诗之二:“金壶新练乳,玉釜始煎香。” 唐 白居易 《李夫人》诗:“又令方士合灵药,玉釜煎鍊金炉焚。”
分類:道家称呼
《漢語大詞典》:釜鬲
泛指炊器。鬲,陶制。圆口,三空心足。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蔡泽 ﹞之 韩 魏 ,遇夺釜鬲於涂。” 裴駰 集解:“尔雅曰:‘款足者谓之鬲。’ 郭璞 曰:‘鼎曲脚。’”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三川震》:“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鬱以糜百物。” 清 唐甄 潜书·善施:“必釜鬲之约,三年不忘,不易其日,不易其物。”
分類:空心裴骃
《漢語大詞典》:轹釜(轢釜)
犹轑釜。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轑釜” 唐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轑,轢也。’以勺轢釜,令为声也。” 金 元好问 《女几山避兵送李长源归关中》诗:“相濡相呴尚可活,轢釜何曾厌求索。” 清 黄景仁 《羹颉侯冢》诗:“掩釜何如轢釜来,区区恩怨事堪咍。”参见“ 轑釜 ”。
《漢語大詞典》:轑釜
用勺刮锅。语出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初, 高祖 微时,常避事,时时与宾客过其丘嫂食。嫂厌叔与客来,阳为羹尽,轑釜,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有羹,繇是怨嫂。”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音劳。轑,轢也。’以勺轢釡,令为声也。” 宋 陆游 《自山中夜行还湖上》诗:“登盘絶爱畦韭美,轑釜未厌溪鳞腥。” 清 赵翼 《漂母祠》诗:“客来轑釜似邱嫂,饭后打鐘如闍黎。”
《韵府拾遗 纸韵》:釜锜(釜锜)
诗疏江淮之閒谓釜曰锜